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发展特色生态畜牧业的必要性与需求分析

发展特色生态畜牧业的必要性与需求分析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黔西北喀斯特山区当地的特色禽畜资源,大力研发特色产品升级,开辟特色畜牧业发展的新途径,推动特色生态畜牧业体系开发和建设,有利于改变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实现家畜种质资源保护与种质资源创新,发展品牌畜牧业,是特色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实属当务之急。

发展特色生态畜牧业的必要性与需求分析

(一)国家中长期关注发展的重点领域

1.提高农牧业产业化程度、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的创新

针对当地特色禽畜产品的升值和环保进行研发,提升产品质量和功能,代替传统的以数量为主的家畜生产方式;降低自然生态承载力,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生态型、特色型畜牧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重点“农业领域”的“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与新品种定向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生态农业”等发展主题。这些主题面临亟待发展的模式就是生态型特色畜牧业,特别是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扶贫战略以及山区综合生态经济发展大战略前提下,瞄准黔西北生态型产业发展需求,以精端畜禽产业的支撑体系、市场培育体系为研发目标,整合资源,合理利用,以高效产出为准则,以促进环境治理为导向,发展黔西北特色生态畜牧业不仅有利于返乡的农民就业,而且还利于提高农牧业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的创新。

2.改变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制约因素的新途径

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黔西北地区水土流失和土壤石漠化十分严重,虽经20多年治理,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今后生态建设的任务还很重。以毕节地区为例,按照《毕节地区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2008—2020)》和《毕节地区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2008—2020)》提出的建设目标,必须大力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地生态畜牧业,却仍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一是畜牧业资源低产而相对缺乏,农民在缺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仍把谋求新发展的希望寄予垦荒,老垦荒尚未被有效控制,新垦荒又悄然开始,导致畜牧业生产资源在生态遭受破坏的同时也随之减少;二是由于历史上养畜与生态建设未做到合理利用和协调发展,错误地把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归罪于饲养牛羊,而忽视了过度开垦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致命性破坏;三是全区畜牧业生产自然发展情况严重,分布不均,部分草场载畜过重,草地生息繁衍困难,退化日益严重,草畜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毕节地区草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

针对黔西北喀斯特山区当地的特色禽畜资源,大力研发特色产品升级,开辟特色畜牧业发展的新途径,推动特色生态畜牧业体系开发和建设,有利于改变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3.生态畜牧业体系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畜牧业发展程度的高低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精、优、特畜牧产业发展更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中央、省级农业农村工作都把畜牧业发展提到了相应的高度,要求各级各部门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产品的区域化、优质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逐步把畜牧业纳入高产、优质、高效的轨道

4.喀斯特山区生态综合建设的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国家长期关注,并日益提高黔西北地区综合生态治理。自该地区作为国家示范试验区以来,国家生态治理、科学计划诸多优先主题均首先关注该地区的发展需求。前期工作已经在生态治理、扶贫开发、地区经济领域得到了极大发展。但在精品、生态农牧业领域尚待注入科技支撑力量,引导黔西北再次在草地畜牧产业上作出重大贡献,为以功能性畜牧产业为导向的黔西北畜牧业发展思路提供发展空间,为“减量增收”的生态型、节约型畜牧业发展提供平台和智力支持以及市场氛围。以上重点目标在于瞄准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需要,并以再次促进黔西北草地畜牧业发展,以高档次的黔西北草地畜牧业发展战略为实施理念,促进黔西北延续西南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是黔西北生态综合建设之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二)喀斯特山区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乡土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主题

合理的畜牧业发展能够使当地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显然,黔西北地区水土流失现状表明,当地资源不仅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而且超负荷利用,致使生态恶化,水土流失,畜牧业发展更未实现高效。以功能性畜牧产业为理念的发展思路,不仅使各地乡土资源得到保护,更是使其得到优质发展的重要基础。

黔西北少数民族众多,有汉、彝、苗、白、回、布依、仡佬、蒙古、藏、侗等37个民族。不同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畜产品利用方式,一直为国内外所瞩目,且形成的文化遗产更是罕世之宝。黔西北是川滇黔的锁钥,贵州高原屋脊,长江珠江屏障,西邻云南昭通市、曲靖市,北接四川泸州市,东靠贵阳市、遵义市,南连安顺市、六盘水市。该地区在资源丰富和特色上都具有优势,开发特色资源从来都是老少边穷地区的致富之宝。那么,以生态建设为核心的特色畜牧业发展即为当今乡土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主题。

