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垄断市场的厂商短期均衡现象

垄断市场的厂商短期均衡现象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在垄断市场上,厂商依然根据MR=MC的原则来决定产量,并按在产量水平下买方愿意支付的价格来决定产品价格。垄断市场排除了其他厂商加入的可能性,因此与完全竞争厂商不同。

(一)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由于在垄断市场中厂商数目只有一个,因此该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整个市场的需求曲线。很显然,整个市场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所以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这一点与完全竞争厂商水平的需求曲线不同,主要是因为,完全竞争厂商只拥有整个市场份额的极其微小的部分,而垄断厂商却独占整个市场的全部份额。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在垄断市场中,对厂商而言,价格相对于产量的变化不再是常量,垄断厂商可以通过调整产量来影响价格(当然,这里依然假定厂商的产量即销售量,等于需求量)。即如果垄断厂商想提高价格,可以通过减少产量来实现;如果垄断厂商想增加销售量,必须降低价格。也就是说,垄断厂商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不仅可以通过调整产量来实现,而且可以通过调整价格来实现。而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只能通过调整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厂商所面临的需求状况直接影响到厂商的收益,因此厂商的需求曲线的特征也就决定了厂商收益曲线的特征。由于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所以价格随着销售量(即需求量)的增加而下降,进而得到总收益(TR)、平均收益(AR)和边际收益(MR)随着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可以通过表5-2来说明。

表5-2 垄断厂商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续表)

由表5-2可以看出,垄断厂商总收益(TR)随着产量即需求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动规律;平均收益(AR)和边际收益(MR)随着产量的增加呈现出递减的变动规律,而且边际收益(MR)比平均收益(AR)以更快的速度递减,即在同样的产量水平上,边际收益(MR)比平均收益(AR)要低;在各种产量水平上,平均收益(AR)和价格(P)始终相等。由此可知,在垄断市场上,边际收益(MR)不再等于平均收益(AR),当然也不再等于价格(P)了,这一点与完全竞争市场有明显区别。

我们可以根据表5-2的信息做出垄断厂商的总收益曲线、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如图5-7所示。

图5-7 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图5-7比表5-2更直观地描述了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AR)、边际收益(MR)和总收益(TR)的变动规律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三)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在垄断市场上,厂商依然根据MR=MC的原则来决定产量,并按在产量水平下买方愿意支付的价格来决定产品价格。一般来说,垄断厂商在短期均衡时是可以获得经济利润的,但是,由于在短期内厂商的生产规模既定,当市场需求减少从而需求曲线下移,或者生产要素价格上升从而成本曲线上移时,都可能使厂商的利润减少甚至亏损。所以,在短期均衡时,垄断厂商既可能存在经济利润,也可能没有经济利润,甚至还可能是亏损的。下面以图5-8来具体说明。

在图5-8(1)中,根据MR=MC所决定的均衡产量为Q0,对应的价格为P0。此时,平均收益即价格(P0)大于平均成本(AC0),即P0>AC0,从而垄断厂商获得经济利润,经济利润相当于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

在图5-8(2)中,由边际收益曲线MR和边际成本曲线MC相交所决定的垄断厂商的均衡产量是Q1,对应的价格是P1,此时,平均收益即价格(P1)等于平均成本(AC1),即P1=AC1,从而垄断厂商盈亏相抵,既没有盈利也没有亏损。

在图5-8(3)中,垄断厂商的均衡产量为Q2,对应的价格为P2,而此时平均成本却为AC2,很明显,由于平均收益(即价格)小于平均成本,即P2<AC2,所以垄断厂商是亏损的,亏损额相当于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此种情况下,垄断厂商在短期内虽然是亏损的,但由于此时的平均收益大于平均可变成本,从而厂商的总收益在弥补可变成本之外还有剩余,还可以弥补固定成本支出的一部分,因此对厂商来说,此时生产尽管是亏损的,但生产比不生产的亏损要小,厂商依然应当开工生产。当然,垄断厂商会通过长期的调整来消除亏损状态。

在图5-8(4)中,垄断厂商的均衡产量为Q3,对应的价格为P3。由于此时的平均收益(即价格)刚好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即P3=AVC,所以厂商的总收益刚好可以弥补全部的可变成本。即此时,厂商无论是生产还是不生产,亏损的数额都是一样的。如果市场需求状况进一步萎缩或者厂商的生产成本进一步上升,厂商将会停止生产。(www.daowen.com)

图5-8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四)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

在前面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中,从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推导出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并进一步得到整个市场的短期供给曲线。但是,在垄断市场条件下,这种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是不存在的。

供给曲线表示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产品数量。它表现了产量和价格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每一个厂商都无法控制市场价格,它们都是在每一个既定的市场价格水平上,根据P=MC的原则来确定唯一的能够带来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产量。即产量和价格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在垄断市场条件下,垄断厂商是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MR=MC的原则的,而且P总是大于MR的。随着厂商所面临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的移动,厂商的产量和价格之间不再必然存在如同完全竞争条件下的那种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有可能出现一个价格对应几个不同的产量水平,或者是一个产量水平对应几个不同的价格水平这样的情形。因此,在垄断的条件下无法得到如同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具有规律性的可以表示产量和价格之间一一对应关系的厂商和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进一步地,我们有更一般性的结论:凡是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带有垄断因素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上,或者说,只要厂商的需求曲线不是一条水平线而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则就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厂商和行业的短期和长期供给曲线。也就是说,后面即将分析的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与垄断市场一样都不存在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

(五)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即生产规模,从而实现最大利润。垄断市场排除了其他厂商加入的可能性,因此与完全竞争厂商不同。如果垄断厂商在短期内获得经济利润,那么其利润在长期内不会因为新厂商的加入而消失,垄断厂商在长期内是可以保持利润的。

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对生产的调整可分为三种情况:

(1)垄断厂商在短期内是亏损的,如果通过长期的调整还是找不到一个可以使他获得利润或者至少是亏损为零的生产规模,那么该厂商会选择退出该行业;

(2)垄断厂商在短期内是亏损的,但是在长期内,厂商通过对生产规模的调整,摆脱了亏损,甚至有了盈利;

(3)垄断厂商在短期内是盈利的,那么厂商通过长期的调整实现了更大的盈利。

(六)对垄断市场的评价

一般地,垄断厂商通过低产高价获得垄断利润的同时,也使得生产缺乏效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垄断厂商的“低产”意味着垄断厂商使资源浪费了,本来可以生产更多产品却不生产,从而使得社会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2)垄断厂商的“高价”意味着,消费者为消费垄断厂商的商品要比消费完全竞争厂商的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从而消费者的福利水平降低;

(3)垄断厂商的垄断利润的存在导致社会分配不公,加剧两极分化

(4)垄断的存在使得垄断厂商可以不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获取经济利润,从而有可能导致垄断厂商不去搞技术研发,阻碍了技术进步。

当然,垄断也并非一无是处,有些垄断尤其是自然垄断行业,也有它有利的一面。具体表现在:一方面,有些行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垄断的存在使得规模经济效应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垄断厂商的实力雄厚,更有能力进行技术研发,因此客观上可能更有利于技术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