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成为国家和地方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两类开发区在发展的历程中均表现出了超常的发展速度,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总量,成为国家和地方经济重要的增长点。高新区在经济总量上略超过经济技术开发区,2005年,高新区实现的工业增加值、税收收入和出口分别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14、1.33和0.98倍。
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5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GDP、工业增加值、税收收入、出口、进口和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的比例已分别达到4.5%、7.9%、4.0%、14.9%、16.9%和21.6%,税收收入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其他指标所占比例。除实际使用外资指标[4]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GDP、工业增加值、税收收入、出口金额和进口比上年增幅普遍高出全国平均增幅10个百分点以上(表2-4)。
表2-4 2005年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及其与全国的对比
资料来源:商务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6)
GDP大于200亿元的12家开发区中(这12家开发区合计GDP4912.2亿元,占全部开发区GDP总量的59.9%),有8家占所在城市GDP比重达到10%以上(表2-5)。
表2-5 2005年GDP大于200亿元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占所在城市GDP比重
续 表
注:城市GDP按全市口径。
资料来源:开发区数据源自《中国开发区年鉴(2006)》;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数据源自《中国统计年鉴(2006)》;其他城市数据源自各城市统计公报
高新区
2005年,53个国家高新区的GDP、工业增加值、税收收入和出口金额占全国的比例分别达到5.0%、9.0%、5.2%和14.7%,税收收入比例低于工业增加值及出口比例;工业增加值、税收收入和出口金额比上年增幅均高出全国平均增幅5个百分点以上(表2-6)。
表2-6 2005年国家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及其与全国的对比
资料来源:全国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高新区GDP数据源自科技部《2005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地方经济贡献状况》,其他数据源自科技部《2005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发展情况分析》
GDP大于200亿元的11家高新区中(这11家高新区合计GDP4829.9亿元,占全部高新区GDP总量的52.9%),有9家高新区GDP占所在城市GDP比重达到10%以上(表2-7)。
表2-7 2005年GDP大于200亿元的高新区占所在城市GDP比重
注:城市GDP按全市口径。
资料来源:开发区数据源自科技部《2005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地方经济贡献状况》;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数据源自《中国统计年鉴(2006)》;其他城市数据源自各城市统计公报
(2)产业集聚功能显著,已成为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
推动两类开发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均来自工业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占开发区GDP的比重分别为73.0%和74.7%。两类开发区均已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支柱行业,产值比重最高的均为电子信息产业。高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为主,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对而言产业、产品类型更加宽泛,但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也已经占到接近总产值一半以上。
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主导产业主要集中于电子信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生物医药、化学原料及制品和食品饮料等行业。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国家级开发区以上六个行业的工业总产值为7931.1亿元,工业增加值为2182.5亿元,分别占国家级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的61.2%和60.6%[5]。
2005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数3205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的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占到开发区总量的46.5%、47.1%和68.0%(表2-8)。
表2-8 2005年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概况
资料来源:商务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6)》
高新区
2005年,国家高新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数为27293家(其中,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8687家),占全部企业总数的65.0%。高新技术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占开发区总量的比重均在70%以上(表2-9)。
表2-9 2005年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概况
资料来源:科技部《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内、区外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比较》;科技部《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2006)》
高新区内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优势和特色的高新技术支柱产业。从产品销售收入构成看,电子信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和新能源位居前5位,产品销售收入合计占到全部产品销售收入的78.2%(表2-10、图2-10)。电子信息产业的主导地位尤其突出,无论是产品数量还是产品销售收入均高居第一位,占到了1/3以上的份额。而且,电子信息产业几近一半的产品产量具有出口能力,电子信息出口占到全部出口总量的3/4左右。
表2-10 2005年国家高新区各领域产品数量及销售收入
续 表(www.daowen.com)
资料来源:根据科技部《2005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产品发展状况分析》、《2005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发展情况报告》相关数据整理
图2-10 2005年国家高新区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按技术领域分布
