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火轮初次抵华:福布斯号和渣甸号的故事

火轮初次抵华:福布斯号和渣甸号的故事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世纪初期,中国帆船业迎来了与火轮的第一次“亲密”接触。1830年与1835年,福布斯号和渣甸号两艘火轮船分别造访了澳门和珠江,在国内引起不小影响。当到达穿鼻洋面时,广州政府在虎门水道,空轰火炮,示意渣甸号停船禁入,接受检查。澳门与广州之间的客运、信件往来并未受到这场闹剧的影响。福布斯号与渣甸号的来华事件,表现出以英方为代表的国外势力对在华进行鸦片贸易的“重视”和对中国内河航权的垂涎。

火轮初次抵华:福布斯号和渣甸号的故事

19世纪初期,中国帆船业迎来了与火轮的第一次“亲密”接触。1830年与1835年,福布斯号和渣甸号两艘火轮船分别造访了澳门和珠江,在国内引起不小影响。其中,1836年的渣甸号事件,更是引发了英商与广州当局对珠江航行权的矛盾。

1835年,英国商人威廉·渣甸希望用配有明轮和26马力蒸汽机的渣甸号取代帆船,在澳门和广州商馆间承担人员和信件运输的职责。次年9月,在渣甸号抵达伶仃洋之际,威廉·渣甸得知他的提议遭到了广州政府的强烈反对。一方面,当地用帆船运送信件从未有过延期或者造成不便,不需要更改现有的运输流程;另一方面,政府认为英国人要求使用蒸汽船别有心意,对于他们的言辞持怀疑态度,于是禁止蒸汽船进入珠江。

1835年12月29日,祁贡和彭年批复:外商使用的内河运送信件的船舶不许悬旗,只能使用小舢板,通过虎门必须接收检查,不得违反规定,违者后果自负。外商对此愤愤不平,认为广州政府无理取闹,针对蒸汽船,阻碍其发展。

1836年1月1日,渣甸号不顾广州政府的禁令,载着13名乘客,离开伶仃洋,意图强行闯入珠江。当到达穿鼻洋面时,广州政府在虎门水道,空轰火炮,示意渣甸号停船禁入,接受检查。即便渣甸号的检查结果正常,未装运武器、货物,的确是客船,广州政府依然坚守上峰指令,不予通关。英方多次交涉无果,渣甸号也因此返航,船上的乘客只好回到澳门,乘坐帆船前往广州。澳门与广州之间的客运、信件往来并未受到这场闹剧的影响。(www.daowen.com)

19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中英双方发生冲突,并且矛盾持续升级,甚至有武装冲突,渣甸号事件只是双方冲突的缩影。可见广州政府与英商的矛盾不断加深,英商对贸易制度十分不满。渣甸号的强行闯关也暴露出清政府外强中干的一面。

福布斯号与渣甸号的来华事件,表现出以英方为代表的国外势力对在华进行鸦片贸易的“重视”和对中国内河航权的垂涎。这也为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航权丧失埋下了伏笔[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