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经济学的基本含义及资源判断标准

经济学的基本含义及资源判断标准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一词的含义,在西方国家和在我国有着不同的演绎过程。其经济的含义,不仅包括国家如何理财、如何管理其他各种经济活动,而且包括国家如何处理政治、法律、教育、军事等方面的问题。对于经济学的基本含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与界定。判断一种资源是经济资源还是自由取用资源的标准是价格,经济资源有价,而自由取用资源无价。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选择的成本称为机会成本。

经济学的基本含义及资源判断标准

经济”一词的含义,在西方国家和在我国有着不同的演绎过程。大体上说,西方国家的“经济”是由家庭理财转向社会层面的经济研究,而我国“经济”的含义则由“经邦治国”缩窄到社会经济研究范畴

在我国,公元4世纪初的东晋时代已正式使用“经济”一词,是“经邦经国”和“济世济民”的意思,是一个大气派大写意的“治国平天下”的概念。其经济的含义,不仅包括国家如何理财、如何管理其他各种经济活动,而且包括国家如何处理政治法律教育军事等方面的问题。至于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实为引进日语翻译的结果。在清朝末期,日本人掀起工业革命浪潮,学习吸收西方文化,将“economics”一词译为“经济”。在新文化运动中,日本所学习的西方文化向中国传播,“经济”一词的新意随之被引入中国。

英文中“经济”(Economy)一词的本义就是“家计”、就是“菜篮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事务极大地扩张到治理国家的范畴,为了区别于之前的“家计”范畴而一度被称为“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后来被马歇尔改回经济学(Economics)。到了现代,经济学是在政治经济学或者更广的层面来考虑的经济研究,因此就一般意义上说,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是同义的。

对于经济学的基本含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与界定。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是为了解决人类活动中经常面临的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

(一)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

1.欲望的无限性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地用物质产品来满足自身的需求的过程,而这种需求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人们期望水平的提高而日益增长。这种需求源自欲望,而欲望是一种缺乏感受与求得满足的愿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

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这种无限性表现在:一是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当某一欲望得到满足后,又会产生新的欲望,永无止境;二是人的欲望是多种多样的,按其消费对象的重要程度来分,可分为必需品、舒适品和奢侈品。此外,人们的消费欲望具有随着产品和劳务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趋势。正是这种需要的无限性构成了人类经济活动不断进步的恒久动力。

面对这种不断变化、不断更替和无限发展的人的欲望,资源的稀缺就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客观的必然现象。(www.daowen.com)

2.资源的稀缺性

所谓资源,是用来生产能满足需要的物品和服务。资源可分为经济资源(或称经济物品)和自由取用资源(或称自由物品),前者是稀缺的,以至要使用它就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如面包,人们要获得它,必须付出金钱;后者如空气、阳光,其数量如此丰富以致人们不付分文便可以得到。判断一种资源是经济资源还是自由取用资源的标准是价格,经济资源有价,而自由取用资源无价。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这里所说的稀缺性不是指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都是稀缺的。所以,稀缺是相对的。汉唐时期,江苏某地因盛产金属锡而得名锡山县,但锡山县的锡矿资源最终被开采耗尽,无锡可采,锡山县最终改名为无锡。但稀缺性又是绝对的,稀缺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任何时期和一切社会。从现实来看,无论是贫穷的国家,还是富裕的国家,资源都是不足的。

(二)机会成本

由于稀缺性的存在,家庭、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的无限欲望就无法在同一时间或同一地点得到满足,因此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人们始终都面临选择问题。

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选择的成本称为机会成本。也就是说,大部分经济资源一般是可以有多种用途的,但是一定的资源用来生产某种产品后,就不可能用来生产其他产品,这就意味着,一定数量的资源用来生产某种产品时,就必须放弃别种产品的生产。当把一定的资源用来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别种产品的最大产量(产值),就是这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如一亩田,用来种大豆可产400斤,用来种玉米可产1000斤,则这亩地用来生产大豆的机会成本就是1000斤玉米,而生产1000斤玉米的机会成本就是400斤大豆。

另外,机会成本还可以表述为:一种资源用来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例如大学毕业后,你面临多种选择,可以选择去银行工作,年薪40 000元;去公司工作,年薪28 000元;继续深造,收入为0元。那么,如果去公司工作,机会成本就是去银行工作可能获得的收入40 000元;如果继续读研,三年研究生学习的机会成本就是去银行工作可能获得的收入120 000元。

正是资源的稀缺性构成了经济学需要关注并进行研究的经济问题,即怎样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多样化的需要的问题。显而易见,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就是选择,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就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一定的市场体制下如何配置和利用资源的学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