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献:
[1][法]蒲鲁东.贫困的哲学(上、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法]托马斯·皮凯蒂.不平等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3][荷兰]罗尔·范德·维恩.非洲怎么了——解读一个富饶而贫困的大陆[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4][美]M.A·吉奥·加加.撒哈拉非洲国家的教育、贫困和发展[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5][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6][美]迪恩·卡尔兰,雅各布·阿佩尔.不流于美好愿望——新经济学如何帮助解决全球贫困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7][美]亨利·乔治,进步与贫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8][美]罗伯特·库特,(德)汉斯·伯恩特·谢弗.所罗门之结——法律能为战胜贫困做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9][美]马丁·瑞沃林.贫困的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美]马克·罗伯特·兰克.国富民穷——美国贫困何以影响我们每个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11][美]玛利亚·康西安,谢尔登·丹齐革.改变贫困、改变反贫困政策(第二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12][美]塞德希尔·穆来纳森等.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13][美]史蒂芬·M.博杜安.世界历史上的贫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14][美]苏珊·纽曼.学前教育改革与国家反贫困战略——美国的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15][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6][美]西奥多·W.舒尔茨.经济增长与农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17][挪威]斯泰恩·汉森.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与贫困危机——发展经济学的展望[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4.
[18][日本]速水佑次郎,神门善久.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9][瑞典]冈纳·缪尔达尔.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困大纲[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20][瑞典]冈纳·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南亚国家贫困问题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21][瑞典]戈兰·坦纳菲尔德.发展城市减少贫困——城市发展与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2][印]阿玛蒂亚·森.再论不平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3][印]阿玛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4][印]阿玛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5][英]A.C.庇古.福利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6][英]A.P.瑟尔沃.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7][英]迪帕克·拉尔.发展经济学的贫困[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28]I.P.盖托碧.有效地摆脱贫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29][英)马尔萨斯.人口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30]蔡昉.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口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31]曹建民.龙章月.牛剑平.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以西北贫困地区为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2]曾福生.曾志红.范永忠.克贫攻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33]陈琦.宋雯.连片特困地区贫困人群自我发展能力研究[M].北京: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34]程志强.破解“富饶的贫困”悖论——煤炭资源开发与欠发达地区发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5]崔艳娟.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路径效应与政策启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3.
[36]戴庆中.文化视野中的贫困与发展——贫困地区发展的非经济因素研究[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37]单德明.民族地区贫困的测度与减贫因素的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38]邓本章.走出贫困的抉择[M].河南:中原农民出版社,2004.
[39]刁莉.转轨经济学[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
[40]杜建安.王义高.挂职扶贫——中国式消除贫困的制度创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1]樊胜根.公共支出、经济增长和贫困——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启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2]范小建.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43]高帅.贫困识别、演进与精准扶贫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44]郭劲光.脆弱性贫困——问题反思、测度与拓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5]郭来喜.贫困人类面临的难题——云南名族地区贫困类型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46]郭雪剑.三条保障线——中国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47]国风,魏晓东,董锁成.历史的壮举——中国农村反贫困历程[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
[48]国务院扶贫办行政人事司.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辅导读本[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49]韩斌.培育和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研究[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2014.
[50]韩建民,韩旭峰,朱院利.西部农村贫困与反贫困路径选择[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51]贺静,西方经济学穷人和贫困问题研究及启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52]洪秋妹.健康冲击对农户贫困影响的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53]胡永合.中国城镇新贫困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54]黄承伟,叶韬.脱贫攻坚省级样板——贵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模式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55]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56]克莱夫·W.J.格兰杰.经济学中的经验建模——设定与评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57]李刚.中国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58]李怀玉.新生代农民工贫困代际传承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60]李俊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研究——以乌蒙山区为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61]李丽.中国城乡居民家庭贫困脆弱性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62]李培林,蔡昉.2020走向全面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63]李瑞华.贫困与反贫困的经济学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64]李石新.中国经济发展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65]李文,李芸.中国农村贫困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66]李晓红.减贫进程中贫困人口能力形成的产权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67]李晓宁.转轨时期初次分配的效率与公平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68]李彦昌.城市贫困与社会救助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9]廖桂蓉,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与反贫困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70]林乘东.中国——走出贫困[M].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1999.
[71]林顺利.城市贫困的社会空间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72]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73]刘娟.贫困县产业发展与可持续竞争力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74]刘敏.社会资本与多元化贫困治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75]刘明宇.贫困的制度成因——产业分工与交换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76]刘奇.贫困不是穷人的错[M],北京: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15.
[77]刘渝琳.防范“贫困化增长”——后危机时代FDI评价、甄别与优化机制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78]陆汉文,黄承伟.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6)——精准扶贫战略与政策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79]陆远权.人口贫困与区域可持续性发展——以三峡库区为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
[80]罗知.贸易自由化与贫困——来自中国的数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81]吕雪枫.非自愿移民贫困风险规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82]马铃.贫困农户与非贫困农户农业收入差异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83]麦凯耳·哈林顿.另一个美国(美国的贫困)[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3.
