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业生产的实质是一个生物学过程,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调节与控制下的生物学过程。农业的生产潜力决定了农业生产生物的潜力,而生物潜力的挖掘与否及挖掘程度,又取决于社会经济及技术条件。农业生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总是在其生长环境中有顺序、按比例地吸收各种生活要素并最终形成一定的生物产量。这就是农业发展的生活要素规律。生物吸收的要素数量与结构不会随社会形态、市场价格、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变化而变化。农业生物运动与发展的这一客观规律称之为生活要素组合理论。该理论的基本内涵包括:一是每一个地方都有其最适宜的生物种类、数量与结构;二是每一种生物都有其最有顺序、按比例地吸收或利用各种生活要素;三是数量相对较多的生活要素会造成浪费,数量相对过少的生活要素则构成生物生长发育的限制因子;四是生活要素之间具有交互、补偿作用;五是自然界生活要素的组合结构与水平,决定了农业生产潜力;六是农业系统中人工投入的生活要素不足,进而转变和消除限制因子;七是生活要素同生产要素的最佳匹配,才能高效益地实现农业生产力;八是农业生物的生活要素主要有光照、热量、水气、空气、土地及各种营养物质、媒介生物等。农业生产的生产要素包括生产力的三要素(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科学技术、管理及调控能力等。
在畜牧业生态工程设计时,应用生活要素组合理论,搞清不同地区、不同畜禽及作物的生活要素的数量、结构需求及时间分配,确定限制因素(相对数量较少的生活要素),以选择合适的生物结构,进行要素组合模型与生物类型及结构的最佳匹配,提高资源的产出率和人工投入的产投比,形成稳定、高效的区域化、专业化的商品生产。(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