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实现新疆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生态移民

实现新疆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生态移民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目前新疆生态畜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是牧区生态畜牧业的发展,而对居住在超载过牧区域的草原牧民实施生态移民,实现牧民定居,也成为牧区继退牧还草工程之后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实现新疆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实现新疆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生态移民

生态移民主要是指把那些居住在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不能正常生活、靠常规方法无法达到扶贫目的的贫困户移到移民小区,发展高产高效产业,并对原地区进行围封治理,从而恢复生态环境的一种人口迁移形式。牧民定居则是生态移民在牧区进行移民的主要形式。通过牧民定居,一方面促进草原畜牧业现代化进程,提高畜牧生产的抗灾能力,恢复草原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促使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方式转变,由单一经营向多种经营方式转变,提高牧民的经济收入。

新疆牧草天然地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20%,仅次于内蒙古,居全国第二位,其中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积48 006.84千公顷,占农林牧用地总面积55266.7千公顷的86.86%。草地面积超过6700千公顷的有阿勒泰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超过3800千公顷的有塔城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哈密地区、阿克苏地区,不足670千公顷的有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市和吐鲁番地区。天然草地年总产可食鲜草5474.36万吨,是1985年人工草地年鲜草产量170.1万吨的31.2倍,是农副产品饲草资源685.8万吨的7倍。天然草地担负着全疆70%的牲畜饲养量和畜产品产量。(www.daowen.com)

这些山区草场和平原荒漠草场构成的绿色资源不仅是新疆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维系当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20年来,在“靠天养畜”的传统畜牧业生产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新疆加快畜牧业发展,农、牧区牲畜数量迅速增加,使得天然草地不可避免地出现“超载过牧”现象。在伊犁、塔城等地的天然草场,原先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就已难得一见。由于草畜矛盾突出,在许多草场,牲畜吃了草叶啃草根,使大片天然草场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超载过牧加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新疆山区和荒漠草地的生态状况不断恶化,特别是春秋牧场和荒漠草场大面积“三化”(退化、沙化、盐碱化)问题极为突出,致使草地生产力和环境维护能力严重衰退,成为水土流失加剧、沙尘暴频发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超载过牧,加之季节性干旱,新疆牧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畜牧业生产水平受到严重影响,牛羊在野外的觅食条件越来越差,羊群吃光草叶后饥饿难耐只好啃吃草根,可食用的草吃完了,饥饿的牛就去啃食平时很少吃的乌头,这种草偶尔吃一下可以祛除牛肚子里的寄生虫,吃得太多就会中毒而丧命,牛羊误食毒害草死亡事件由此不断发生。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统计,新疆草原毒害草、不能食用的草危害面积已达1.08亿亩,占全疆可利用草场面积的七分之一,涉及伊犁、塔城、阿勒泰、哈密、博乐、巴州等15个地州(市)70多个县市。因此,目前新疆生态畜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是牧区生态畜牧业的发展,而对居住在超载过牧区域的草原牧民实施生态移民,实现牧民定居,也成为牧区继退牧还草工程之后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实现新疆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