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生态系统的环境包括海洋、湖泊和河流,与陆地不同。水的密度大于空气,许多生物可悬浮在水中,借助水的浮力生活。水的热容量大,所以水温较稳定。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低于4℃则密度变小,因此水面结的冰不会下沉,冰层下的水温则始终保持在冰点以上,水生生物仍可在冰层下生活。水是一种溶剂,能含有多种物质,保证水生生物得到营养而正常生长发育。但水域光照较弱,含氧较低,因而限制了水生生物的发展。
(一)淡水生态系统
根据水的流速,可分为流水和静水两种类型。流动水主要指河流、溪流、水渠等水体;静水指陆上的湖泊、沼泽、池塘、水库等水体。静水与流水是相对而言,静水并不是绝对静止不流动的水体,只不过流动缓慢,水体更换率一般为几十年直至上百年。
流水的速率受落差(水平单位长度的垂直变化)以及河床大小之间比率等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河流下游流速较缓,温度升高,有效氧下降,河床底部多为泥底,流速常在50厘米/秒左右。流速大于50厘米/秒者,河床常为石砾。初级生产者在急流中多为藻类构成的附着性群落;缓流中除藻类之外尚有高等植物。流速为14厘米/秒时,生物量大约为100克/平方米,生产量平均为235克/天。当流速为35厘米/秒时,生物量大约为175克/平方米,生产量平均为399克/天。流速高,呼吸作用也高,因此流速是淡水生态系统的主要调节因子。食物链一般是水生植物—无脊椎动物—鱼类。
静水生态系统又可划分为滨岸带、表水层和深水层三种类型。
滨岸带主要分布在湖泊或池塘的沿岸,并向内扩张。植物种群的根系可从岸上一直延伸到湖或池塘内的底土,呈同心圆状分布。淡水处常见有芦苇、茭白、香莆和水葱等。随着水深的增加,挺水植物逐渐被睡莲、萍蓬草、眼子等浮游植物替代。在水深处,植物的根系扎于湖底,茎叶和花全部都沉浸在水中,如苦草、狐尾草、金鱼藻等。水面有浮萍和无根萍等植物,以及脊椎动物如蛙、蛇等。
表水层又称光亮带,光照充足,温度高,浮游植物生产者主要是硅藻、绿藻、蓝藻、双鞭甲藻等。表水层含氧量高,光合作用旺盛,消费者主要是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或桡足类等,为各种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食饵。(www.daowen.com)
深水层处于光亮带以下,光线微弱,不能满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需要,所以深水层以异养动物和嫌气细菌为主。异养动物以各种小型浮游动物为食饵,细菌则分解沉落下来的有机残体,再度为藻类所利用。因此,表水层和深水层相互之间有复杂的营养关系。
湖水呈青蓝色、水中含氧高、生物生产力低的湖泊,叫贫养湖。湖水颜色深、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多、水下有机物质丰富、分解作用旺盛、无机物质多,给浮游生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因而生物生产量高,这一类为富养湖。
(二)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面积为36100万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的71%。海洋平均深度3750米,海水中含有60种溶解状态的元素,海水中水占96.5%,其他为氯、钠、镁、硫、钙、钾、溴和碳等。
广义而言,全球海洋是一个大生态系统,其中包含许多不同等级的次级生态系统。每个次级生态系统占据一定的空间,由相互作用的生物和非生物,通过能量流和物质流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
海洋生态系统按海区划分,一般分为沿岸生态系统、大洋生态系统、上升流生态系统等;按生物群落划分,一般分为红树林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藻类生态系统等。海洋生态系统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一般涉及自然生态系统和围隔实验生态系统等领域。近几十年,以围隔(或受控)实验生态系统研究为主,主要开展营养层次、海水中化学物质转移、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经济鱼类幼鱼的食物和生长等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