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经济周期理论综述

经济周期理论综述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周期理论是研究一种长期经济现象,即经济波动的理论。这些波动可以通过许多经济统计指标进行反映,宏观经济学主要是以国内生产总值来作为显示经济周期性的指标。但是古典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1936年凯恩斯《通论》的发表则标志了一个宏观经济学新时代的来临。经济周期的根本任务是回答经济波动的根源和性质以及波动的传导机制这两个问题。

经济周期理论综述

经济周期理论是研究一种长期经济现象,即经济波动的理论。从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历史资料来看,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经济活动的上下波动,且呈现出周期性变动的特征。这些波动可以通过许多经济统计指标进行反映,宏观经济学主要是以国内生产总值来作为显示经济周期性的指标。

20世纪30年代以前,古典经济学一直占主导定位经济学家们相信完全竞争、信息充分的市场总是可以通过价格的灵活调整来保证市场出清。但是古典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1936年凯恩斯《通论》的发表则标志了一个宏观经济学新时代的来临。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几乎在所有方面都与古典主义截然不同:凯恩斯主义强调名义刚性和真实刚性,古典主义则认为价格体系是可以灵活调整的;凯恩斯主义研究的是产出、消费和就业等经济指标在宏观层次上的总量关系,缺乏明确、坚实的微观基础,而古典主义则认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人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最终使经济整体达到或者逼近“瓦尔拉一般均衡”。在经济思想史上,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代表了宏观经济学的两大思想体系。[1]自《通论》发表以来,虽然凯恩斯主义占据了近半个世纪的主导地位,但对凯恩斯主义的反对和复兴古典主义的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

20世纪70年代初,“菲利普斯曲线”的消失给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带来了严重的打击,传承古典货币数量论的“货币学派”对凯恩斯主义提出了重要挑战。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认为:“货币存量的变化在周期性经济波动中起着基本独立的作用。”到了80年代初,宏观经济学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是出现了大量致力于用“实际经济周期”方法分析宏观经济波动的文献,该学派代表主要包括:爱德华·普雷斯科特、芬恩·基德兰德、查尔斯·普洛塞、约翰·朗和罗伯特·金以及罗伯特·巴罗。(www.daowen.com)

经济周期的根本任务是回答经济波动的根源和性质以及波动的传导机制这两个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