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空间重构:向集约发展转型

空间重构:向集约发展转型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微观形态方面对于因低密度开发区产业空间而引起的中国式“城市蔓延”而言,可以部分借鉴“精明增长”的相关经验,比如通过“严格控制增长边界”,将城市空间拓展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实现新的增长从增量土地的外延转向存量土地的消化,保证生态绿地空间不受到吞噬;等。但由于产业空间与人居空间的内容各异,针对开发区引起的中国式“城市蔓延”还需要重点研究“提高产业空间密度和产出效率”的策略。

空间重构:向集约发展转型

(1)城市结构方面

开发区的原政策区从单一产业区向综合性城市新区的转型,客观上为城市从传统的单中心结构向更具合理性的多中心结构转变提供了契机。在这个过程中,原政策区与其他城市组成部分之间的交通联系是决定该区域特定城市职能实现的关键因素。为此,需要树立起公共交通引导城市空间开发的观念,通过有效的公共交通供给,提高政策区作为新的功能区域的吸引力,实现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2)微观形态方面

对于因低密度开发区产业空间而引起的中国式“城市蔓延”而言,可以部分借鉴“精明增长”的相关经验,比如通过“严格控制增长边界”,将城市空间拓展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实现新的增长从增量土地的外延转向存量土地的消化,保证生态绿地空间不受到吞噬;等。但由于产业空间与人居空间的内容各异,针对开发区引起的中国式“城市蔓延”还需要重点研究“提高产业空间密度和产出效率”的策略。建议:

加强产业空间布局研究研究不同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产品的上下游关系,形成以产业链为核心组织产业园区的用地布局政策,推动产业专业化集聚,集约使用土地。(www.daowen.com)

加强产业用地规律研究

土地开发强度过低以及土地闲置的现状必须得到改变,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严格土地获取机制,二是完善土地退出机制。为此,需要根据本区域产业发展特点研究掌握不同行业类型制造业企业的空间特征和用地需求规律。上海市的做法值得借鉴,该市通过对全市33个大类行业、162个中类行业共1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用地面积、土地利用状况、土地产出与效益等进行调研和统计,参照发达国家相同产业的用地水平,形成了《上海产业用地指南》。指南从土地利用、土地产出、土地效益三个方面选取设置了建筑容积率投资强度、土地产出率、建筑密度和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例五个指标,作为招商引资审核项目用地和企业技术改造的参考指标。

加强用地置换措施研究

伴随着土地价值的升高,一些早期开发建成的制造业产业用地,将有可能按规划或自发地向占地小、功能强、产出高的第三产业用地或居住用地转变;此外,不少原先位于开发区边缘区域的地块在数年之内就随着开发区用地区划的调整而迅即转变为开发区核心区位的地块。在这些地区内都将面临用地置换的问题,应加强置换手段、方式、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制定相关用地置换指引,以提升城市物质和功能空间环境质量,避免无序开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