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与机遇

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与机遇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受需求较小和国际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影响,这一阶段并没有明显突破。然而,在此期间,国际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同期内贸集装箱吞吐量16万箱,载货量51万吨,而国际集装箱吞吐量达610万TEU,载货量4100万吨。国家对企业进行改革,同时,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竞争日渐激烈,为我国集装箱内贸海上运输的发展提供机遇。

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与机遇

(一)我国集装箱沿海内贸运输

我国集装箱内贸海上运输的发展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即探索、起步、徘徊和成长,最早可以追溯至1956年,起步时间远早于国际集装箱运输。

1.探索阶段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国内经济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外交体系处于建立初期,国内外条件还不成熟,另一方面,当时我国航运人才较少,无法准确把握发展的时机。1956年5月,我国对铁路箱进行改造,首次使用集装箱进行海铁联运,原铁道部和交通部共同制订了水陆联运试运办法,但限于当时技术设备的适用性较差、贸易分布不均衡、空箱率高、组织衔接不畅等问题,此次试验仅维持运营了两个月,尝试“宣告”结束。

2.起步阶段

1973年,我国水运研究所(由交通部组织)开始研制水陆联运集装箱,箱重5吨,于1976年4月在长江流域首次投入使用,开辟的第一条班轮航线为武汉至沙市。此后,逐步开辟武汉—上海、武汉—黄石,以及沙市—宜昌等航线。1977年,经广州海运局研制,投入使用箱重为2吨的新集装箱,主要用于华南沿海货轮运输。1979年,根据交通部的规定,北方沿海客货班轮运输使用国际标准5吨集装箱,并由交通部投资建造1000个。同一时期,长江航运管理局对两艘800吨驳船进行改造,在长江运输中,投入使用集装箱专用驳船。1980年之后,集装箱内贸海上运输开始在沿海和长江流域发展。1986—1989年,国内共开辟17条航线,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每年平均增幅达5%。同时,交通部制订相对应的各项费用标准以促进发展。但是,受需求较小和国际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影响,这一阶段并没有明显突破。如1985—1990年,内贸集装箱港口吞吐量从9.5万箱降至7.3万箱,载货量减少6万吨。

3.徘徊阶段

交通部根据第二阶段反映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1990年11月,交通部在温州召开全国水路国内集装箱运输工作会议,提出解决措施,包括对优势集装箱航线的开辟和重点发展、投资更多资本、扩大业务和增值服务、提高运费租金等,一系列的方法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发展,但由于对市场的把握不到位,发展仍徘徊不前。在此阶段,公路和航空运输开始发展,抢占市场,导致航运企业绩效降低,最终导致利用客货班轮捎带运输航线只剩下大连—天津、大连—烟台、大连—上海3条航线。然而,在此期间,国际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同期内贸集装箱吞吐量16万箱,载货量51万吨,而国际集装箱吞吐量达610万TEU,载货量4100万吨。

4.成长阶段

1996年之后,国家开始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贸易方式。国家对企业进行改革,同时,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竞争日渐激烈,为我国集装箱内贸海上运输的发展提供机遇。1996年,广州港货运公司在其上海—广州全集装箱班轮上首次使用20英尺(1英尺=30.48厘米)、40英尺国际标准箱,意味着内贸集装箱运输向内贸件杂货集装箱化的方向发展。1997年4月,中国海运在其广州—蛇口—厦门—上海的航线上使用614TEU的全集装箱船,开通南北沿海全集装箱班轮快运航线。1997年后,沿海内贸集装箱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0]

(二)中国国际集装箱远洋运输

在1998年至2003年的五年时间里,我国集装箱运输行业不断向前推进。一方面,国际航运市场发生了变化。首先,世界航运强国的船公司开始想方设法占据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承运人”,在规模效益的驱使下,向船舶大型化发展,国际干线的集装箱船,经历了从第四代到第六代的过程。最终,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期,国际市场呈现运力严重过剩的局面,尤其在1997年前后,运力增长率达货运量的5~6倍,运价急剧下降,有些跌至原运费四成以下。第二,在运力过剩的情况下,行业内的船公司纷纷通过联盟运营和兼并的形式生存。第三,这段时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1年的“9·11”恐怖事件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和贸易,最终导致国际集装箱市场低迷,直至2003年才得以平稳发展,总体发展趋势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马鞍形。

此外,我国集装箱行业在此期间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以港航运输为前导,带动了集装箱制造工业、港口机械制造工业、船舶制造工业和码头与筑港工程等产业,我国集装箱船队不断壮大,同时,利用外资扩建沿海集装箱港口。

1.主力船公司集装箱船队不断壮大

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简称中远集运)为例,将时间向前推15年,1972—1987年,我国国际集装箱海上运输刚刚起步,各轮船公司使用的均为改造后的杂货船或购置的半集装箱船,将原有的散杂货码头改造成集装箱专用码头,目的是短期内用少量的资金提高集装箱的装卸能力,作为日后发展的基础,1988—2003年,这15年集装箱船队处于大力发展阶段。(www.daowen.com)

原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政企分离后的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简称中远集团)(1993年2月)早期运营的集装箱船队由天津、上海、广州3家远洋运输公司分别经营管理,承担近、远洋外贸运输任务。

1994年1月,为方便管理,中远集团在北京成立中远集团集装箱运输总部(简称中集总部),此时,中集总部的全集装箱船达135艘、16万TEU,自备集装箱近30万TEU。同年,新增16艘新船,3500TEU箱位的船舶有7艘、3800TEU箱位的船舶有9艘,又于1996年新增6艘5250TEU箱位的第五代集装箱船。此外,中远集团更新了第二代、第三代集装箱船运营的国际班轮航线,增加国际班轮的班次密度,缩短航期,增大全球航线覆盖面。

