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近代第一艘民族商船的历史分析

近代第一艘民族商船的历史分析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年10月25日,招商局颁发了“总办轮船招商公局关防章”,与此同时,中国第一艘蒸汽钢制远洋商船“伊敦”轮通过长途远航抵达上海。招商局斥资15000英镑,约合50397两银购买的“伊敦”轮是招商局的第一艘巨轮,也是中国近代的第一艘巨轮。随着中国近海航运的逐步稳定,招商局积极筹划远洋国际航线。

近代第一艘民族商船的历史分析

我国近代海运业发展于19世纪中后期,西方列强从1840年起,利用坚船利炮在海上两次发动入侵中国的鸦片战争,不仅逼使清政府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更导致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作为重要的水上运输工具的木帆船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逐渐进入全面衰败的境地。中国沿海和长江的内河航权也开始逐步丧失。西方国家将门户洞开的中国沿海口岸看作是掠夺资源的跳板。从19世纪60年代起,代表西方海上力量的航运业开始进入中国,逐渐形成了垄断格局,随着美商旗昌船舶公司于1862年在上海成立,英、德等国航商相继成立了在中国沿海和内河口岸航行的航运公司[19]。西方航运公司的先进船舶和管理方式不断加速国家航运衰落,严峻的形势和利益的丧失迫使清政府大臣紧急致信直隶总督洋务派领军人物李鸿章,强调“急需筹一美备之法”,夺回航权,拯救中国几近绝境的航运业。

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洋务派以曾国藩和李鸿章为代表,在“自强求富”的宗旨下,积极推动洋务运动,以设厂建船和奖励华商洋船为主要内容。本着“平时租与商人装货,有事则装载陆兵救援他省”的方针,以达到“军民两便之利”的目标。这一举动不仅让商人“必获其利”,更主要是使“洋人不得专利于中国,利尤莫大焉”。

1872年,李鸿章积极筹办了包括19项事项在内的“轮船招商”,“招商局”成了吸收民族资本的航运企业名称,历时140多年,至今未变。1872年8月,招商局创始人朱其昂、朱其诏、李振玉起草了《轮船招商节略及各项条程》,标志着近代中国第一家航运公司进入了实质性的操作阶段,该章程的性质也被定为“官商合办”。随后的12月,重新修改的28条《招商局条规》终于奠定了招商局“官督商办”的管理格局[20]

1872年10月4日,清政府总理衙门正式批准招商局悬挂“双鱼局旗”,并可悬挂“三角龙旗”。同年10月25日,招商局颁发了“总办轮船招商公局关防章”,与此同时,中国第一艘蒸汽钢制远洋商船“伊敦”(Aden)轮通过长途远航抵达上海。招商局斥资15000英镑,约合50397两银购买的“伊敦”轮是招商局的第一艘巨轮,也是中国近代的第一艘巨轮。民族航运业所拥有的第一艘商船“伊敦”轮总吨为812吨,净吨为507吨,总长为78.49米,宽度为9.08米,深度为5.63米,由英国船厂建造,航速为12节(1节=0.514米/秒),是一种钢质的客货双用船,头等舱可容纳乘客112人,二等舱可容纳22人[19]。“伊敦”船原名“Delta”,于1856年5月21日下水,因其船东英国铁运公司的船舶大部分都挂靠在亚丁港(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部,红海口的阿拉伯半岛西南部),所以将其改名为“Aden”。1872年11月2日,负责筹办船舶招商局的朱其昂,通过葡籍经纪人,向大英船舶公司即英国铁运公司购买了“Aden”轮,并将船名更改为“伊敦”(见图3-1)。

(www.daowen.com)

图3-1 中国航海博物馆“伊敦”轮模型

1872年11月30日,刚抵达上海的“伊敦”轮便满载货物,从上海启程,开往福州、汕头,这次航行不仅是中国钢制蒸汽动力船首次开辟开往南洋的商业航线,也是中国商轮首次在近海航行。“伊敦”轮南洋航线首航,打破了中国外轮一统的局面。1873年1月17日,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洋泾浜南永安街举办盛大开张典礼,在“伊敦”轮桅上飘扬着的“双鱼旗”宣告了中国首家大型轮船运输企业——轮船招商局的正式启航。同年1月19日,“伊敦”轮抵达香港,起航的汽笛响彻外滩,响彻上海,传遍全世界。1月23日,“伊敦”轮从香港安全回到上海。在1872年底到1873年初期的几个月里,“伊敦”轮多次前往上海、汕头和香港,不仅所得运费颇丰厚,而且表现了中国政府收回南洋航权的决心。随着中国近海航运的逐步稳定,招商局积极筹划远洋国际航线。

1873年8月初,“伊敦”轮东航途经日本神户、长崎,开辟了从中国到达日本的亚洲第一条中国远海远洋商业化航线,同年底,“伊敦”轮再次远航至越南、吕宋和南洋等地[14]。“伊敦”轮的快速启航和远洋海上交通的高效性和危险性,也在客观上直接促成了近代后期中国新型民族财产保险的正式诞生。1872年,在中国筹备伊敦船舶保险招商局初期,李鸿章就首次提出了“须华商自建行栈,自筹保险”这一明确的承保主张,以有效抵抗当时外籍船舶保险代理公司在“伊敦”轮船舶承保中所罗列的严格承保条件[21]

“伊敦”轮不但承担着繁忙的客货运输,而且在19世纪70年代也多次将中国军队运往台湾,投入反侵略战争,为中国民族的独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874年8月8日,招商局派遣“伊敦”轮运送唐定奎部队前往瓜洲,向台湾前线进发,这是招商局船舶首次参与反侵略战争。同年9至11月间,“伊敦”轮与招商局旗下“永清”“利运”等轮船一起,多次承担着运送清军赴台抗日的光荣使命。

1877年5月,由于轮船煤耗高、装运量和货物数量较少等种种客观原因,“伊敦”轮黯然宣布停航。1879年3月,由于船员操作不慎,船在大沽口附近沉没[19]。“伊敦”轮虽然已经沉没了,但1872年的一声清脆而悠扬的航海笛声,开启了当代中国民族航运的崭新征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