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航线是指中国台湾海峡以南和以北港口之间的航线,是中国海上运输的大动脉[22],1997年海峡两岸试点直航结束了两岸近50年无商船直接往来的历史。2008年两岸签署《海峡两岸海运协议》,并举行了海峡两岸海上直航首航仪式,标志着两岸实现海运全面双向直航。海峡两岸海上直航降低了货主企业的时间和贸易成本,为两岸经济贸易和人员往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运输服务[28]。在两岸恢复直航已经13年的今天,几乎已经很少人知道在新中国成立后近30年时间里,中国台湾海峡以南和以北的港口之间的南北航线长期处于人为的断航状态。从1949年到新中国成立后近30年的时间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新中国实施封锁禁运,蒋介石执政时的台湾当局对中国沿海开展全面军事封锁,以及对航经台湾海峡的各国商船进行武装扰袭,南北航线长期处于人为的断航状态[22],南北航线的近30年的复航历程是一部新中国航运人的奋斗史。
1950年6月22日,因为新中国主导的第二阶段性抗美援朝反击战,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前往台湾海峡巡逻,并派遣美国海、空军进驻台湾地区,对台湾海峡进行军事封锁。随后,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了对中国大陆实行禁航、禁运的决议案,与中国进行的贸易往来被迫中断,各国商船也被禁止停泊中国港口。至此,在帝国主义的武力干涉下,台湾海峡连接的中国南北航线开始了30年的断航。新中国船舶无法在台湾海峡航行,当时海运运输航线被迫在南北方各自绕道而行,被迫租用外国籍轮船悬挂外国旗帜进行外贸海运,其间出现了多次中国船舶被劫持的恶性事件。1953年1月1日,中国外轮代理公司上海分公司成立,同年10月4日,中波(中国、波兰)海运公司悬挂波兰国旗的油轮“布拉卡”轮在台湾附近海域被台湾当局海军非法劫持至台湾地区高雄港,当时船上有波兰船员29人,中国船员17人;1954年5月9日中波(中国、波兰)海运公司“哥德瓦尔特”轮在台湾岛东南450海里公海上被台湾当局海军非法劫持到基隆港,当时船上有波兰船员33人,中国船员12人[29]。1964年8月,美国参与越南战争升级,为防止新中国公开参战,美国军舰飞机开始长期随意对中国远洋轮船进行非法拦截、登临检查。
交通部于1966年向国务院呈送《关于中国自营轮船开辟南北航线的请示报告》(由中国北方港口出航绕台湾东部海区,或台湾海峡至中国南方港口的特定航线)。同年5月17日,国务院批准了该请示报告,周恩来总理批复要求交通部尽快拟定试航方案试航[22]。
1968年4月25日,广州远洋运输公司黎明远洋货轮在湛江港装载11000吨蔗糖,自中国湛江港出发历时十五天驶抵山东青岛,航程共计4533海里,随后从青岛港出发历时12天行驶,于同年6月14日安全抵达湛江港[22]。同年10月11日,“红旗”轮货轮从上海启航沿“南北航线”绕道台湾地区东部驶往欧洲,这是上海远洋船舶第一次按南北航线规定往返航行于上海和欧洲之间。1968年10月22日,“绕道西太平洋深处的海上南北航线”获周恩来总理批准,正式开航,虽然这条南北航线比直接通过台湾海峡仍要多出五六天的航程,但它的开通打破了美国和其扶植的蒋介石台湾当局对中国南北沿海长达20年的航运制裁封锁,避开蒋介石台湾当局军机500海里作战半径,改变了中国北方和华南两地航运人为分割的局面[29]。据统计,到1972年有63艘船舶的318个航次航经南北航线。(www.daowen.com)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两国的“破冰之旅”,随之而来的是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以中、美、日关系改善为核心的国际新局势遏制了中国台湾当局进行军事冒险的可能性。1974年1月,中远总公司发布了远洋船舶南北航行的新航线,与1969年开辟的南北海上航线相比,新航线距离缩短了800海里,直接降低了航行时间和成本,进一步提高了运输效率。同年,“阳明山”轮从湛江港出发历时7天抵达青岛港,总航程缩短为1985海里[22]。
1979年5月27日,根据交通部首航领导小组“筹备要保密,行动要公开”的指示,广州远洋运输公司“眉山”轮驶离黄埔港顺利通过了台湾海峡,于同年5月31日抵达目的港——日本名古屋[30]。随后,交通部决定在成功试航的基础上转为正式通航。同年6月10日,“红旗121”轮满载1.8万吨铁矿石从珠江口桂山岛锚地起航直接穿过台湾海峡,于6月12日驶出长达276海里的台湾海峡,于同日晚顺利抵达长江口。这段从黄埔港至上海港直通台湾海峡的南北航线,比绕道航线缩短了几乎近半(774海里)的航程。“红旗121”轮成功试航直通台湾海峡标志着取道台湾海峡的南北航线正式恢复通航,广州海运局航行南北航线的海轮自1979年11月底起全部取道台湾海峡。自此,封锁了30年的“台湾海峡航行禁航区”终被正式打破[3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