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对外贸易总体水平较低,货物贸易主要通过出口大量农副产品、资源型初级产品换取外汇,用以购买工业原料和制品、工业设备等。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50年全国货物进出口贸易额以人民币计价为41.54亿元(以美元计价为11.35亿美元),其中出口20.19亿元(以美元计价为5.52亿美元)、进口21.35亿元(以美元计价为5.83亿美元);1978年全国货物进出口贸易额以人民币计价为355.04亿元(以美元计价为206.38亿美元),其中出口167.75亿元(以美元计价为97.45亿美元)、进口187.39亿元(以美元计价为108.93亿美元);改革开放前29年间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累计仅为4064.26亿元(以美元计价为1693.15亿美元)[23]。图3-2为1950—1978年货物进出口贸易额统计图(以人民币计价)[24]。
港口是连接海上航线的节点,口岸开放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呈现出这一阶段海上航线的基本情况。由于地理区位和运输优势及发展条件,以往中国工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区域,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开始了以大中小三线建设为中心,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地区工业布局调整。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全国对外开放的口岸数量少、规模小,水运口岸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陆路公路、铁路口岸主要集中在沿边地区,航空口岸开放主要集中在区域中心城市。据统计,截至1978年底,全国仅有51个对外开放的口岸。其中,18个水运口岸(17个海运口岸、1个河运口岸),16个公路口岸,9个铁路口岸,8个航空口岸[23],口岸基础设施和检查检验设施落后,口岸通行能力较差,外贸运输港口装卸效能低下,沿海主要港口吞吐能力明显不足,经常发生外贸货物压船、压港等现象。总体来说,这一时期对外贸易恶劣的外部环境及口岸吞吐能力不足都限制了这一阶段海上航线的开辟。(www.daowen.com)
图3-2 1950—1978年货物进出口贸易额统计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