资料来源:科技部《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2006)》
(3)发挥了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
作为经济特区之后的第二开放带,开发区外向型特征明显,在我国对外开放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主导作用。
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5年,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130.23亿美元;累计实际使用外资999.32亿美元,占全国累计使用外资金额(6224.26亿美元)的16%;出口1137.97亿美元,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占到72.44%。
截至2005年底,经济技术开发区期末实有外商投资企业19966家,占全区工业企业总数的50%以上。世界500强企业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投资企业数量由2003年915家增加到1308家,占全部外资企业数量的6.6%。外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和税收分别占开发区总量的78.3%、79.6%和62.7%(表2-11)。
表2-11 2005年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外资企业概况
资料来源:商务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6)》
高新区
2005年,高新区实际利用外资99.4亿元;累计实际使用外资618.8亿美元,占全国累计使用外资金额(6224.26亿美元)的9.9%;出口1116.5亿美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出口760.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8.1%。
截至2005年底,高新区期末实有外商投资企业6269家,占全区工业企业总数的14.9%。涉外的三资企业吸纳就业人口和上缴税额均占到1/3左右,完成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均占到40%以上,出口创汇所占比例更高达84.7%(表2-12)。
表2-12 2005年高新区三资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资料来源:科技部《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2006)》
三资企业中,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3612家,占高新区全部三资企业的57.6%和开发区全部高新技术企业总数(27293家)的13.2%。
(4)智力密集程度较高,研发活动较区外活跃
两类开发区均吸引了大量从业人员,人员素质结构相对较高,尤其是高新区,具有明显的智力密集优势。高新区内R&D投入强度高,研发活动活跃,经济技术开发区也趋于重视研发活动,不少外商投资企业在区内设置研发中心。
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5年,开发区年末从业人数417.27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就业人数114万人,占从业人员的27.34%;中级职称以上就业人数39万人,占全区从业人员的9.35%;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达到83.08万人,占全区从业人员的20%。
2005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R&D投入总计151.74亿元,以R&D支出占开发区GDP表示的R&D强度[6]指标达到1.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4%);开发区共投入支持科技发展资金36.69亿元,占可支配财力(633.33亿元)的比重为5.79%;截至2005年底,历年累计支持科技发展资金达到141.62亿元。区内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7]653个,建成创业投资服务中心(孵化器)总面积369.84万m2。平均每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11个外资研发中心和6.85万m2的创业投资服务中心(孵化器)。
高新区
2005年,高新区各类从业人员共计521.2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从业人员达211.7万人,占从业人员总量的40.6%;各类科技人员141万人(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75万人,初级职称66万人),占到从业人员总量的27%;共吸引留学归国人员2.1万人(其中获硕士以上学位的1.43万人)。
2005年,高新区科技经费支出总额为1338.9亿元,R&D经费支出为806.2亿元,以R&D支出占开发区GDP表示的R&D强度指标达到7.8%,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4%)。其中,经认定的27293家高新技术企业R&D经费投入716.6亿元,占高新区全部R&D经费投入的88.9%。区内科技企业孵化器534个,场地面积达到1969.9万m2,在孵企业39491家,当年新孵化企业数9714家,累计“毕业”企业数15815家。
全国43249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有63.1%位于高新区。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的平均经济规模较区外要小,在科技投入上略低于区外企业,但在研发投入上远高于区外企业(表2-13)。显然,与区外相比,高新区内更加重视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功能。
表2-13 2005年高新区区内外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指标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科技部“高新技术产业数据(2005)”“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内、区外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比较”相关数据整理
(5)空间集聚效益明显,资源集约利用程度较高
经济技术开发区
截至2005年底,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规划面积为841.72 km2,平均每个开发区批准用地面积约15.6 km2。开发区历年累积已开发土地面积1085.23 km2,其中,已建工业项目用地面积591.82 km2,占累积已开发土地面积的54.5%。工业用地地均效益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工业用地地均工业总产值达到39.5亿元/km2;而上海市2005年工业用地地均工业总产值也仅为20亿元/km2左右[8]。按规划用地面积计,开发区地均GDP为9.7亿元/km2;以累积已开发土地面积计,开发区地均GDP为7.6亿元/km2。
2005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981.35亿元,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3912.99万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为0.65吨标准煤,只占全国同期万元工业增加综合能耗(2.59吨标准煤)的25.1%。
高新区
2005年,高新区总计规划面积为961.47 km2,平均每个高新区规划面积约18.1 km2;新建区[9]累计已开发土地面积[10]为454.7 km2,占全部规划面积的47.3%[11]。按规划面积计,高新区地均GDP为9.5亿元/km2,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均水平大体相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