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费不足论
消费不足理论(Under-Consumption Theory)把萧条产生的原因归结为消费不足。这种理论早期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1766—1834)和法国经济学家西斯蒙第(J.Simonde de Sismondi,1773—1847)。他们认为衰退的原因在于收入中用于储蓄的部分过多,用于消费的部分不足,以致社会对消费品的需求赶不上消费品供给的增长。这种消费不足的根源主要在于收入分配不均所造成的富人储蓄过度,所以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就是实现收入分配的均等化。
从西斯蒙第和马尔萨斯开始,“消费不足论”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派从现存的分配关系出发,主张通过“第三者”——国家对收入分配做有利于劳动者的调节,最终解决收入分配不均和消费不足的问题;另一派把提高工资看作是对经济稳定的主要威胁,因此反对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建议削减社会福利开支,冻结工资,主张通过政府增加非生产性消费,积极影响投资需求,扩大社会“有效需求”,减轻或消除经济危机。
(二)投资过度论
投资过度论认为:新发明、新发现及新市场的开发等因素会引发投资增加。投资的增加首先导致投资品需求增加和投资品价格上升,刺激生产资料和耐用消费品生产部门的扩张,而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扩张又进一步刺激投资增加,形成经济繁荣的局面。过度的投资带动资本品(和耐用品)生产部门的快速发展,而消费比较稳定,并没有大幅度增长,生产消费品的产业不可能得到重视,因此经济扩张时,资本品生产部门的发展超过了消费品生产部门的发展。这种生产结构的失调最终会引起萧条和经济波动。
(三)纯货币危机论
纯货币危机理论(Pure money theory)把经济周期看作一种货币现象,认为经济波动是银行货币和信用波动的结果。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信用的扩张或收缩起因于国家不正确的货币政策。现代货币主义者认为,私人经济本来具有某种内在的稳定性。当私人经济受到外来冲击时,不免会暂时偏离平衡状态,出现小幅的波动,但它会自我调节,恢复均衡。而凯恩斯主义者主张政府积极地使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干预私人经济生活。由于政策干预的时间选择上的错误和货币政策作用的滞后性,政府往往是在经济复苏时实行了扩张的货币政策,在经济衰退时使用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其结果是“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不但没能稳定私人经济,反而推波助澜,使经济波动的幅度更大。
(四)创新周期论
创新周期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39年出版的《经济周期》一书中提出来的。熊彼特认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企业家的“创新”。企业家之所以创新,是因为看到了盈利的机会。“创新”的结果又为其他企业开辟了道路,其他企业相继“模仿”,形成“创新浪潮”。创新浪潮的出现造成厂商对银行信用和生产资料的需求膨胀,于是出现经济高涨和繁荣。但是,当“创新”普遍化以后,盈利机会消失,对信用和生产资料的需求减少,经济就不可避免地陷入衰退。如果排除影响经济活动的其他因素,资本主义经济就是由“繁荣”到“衰退”构成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www.daowen.com)
(五)心理理论
心理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在于公众心理反应的周期变化。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庇古(Arthur C.Pigou,1877—1959)和凯恩斯(J.M.Keynes,1883—1946)。他们认为:当某种原因刺激了投资活动,引起经济高涨时,资本家对未来的乐观预期一般总会超过理性经济思考下应有的程度,导致过多的投资,形成经济繁荣。当这种过度乐观的情绪所造成的错误觉察后,又会形成过度悲观的预期,进而导致投资大幅度减少,造成经济萧条。由于人们心理上的乐观预期和悲观预期的交替出现,所以经济的繁荣和萧条周而复始,形成经济周期性波动。
(六)太阳黑子论
太阳黑子论(Sun-spot Theory)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William Stanley Jovens,1835—1882)在1875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首先提出来的。他根据历史统计资料研究发现:社会经济繁荣的时期,大都是农业丰收的年份,而经济危机常出现在农业严重歉收的年份;1836年、1847年、1857年和1866年曾出现经济危机,大约10年一次;根据当时自然科学的发现,太阳每十年半出现一次黑点。杰文斯将两种现象结合起来,创立了太阳黑子说。杰文斯认为,太阳黑子周期性地造成恶劣的气候,使农业收成不好,影响了工商业,从而使整个经济周期性地出现衰退。
(七)政治周期理论
政治周期理论是波兰经济学家卡列茨基(Michal Kalecki,1899—1970)提出来的。政治周期理论认为,政府交替执行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的结果,造成了扩张和衰退的交替出现。
后来的经济学家还用民主国家总统选举和政党轮替来解释政治周期理论。他们认为:政府为了当选连任,往往会在大选年份到来之前采取扩张的经济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人为地制造经济繁荣的局面,以争取更多的选票。可是,大选过后,新当选的总统往往采取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造成经济衰退,并把经济困难的责任推卸给自己的前任,为以后自己竞选连任留下经济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