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的经济、外交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上,以中美关系缓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为契机,各国纷纷与中国建交和发展双边贸易,中外经贸关系和人员往来活动日益增多。在国内,1972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国务院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调整,采取了多种措施。虽然在经济工作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但这些问题最终都能够克服并解决(如冒进造成的危害到1973年下半年得到较大缓解),经济形势明显好转。这些发展变化为远洋运输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道路。1972年9月,国务院做出需重新组建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简称中远总公司)的决定。
(一)中远重组的历史背景
首先,国家需要尽快发展远洋运输事业。1970年1月周恩来总理指示:要加强远洋船队的建设,“四五”期间(1971—1975年)将远洋船队从110万吨扩充到400万吨,力争1975年基本上改变主要依靠租用外轮的局面。根据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四五”远洋船队发展目标,到1975年,中远还要再购买船舶290万载重吨,增加船员17000人。管理如此规模的远洋船队,必然面临工作量大、难度高等方面的问题,亟须重组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实施领导。
其次,由水运口岸分管远洋运输的体制,已不能适应工作需要。1968年,交通部军事管制委员会对交通部机关机构进行了调整。1969年初,交通部远洋局(对外称中国远洋运输公司,也是外代公司)随机构调整被并入运输组,1970年6月改为水运口岸,管理远洋运输业务。除远洋运输业务外,水运口岸还同时管理内河航运、港务监督、船舶检验等有关业务,原先由中国远洋运输公司领导和代管的3个远洋分公司、7个外轮代理分公司、3个中外合营公司等十几个单位改由水运口直属。这些企业职能均由作为行政机关的水运口岸承担,造成了管理上的诸多不便,且水运口岸的管理人员大量减少,仅能勉强应付工作。其中分管远洋运输业务的人员由1968年原远洋局的195人减到不足10人,分管外轮代理工作的人员由原来的1个处减到1个人,根本不能适应工作量与日俱增的局面,严重影响了远洋运输事业的发展。因此,由一个专门的机构来掌管远洋运输工作,恢复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1972年1月,交通部召开会议,讨论远洋运输船队的发展问题,决定重新组建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同年2月22日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重新组建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的请示》,提出:由于远洋运输的迅速发展,远洋运输涉外任务更为繁重复杂,需要有一门机构集中管理远洋运输工作,加强远洋船队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搞好经营管理和运输、涉外等各项工作。总公司仍设在北京,作为部直属企业单位,编制暂定100人(不包括工勤人员)。(www.daowen.com)
交通部统一规划远洋船队的建设,负责远洋运输的经营管理,同时亦作为中国外轮代理总公司,广州、上海、天津、远洋运输分公司和对外开放港口的外轮代理分公司,业务由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统一领导和管理,党政工作由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党委和所在地的地方党委双重领导,以地方党委为主,在当地的涉外工作由地方外事部门统一领导,鉴于远洋船队专业性较强,有关干部和船员的调动由交通部远洋运输总公司为主。1972年2月24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批准了这个报告,并指示:远洋运输与内河运输业务放在一起不大方便,可能削弱远洋运输的建设和管理,内河也不能加强,要先与地方几个大港口的党委(即省、市委)商量好。同年3月4日,交通部党的核心小组召开会议,传达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责成副部长于眉负责组织与有关省、直辖市协商,并将原远洋局党委书记张公成从“五七干校”调回,负责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的筹备工作。同年7月,经交通部党的核心小组同意,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临时党委成立,由杨炯任书记(未到职即返回部队工作),张公成任副书记。
1972年9月,交通部发出《关于重新组建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的通知》: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作为交通部直属企业单位,同时亦作为中国外轮代理总公司。从1972年10月1日起正式办公,张公忱任经理。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设在北京东长安街6号,1973年1月13日正式迁入。1973年4月,为加强领导,交通部党的核心小组对中远总公司的领导班子做了充实调整,增补了临时党委委员,决定由张公成任党委书记,朱诚烈、叶伯善任党委副书记。从此,中国远洋运输的管理工作,在经受了几年的冲击和干扰后,终于又恢复建立了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这对保证远洋运输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中远总公司的机构设置及变化
中远总公司重组后,根据交通部的指示精神和中远总公司的实际需要,共设11个业务部门,即办公室、航运处、合作处、代理处、船技处、通信处、物资供应处、人事处、教育处、计财处、资料室。人员编制定为100人。后因租船工作需要,1973年5月又增设了租船处(对外用租船部名义),总公司政治部设组织处、干部处、宣传处、保卫处。1973年3月总公司合作处和资料室合并,改为国际处,统管国际航运会议、合营公司和国际航运情况调研工作。1976年9月,计财处分为财务处、计划统计处,将商务工作从航运处分出,设立商务处,并增设安监室,政治部增设办公室,共增加处室4个,编制增加30人。1978年又增设了科技办公室,机构的调整和处室的增设,适应了当时形势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