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企转制:推动企业发展的引擎

国企转制:推动企业发展的引擎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外资主导型开发区主要依靠跨国资本不同,有一类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依靠城市原有国有企业改制进而繁殖、衍生形成产业集聚,典型的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于是基于本土企业的发展而非外资推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根植性,而且,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名牌最多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中国世界名牌”1个、“中国名牌”21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国家免检产品”23个。

国企转制:推动企业发展的引擎

与外资主导型开发区主要依靠跨国资本不同,有一类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依靠城市原有国有企业改制进而繁殖、衍生形成产业集聚,典型的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开发区的选址当时有三种意见:一是东部崂山一带,二是城阳一带,三是黄岛一带。经综合论证,最终将开发区选址在胶州湾西海岸黄岛区与胶南市之间的区域,与青岛老城隔海相望,海上最近距离约4.2 km,规划面积15 km2(图3-19)。开发区选址具备港口交通、水电能源、土地充沛等优势条件,而其最大的劣势在于离青岛母城陆路较远,交通不便。至今开发区与青岛老市区的主要交通方式仍为轮渡或快艇,水上航行时间大约为30分钟和12分钟。

图3-19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区位图

资 料来源:http://www.investok.org/china/tzgaikuang.htm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网

交通上的不利因素极大地限制了开发区对于外资的吸引力。开发区在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中吸引外资的数量要明显低于周边的天津经济技术和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直到最近几年,这一现象才逐渐改观(图3-20)。与之相应,开发区的发展并非外资推动的结果,而主要与青岛老市区产业转移密切相关。

(www.daowen.com)

图3-20 青岛、天津及大连开发区外资项目总投资

资料来源:根据皮黔生、王凯,2004:43,55;三地开发区各年统计公报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随着青岛老市区大规模地进行城市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一大批转制国有企业需要搬迁进行异地改造和扩建。青岛开发区的“软、硬”投资环境的逐渐改善,以及开发区本身在土地、产业扶持政策等方面给予的优惠,使得其成为青岛老市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海尔、海信、澳柯玛、双星、国风、颐中等大企业相继落户,并在区内投资兴办了一大批现代化的工业园区,不仅极大地壮大了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总量,同时也使这些大企业得以利用土地的级差收益,通过出让原有的场地获得易地改造的资金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青岛母城第三产业的发展腾出了空间。

2005年,青岛开发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08.5亿元,工业增加值228.5亿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09.2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8.2%,外资企业所占份额在全国前十位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是最少的。外资企业对开发区经济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出口方面。2005年,开发区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55.86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27.78亿美元,进口总额28.08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出口11.96亿美元,占开发区全部出口的68%。

全区以海尔、海信、澳柯玛等为代表的新型家电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32亿元,占开发区全部工业总产值的53.4%,占全国同类家电产品市场份额的20%。

由于是基于本土企业的发展而非外资推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根植性,而且,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名牌最多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中国世界名牌”1个、“中国名牌”21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国家免检产品”23个。2005年,据商务部的评价结果,开发区综合分值名列全国第5位。

另一方面,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当前的产业发展也存在自身的明显不足:一是开发区产业附加值较低。开发区工业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海尔开发区工业园、海信信息产业园及澳柯玛工业园三大家电工业园的强劲拉动。2005年,这三大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09亿元,占开发区工业总产值的50.6%。但家电产业总体来说是附加值较低的产业,根据制造业有关专家对家电制造业的经验性技术含量评价,家电制造业是以制冷等传统技术为基础加上电子控制等现代技术形成的一种基本成熟的较为简单的技术结构,附加上的现代技术是“菜单”式的简单组合,其技术含量系数处于整个制造业平均水平偏下的区间(江小涓等,2004)[12]。2005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投入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73%。因此,总体上看,开发区产业经济抗风险的能力较低,最近几年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价对家电生产及其配套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开发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带来相应的税收增长,2005年宏观税负水平仅为12.2%,大大低于广州开发区的22.4%、天津开发区的20.7%。开发区的产业集聚虽然是基于本土企业而形成,具有较强的根植性,但开发区的产业集聚也存在与其他外资主导型的开发区产业集聚同样的网络合作程度较低的特征。企业之间更多表现在空间上的集中,并未形成相互之间的产业协作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