1998年1月,中远集团为适应国际航运市场新的竞争环境,采取产销一体化的战略,再次做重大体制改革,按船舶类别进行专业分工,实现集装箱船队的优化重组,将中集总部迁往上海,与上海远洋运输公司合并,组成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原属广州、天津两远洋运输公司的58艘集装箱船,全部并入中远集运。此时中远集运成为中远集团旗下的专门从事海上集装箱运输的核心企业,总资产230亿人民币,拥有以6艘第五代全集装箱船为主力的144艘集装箱船船队、21万TEU箱位,年箱运量为325万TEU,经营50多条国际航线,辐射的网络遍及全球近百个港口,每月从国内港口开出的集装箱船达300多航班,整体实力居世界第5位。

中远集运在1998—2003年间,主要完成了4件大事:首先,进一步完善了全球航线运输网络、营销一体化的网络和由其统一的全球计算机信息网络,塑造中远集运“数字化”;其次,中远集运先后与中国台湾阳明海运、立荣海运、万海航运、长荣海运,英荷铁行渣华,日本川崎汽船、大阪三井、日本邮船以及马来西亚航运等船公司签订了舱位互租、航线合作等协定,开展联运业务;第三,中远集运开辟中日“绿色快航”精品航线,投入使用旗下6艘564TEU箱位全冷藏箱船,提供准班、快捷、优质的服务,确保货主在卸载后的两小时内快速提货;最后,为进一步加速船舶大型化,2001年开始,又陆续添置了7艘5400TEU箱位的超大型全集装箱船,不断地对船队进行汰旧更新,保持强劲的竞争力。

截至2003年,中远集运拥有13艘以第五代集装箱船为代表的120艘全集装箱船船队,总箱位逾25万TEU,年箱运量达到400万TEU,2004年将有8000TEU箱位的第六代超级全集装箱船面世。中远集运经营着20多条洲际主干航线以及遍布全球的干支线网络,船舶挂靠世界上100多个重要港口,在全球有1000多个代理分支机构,在国内有货运机构300多个,覆盖全国铁路枢纽、公路网站、国际航空站和沿海主要口岸。

2003年左右,中远集运被国际上的航运媒体,包括英国《劳氏周刊》[3]、美国《美国托运人》、澳大利亚《劳氏日报》和美国《航运杂志》等权威报刊连续评为“准班明星奖”等优秀称号;在《中国航务周刊》举办的中国货运大奖中,获得“最佳船公司”“优秀船公司”等9项大奖。

2.利用外资扩建沿海集装箱港口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集装箱运输及港口吞吐量增势迅猛。国务院在1984年和1986年多次提出要吸引外资发展我国的港口事业,这是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后,交通部更加快了港口对外开放的步伐。于是,与集装箱运输有关的港口、中外合资企业的数量迅速增长。

组建中外合资集装箱码头公司始于1987年末,南京港务局与美国英塞纳码头公司共同组建了中美合资南京国际集装箱装卸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第一个中外合资集装箱码头企业。同时,天津港与挪威布吉尔航运公司合资改建了集装箱码头。20世纪90年代初,广东港口相继出现了好几个沪港合资的集装箱码头。其中规模较大的有1991年8月成立的深圳蛇口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由招商局国际、中国远洋、铁行渣华、太古集团4家合资,注册资本6亿港元,投资总额18亿港元。公司拥有2个水深14.5米、5万吨级集装箱专用泊位,码头长650米,设计年吞吐量能力为55万TEU,2003年箱吞吐量达到152.7万TEU。

1993年8月,上海港集装箱综合发展公司与香港和记黄埔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了当时国内最大的港口合资企业——上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SCT),总投资56亿人民币,双方各占50%。合营以后码头规模不断扩大,又拥有张华浜、军工路、宝山3个12.5米水深的集装箱专用码头,共计10个泊位,总长度2281米。2003年箱吞吐量达到335.76万TEU。

继上海之后,香港和记黄埔港口控股有限公司与深圳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于1994年7月合资组成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4亿元港币,其中和记黄埔占73%。这是由港方控股的大型集装箱码头,较之上海SCT在股份比上有进一步突破。盐田港合资以来相继建成6个水深15米、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码头总长度2350米,设计集装箱吞吐能力200万TEU,1999年已开辟23条覆盖世界各地的国际航线。2003年箱吞吐量达到525.8万TEU。

除此之外,规模较大的合资集装箱码头企业还有大连港集装箱综合发展公司、天津港务局和海陆新世界(天津)、赤湾港航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宁波港(集团)有限公司等。

中外合资建设和经营集装箱码头,对中国(大陆)集装箱港口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是解决了港口建设初期资金不足的矛盾;二是带来了相对先进的集装箱管理理念、方法和管理技术;三是有利于我国港口企业的制度创新;四是有利于培养新型港口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五是有利于与世界航运、港口网络建立有机的联系。

在1998—2003年的扩大引进外资中,大规模地扩建集装箱新港区,以适应集运业大发展的需求。截至2003年,我国沿海20多个主要集装箱港口,已经能接纳3000~6600TEU箱位大型和超大型集装箱船的装卸作业。集装箱专用码头有57个、集装箱泊位258个。近15年中,沿海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平均增长率在25%以上,截至2003年底集装箱吞吐总量达到4867万TEU,同比远远超出世界其他国家,其中上海港已上升到世界第3位,深圳居世界第4位[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