从目前山东省畜牧业发展状况看,由于只有部分地区注重养殖过程中的生态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畜牧业生态化循环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面临诸多威胁。
(一)思想观念落后,生态化循环养殖意识淡薄
山东省畜牧业长期处于传统的家庭副业地位,改革开放后才逐渐得到快速发展,开始由粗放型分散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养殖转变,走向现代化畜牧养殖发展道路。但在畜禽产品产量随规模化养殖同步提升的同时,畜牧业从业人员思想观念、养殖知识、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素养没有得到同步提高,仍停留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传统养殖方式上,生态化循环养殖意识淡薄,对环境保护、生态安全、畜产品质量等认识不足,治污设施、环保设施多未配套建设,政府监管又不到位,一些养殖场尤其是老的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基地,远达不到养殖生态化标准要求,对畜禽生长、抗病极为不利,严重影响了产业发展。
(二)环境污染治理难度大,难以实现生态化循环
传统的家庭散户养殖,畜禽粪便等废弃物可通过农田施肥变废为宝,实现生态循环。现在养殖场实行规模化、集约养殖,养种分离,养殖户又多处于自发性、集群经营状态,以养猪村、养牛镇等形态出现,养殖户地域性产业趋同和集聚化程度高,废弃物较为集中,缺乏与之配套的利用畜禽粪污制作有机肥的企业,大量的畜禽粪便没有足够的自营或兼营土地加以吸纳运用。同时,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又多外出打工,在家务农的多是留守妇女及老年人,体力及精力有限,并习惯于使用便捷的化肥,不愿费力用畜禽粪便等土法制作有机肥,养殖场周边乡镇及县域从事种植业的农民不再视畜禽粪污为宝,致使畜禽粪便这一传统宝贵资源被随意堆放、丢弃,养殖场大量有机废水随意排放,遇雨水冲淋流进河流、湖泊或渗入地下,粪便、药物残留、病原微生物等严重污染周边乃至区域水体、土壤和空气,滋生恶臭、蚊蝇等公害,且易造成畜禽传染病流行。
(三)饲养用药过度,质量安全难以有效保障(www.daowen.com)
畜禽养殖、饲料生产离不开兽药、添加剂,但过度及不规范地使用添加剂、抗生素、激素、违禁药品等极易造成药物残留超标,带来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威胁人类健康。由于从畜牧养殖到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全程质量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养殖户素质不高,对药物添加剂的性能、使用频次、使用时间和使用数量等规范缺乏了解,对畜禽产品药物残留的危害认识不足,为预防畜禽疫病,过量使用兽药和添加剂,甚至违法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临近出栏阶段依然违规过度使用,没有休药期,致使药物残留严重超标,给人的健康安全带来重大威胁和隐患。
(四)先进养殖技术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经济效益较低
山东畜牧业养殖与全国一样,正处于转型期,多种养殖方式并存,一些养殖户是从过去传统的家庭散养户发展过渡而来,养殖经验基本来源于父母或同行的“口传心授”,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及训练,既缺乏专业技术,又没有得到专家指导,纯粹依靠个人想法及经济条件建设饲舍,技术水平低、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废弃物就地排泄,且临近饲舍堆放,饲舍缺乏御寒及防暑设施,对于畜禽生长、抗病极为不利。在畜禽繁殖生产经营上,又沿袭传统的家庭式自繁自育模式;生产资料自我加工,购买部分浓缩饲料后配合玉米等谷物进行饲养,各种营养成分配比不科学,料肉转化比不高,饲料浪费问题突出;畜禽防疫自己靠多年养殖所积累经验解决,保险意识不足,抗疫病能力差。这种经营模式虽然表面上看似在一家养殖户内部实现了从繁殖到出栏的循环经营,大幅度降低了育仔、饲料和防疫服务等饲养环节的生产成本,但由于品种退化,生长速度慢,饲料转换效率低,疫病防治不科学,畜禽疫病死亡率高,遭遇大的疫情难以转嫁风险等,使得养殖综合经济效益较低。
(五)对国内外绿色生态政策缺乏理解,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由于多数养殖户文化水平偏低,长期忙于畜牧生产经营无暇他顾,信息不对称,部分畜牧业主既不了解国家对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政策,也不了解国际上的贸易保护政策。事实上,我国每年都会安排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资金,养殖业主完全可以申请这类资金用于创新和技术转化,以创新促发展。但是大多数业主缺乏对相关政策的了解,无法从国家扶持政策中受益。国外发达国家则设置了较高的“绿色贸易壁垒”以及关爱动物福利的“福利壁垒”。“绿色贸易壁垒”以保护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为名,通过蓄意制定一系列苛求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国外的产品或服务加以限制。如畅销欧洲的浙江舟山虾仁因在部分虾仁中查到10亿分之0.2克的氯霉素就遭遇大量退货。动物福利是指饲养动物的环境,要使动物精神和生理处于完全健康状态。“福利壁垒”通过将动物福利与国际贸易挂钩,以维护动物福利为由,限制甚至拒绝外国产品进入,从而保护本国产品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