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区理论的研究对象大都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区域,这些区域通常诞生于独特的地方文化基础之上,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内力,当初步的集聚形成之后,会发生自我强化机制(self-reinforcing mechanism)使集聚效应进一步扩大。1995年,Park和Markusen建议将产业区概念一般化,放松对企业本地联系的要求,将第三世界国家依靠出口加工和政府产业政策发展起来的工业区都纳入其中(Park& Markusen,1995)[93]。鉴于这样的分析,Markusen(1996)[94]提出了“卫星平台式产业区”(satellite platform district)的概念,与马歇尔式产业区(Marshallian district)、轮轴式产业区(hub-and-spoke district)和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区(state-centered district)并称为四种典型的产业区形式(图1-7):马歇尔式产业区由小的地方形企业所支配,意大利式产业区为其变体形式;轮轴式产业区由在一个或多个产业中的一个或几个垂直一体化的大企业支配,环绕以较小较弱的供应商;卫星平台式产业区主要由跨国公司的分支工厂组成;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区是公共或非营利的实体,区域内关键的承租者可能是军事基地、国防工厂、武器研究室、大学、监狱或几种的政府办公室。
图1-7 Markusen的三类产业区示意:马歇尔式产业区、轮轴式产业区及卫星平台式产业区
资料来源:Markusen A.,Sticky Places in Slippery Space:a Typology of Industrial Districts[J].Economic Geography,1996(72):293-313.
Knorringa和Stamer(1998)[95]以马库森的分析为基础,对马歇尔式产业区、轮轴式产业区和卫星平台式产业区的特征总结如表1-11所示。
表1-11 产业区分类及主要特征
资料来源:根据Peter Knorringa&Jörg Meyer Stame.,1998;有改动
开发区作为一种人为创造的独特的经济发展区域,其产业发展与形成的过程中,外来资本的介入以及优惠政策的使用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其他产业区形式相比,开发区是一种典型的卫星平台式产业区。其最大特点在于本地网络与根植性的缺乏两个方面:1)区内产业之间缺少网络协作关系。卫星平台式产业区的形成与发展高度依赖外部大企业分厂的设立,这些分厂与其母公司之间存在频繁的合作和交流,而与区内的其他企业则几乎可以不发生任何关系。由于缺少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也大大减少了区内技术创新的发生机会。2)根植性差。卫星平台式产业区并非产生在独特的地方文化基础之上,各个工厂和设施互不相关而且是外向型的,因而也难以发展新的同一性。工厂的可迁移性加之其他地方同类产业区域的活动可替代性,使这类产业区并不具有Markusen所称的空间黏性(sticky)特征,当该地区的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成本逐渐上升时,很可能导致这类产业区的整体迁移。因此,关于这种类型是否能称为真正的新产业区,研究者之间存在分歧[96]。
从一般意义而言,建设产业集群有助于区域整体产业竞争优势与竞争能力的提高;而就开发区而言,产业集群建设的重要性更具体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www.daowen.com)
(1)产业集群是开发区引进技术的现实途径
开发区特别是经济技术开发区被赋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通过外资的“溢出效应”获得先进的技术与管理。但技术外溢本身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技术“溢出者”与技术“接受者”的共同作用。显然,外资扮演着技术“溢出者”的角色,而技术“接受者”的角色需要本土企业来承担。从外资的角度而言,其自身战略部署与开发区的技术引进预期是存在差距的。在水平分工形式下,越来越多的生产环节从跨国公司生产价值链上独立出来,通过分工协作专业化于某一环节、某一部件的生产,并在分工中获得小范围的规模经济。每个国家都将依据自身不同的要素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生产。跨国公司作为国际分工的主导力量和国际生产的组织者,从整合全球资源的角度出发,对其所主导的产品,在价值链内进行重新分工和调整。一方面,跨国公司把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品牌经营以及高端生产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上;另一方面,又采取垂直型FDI或者国际外包的方式,把那些自身缺乏比较优势的、处于产业的相对低端的制造环节逐步转移到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实现价值链的“片断化”与空间重置(朱彦恒等,2006)[97](图1-8)。
图1-8 跨国公司的价值链“片断化”与空间重置
资料来源:朱彦恒等.开发区产业发展的耦合机理[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0):67-70.
当开发区仅存在低廉的劳动力、土地以及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等低成本竞争优势的时,跨国公司主要是将开发区作为一个出口平台(Export Platform),中间投入品可以完全通过异地采购的模式来解决,知识和技术的需求则由其设在他国(地区)的研发中心来提供。这种分工模式使得外资对于开发区几乎不存在技术溢出的意义。只有当跨国公司实现部分原材料、零部件或中间产品采购的本地化时,从而使得本土企业有机会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分工网络时,技术溢出才有可能产生:跨国公司通过本地采购与本土企业建立起合作网络关系,同时依其产品要求对本土企业提出技术质量标准并实施一定的培训和辅导,实现一定的技术外溢。因此,这对于开发区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提出了要求。否则,仅仅依靠孤立的外资企业个体开发区是无法实现技术引进的目标的。而且,开发区产业集群还能够进一步促进外资企业的进入,形成集群发展的良性循环,因为为了创造出更多的资产,增强竞争力,跨国公司将更倾向于选择产业集群发展较好的地区进行投资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产业集群的根植性能够有效避免开发区产业外迁
开发区最初能够吸引企业进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低廉的土地和优惠的税收政策措施使开发区相对于开发区以外的其他地区而言成为成本洼地,但这种低成本的优势并不可能一直持续。随着企业的集聚、开发区土地资源的日渐稀缺以及税收优惠程度的日渐减弱,这时如果开发区不能够建立起除低廉土地和优惠政策之外的其他竞争优势的话,开发区内的企业就有再次向其他政策更优惠的地方迁移的可能。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已经在珠三角地区的部分开发区内产生,当国家规定的“免二减三”税收优惠期满后,一些企业开始从珠三角向其他地区的开发区转移,以享受新的免税优惠期以及更低的土地、劳动力成本价格,这样的开发区就会面临产业空心化的危险。而如果能够形成具有根植性的产业集群,考虑到产业集群带来的规模经济优势、交易成本优势等,产业外迁的可能将会大大减少;而且,即便这样的产业外迁产生,由于开发区本土具有根植性的企业网络已经形成,外来企业的迁出将不会对开发区的产业发展产生难以弥补的影响。
(3)产业集群推动开发区内创新要素整合
开发区特别是高新区本身汇集了易于产生创新活动的多种创新要素,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金融机构等。产业集群有助于推动这些创新要素的整合:①促进大学与研究机构作为知识与技术的源头,以及专业人才的有效供给者,创造新知识与新技术,并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产业集群中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以及创新人才的有效供给,为企业创新的实现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②促进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公共服务;③促进中介机构为企业技术创新及时地传递科技信息、市场需求信息;④促进金融机构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以及分担创新风险等;等等。因此,集群化发展将有助于高新区从依靠外力为主的常规技术阶段向依靠内力为主的高技术阶段转变,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真正意义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