2.当地资源合理、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向

黔西北地区有地方优良畜禽品种14个,其中可乐猪列入《中国畜禽品种志》。威宁黄牛、威宁绵羊、威宁鸡、乌蒙乌骨鸡列入2007年农业部新拟定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名录》。新发现的地方品种资源2个,其中毕节黑马羊已注册了商标,糯谷猪正在扩群。引进的优良品种牛主要有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安格斯牛、摩拉水牛、黑白花奶牛;猪主要有长白猪、杜洛克猪、约克夏猪;羊主要有波尔山羊、考力代羊、罗姆尼羊;鸡主要有江西麻鸡、福建青脚鸡等。(www.daowen.com)

这些优良资源的开发虽已开展,但尚未上升到优质、精品开发的思路和行动上。因此,凝练优良资源,发展精品产业才是再次提升当地特色畜牧业、合理进行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向。诸多实践证明以大量、高速度、大规模的产品研发在山区不符合科学发展观,不能够实现资源合理利用,以原始乡土文化为背景的资源利用模式和资源开发更受市场欢迎,其根本在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因此,黔西北地区畜牧业升级研发在于特色,更在于其利于生态建设。

3.畜产品升级、发展品牌畜牧业的当务之急

黔西北地区畜牧业正处于大好的发展时期,草地畜牧养殖作为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已成为省地各级部门的共识,并已加大建设力度。作为畜牧业的支撑项目,“草地畜牧业科技扶贫”已启动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家畜品种质量不高,数量少,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因此,实现家畜种质资源保护与种质资源创新,发展品牌畜牧业,是特色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实属当务之急。

(三)推动国家扶贫开发试验区发展的重要工作

1.改善山区人居环境、提高经济收入的重要保障

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是“毕节试验区”及整个黔西北畜牧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建设长江与珠江“两江”中上游生态屏障保护区意义重大,是改善山区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保障。为了配合“试验区”生态畜牧业发展战略的顺利开展,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农牧民增收、降低畜牧业生产自然增量为目标的特色畜牧业必须引入黔西北发展的规划。

2.“开发扶贫、生态建设”极为有益的经验

发展生态畜牧业是黔西北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极为有益的经验。黔西北高原是石漠化严重的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既不破坏生态环境,又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黔西北高原具有发展草食畜牧业的天然条件,要实现生态畜牧业的战略目标,饲草饲料是基础,畜群饲养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是保证。为此,必须加大力度恢复和改良天然草山草坡。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推进黔西北生态建设,而且能有效地提高草地产出率,从而满足牲畜增长的物质需要,扩张牛羊群体总量和提高牛羊群体质量。

3.有利于实现健康畜牧业的可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总结20多年的研究,我们认为对草地生态系统强调外源性资源及技术的引进和投入,对系统内源性资源的挖掘和改造升级不足,通过一些项目的实施,仅靠单项技术或单一项目的实施,并不能解决复杂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必须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草地生态畜牧业。综合利用灌丛、草地和非常规饲料资源,利用岩溶地区地势高低悬殊、生物垂直地带性差异大的特点,建立“灌丛—草地—非常规饲料”的复合生产体系和适宜于岩溶山区草业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同机制及产业化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开展精、优、特畜牧产品开发,发展循环生态畜牧业,利用特有饲草资源,进行特有基因挖掘,功能产品研发,靠“精、优、特”以及纯土著畜产品才能实现农民增收及健康畜牧业和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四)民族文化遗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1.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开发和发展的重点内容

随着世界上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世界各地纷纷开展对土著文化的挖掘、保护和推广。黔西北地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更是我国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重点地区。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衍生产品就是物质生产,其特点就在于乡土性的产品。本地诸多特色畜牧业产品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应得到开发,而且也是满足外界民众前来旅游参观物质消费需求的重要依托。没有大量、有特色的当地物质生产,根本不可能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开发和发展,也谈不上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而且,特色畜牧业的发展,将有效推进黔西北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建设,增加城乡优质产品的供应能力,满足人们对优质、卫生、安全、纯乡土的产品的需求。因此,欣赏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黔西北特色畜牧业,是物质与非物质经济发展的重点内容。

2.再次提升黔西北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

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饮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健康已成为21世纪人类的第一追求。由于功能性食品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等特殊的功能,所以一经问世,就显示出其生命力,被誉为“21世纪的食品”,成为当代食品研究和开发的新潮流。开发具有不同功效的功能性畜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功能性畜产品的研究、开发,不仅可以提高传统畜种的利用价值,提高当地老百姓的收益,而且可为打造黔西北“精品畜牧业”品牌创建基础。通过深入研究、分析特色家畜肉制品、乳制品的功能性因子,如抗氧化维生素矿物质类、活性多聚糖、活性肽、活性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类脂、皂甙、胆碱、黄酮类、乳酸菌等,探索特色畜产品深加工技术,都是再次提升黔西北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