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用来实现上述四大目标的措施和手段。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关键,就是根据所要达到的经济目标以及各种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的性质、作用形式和作用特点来选择与运用各种政策工具。常见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需求管理政策、供给学派的供给管理政策和对外经济管理政策等。
(一)需求管理政策
需求管理就是指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工具,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个方面。需求管理政策是以凯恩斯的总需求分析理论为基础制定的,是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
需求管理是要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实现总需求等于总供给,达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目标。它的基本政策有实现充分就业政策和保证物价稳定政策两个方面。根据凯恩斯的理论,要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政策,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率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当认为总需求非常低,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应通过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以刺激总需求,即采取扩张性(膨胀性)财政政策;当总需求过高,即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增加税收或削减支出以抑制总需求,即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政府应该审时度势,逆经济风向行事,斟酌使用扩张的或紧缩的财政政策。
(二)供给管理政策(www.daowen.com)
供给学派理论的核心是把注意力从需求转向供给。供给管理是指通过对总供给调节来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工具。在短期内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成本,特别是生产成本中的工资成本。在长期内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生产能力,即经济潜力的增长。供给管理包括控制工资与物价的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的人力政策,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增长政策。实际上,当供求关系表现为供给过剩时,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需求不足,因此宏观管理的方向总是放在刺激需求而不是抑制供给。因为平衡本身并不是目的,宏观管理的真正目的在于经济稳定增长,抑制供给以适应需求无异于削足适履,即使真的要抑制供给,也无须政府专门控制,因为需求不足本身就是对供给的有力约束。因此,通常所谓的供给管理,大多是指有效供给不足情况下的供给管理,其方向是增加供给以适应需求的增长。与需求管理不同,供给管理不受产量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竞争性关系的困扰,它着眼于增加社会潜在的生产能力,增加供给以消除通货膨胀。
(三)对外经济管理政策
国际经济政策是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现实中每一个国家的经济都是开放的,各国经济之间存在着日益密切的往来与相互影响。国家实施对外经济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国家经济安全度,发展国内经济,扩大对外贸易,促进经济的内外均衡,以实现政策目标。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一国经济不仅影响其他各国,而且要受其他各国的影响。开放经济中各国是通过物品、资本与劳动力的流动来相互影响的。因此,对外经济管理的内容也包括这方面的管理,这些政策主要包括对外经济政策、汇率政策、对外投资政策以及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