[84]米勇生,社会救助与贫困治理[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
[85]聂凤英,Amit Wadhwa,王蔚青.中国贫困县食物安全与脆弱性分析——基于西部六县的调查[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86]卿太金,罗文杰.超越贫困的选择[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
[87]曲大伟.流动人口贫困测度研究——基于主观贫困线方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88]任登魁.全球价值链视角贫困地区产业集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
[89]任福耀,王洪瑞.中国反贫困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91]任燕顺.扶贫开发模式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92]阮敬,经济增长与贫困缓解——基于亲贫困增长视角的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93]沈红,周黎安,陈胜利.边缘地带的小农——中国贫困化的微观解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94]斯蒂芬·沃依格特.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95]宋志辉.印度农村反贫困研究[M].四川: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1.
[96]苏东斌.走出贫困[M].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
[97]邰秀军,李树茁.中国农户贫困脆弱性的测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98]谭克俭,王卫东,侯天慧.贫困山区——农村卫生服务缺失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5.
[99]谭诗斌.现代贫困学导论[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
[100]汪三贵.技术扩散与缓解贫困[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101]王春萍.可行能力视角下城市贫困与反贫困研究[M].陕西: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102]王红艳.话语的建构与实践——以贫困叙述为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103]王家华.决战2020——拒绝贫困[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6.
[104]王军.中外专家谈地区均衡发展[M].上海:上海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105]王俊文.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06]王洛林,朱玲.如何突破贫困陷阱——滇青甘农牧藏区案例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107]王如忠.贫困化增长——贸易条件变动中的疑问[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108]王三秀.教育反贫困——中国教育福利转型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www.daowen.com)
[109]王三秀,李冠阳,王昶.中国政府反贫困规范重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110]王曙光.告别贫困——中国农村金融创新与反贫困[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
[111]王铁生.中国政府消除贫困行为[M].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12]王小林.贫困测量——理论与方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13]王永红.美国贫困问题与扶贫机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14]王永平,袁家榆,曾凡勤.趋势、挑战与对策——欠发达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115]魏颖.中国代际收入流动与收入不平等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116]吴碧英.城镇贫困——成因、现状与救助[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117]吴海涛,丁士军.贫困动态性——理论与实证[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118]吴力子.农民的结构性贫困——定县再调查的普遍性结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19]武汉大学、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中国反贫困发展报告(2016)——社会组织参与扶贫专题[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
[120]武汉大学、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反贫困发展报告——市场主体参与扶贫专题[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121]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122]向德平,张大维.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特征与减贫需求分析——基于武陵山片区8县149个村的调查[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6.
[123]谢冰.贫困与保障——贫困视角下的中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124]徐天祥,高明,朱雪晶.西南贫困地区小农经济——资源约束下的农户微观行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125]许光.福利转型——城市贫困的治理实践与范式创新[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126]薛宝生.公共管理视域中的发展与贫困免除[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127]颜廷武.基于农户行为逻辑的区域反贫困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128]杨栋会.云南民族“真过区”居民收入差距和贫困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129]杨慧.中国医疗卫生体制转型及其对城市贫困人口的影响[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
[130]杨进.贫困与国家转型——基于中亚五国的实证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31]杨立雄,胡姝.中国农村贫困线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132]杨秋宝.走出贫困的决策——陕北贫困地区90年代经济开发研究(下卷)[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33]杨颖.中国农村反贫困研究——基于非均衡发展条件下的能力贫困[M].上海: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134]杨云彦,黄瑞芹,胡静.社会变迁、介入型贫困与能力再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35]叶普万.贫困经济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36]于秀丽.排斥与包容——转型期的城市贫困救助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37]云南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中德合作项目办公室.流动的贫困中德合作——云南城市贫困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38]张帆.现代性语境中的贫困与反贫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9]张佳生.十六世纪英国的贫困问题与民间济贫[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40]张建华.贫困测度与政策评估——基于中国转型时期城镇贫困问题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41]张京辉,韩亚珠.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道路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42]张磊.中国扶贫开发政策演变(1949—2005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3.
[143]张磊.贫困检测与评估——第六届东亚地区PADI协调员会议暨贫困监测与评估区域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144]张琦,黄承伟.完善扶贫脱贫机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145]张新伟.市场化与反贫困路径选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46]张志远.多民族聚居地区贫困治理的社会政策视角——以布朗山布朗族为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147]郑宝华,张兰英.中国农村反贫困词汇释义[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148]郑志龙.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贫困治理制度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149]中国城镇贫困研究课题组.城镇贫困——中国发展的新挑战[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50]中国反贫困案例编委会.生存与发展的选择——中国反贫困案例研究文集[C].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1.
[151]朱玲,减贫与包容——发展经济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152]朱晓阳.边缘与贫困——贫困群体研究反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53]祝建华.缓解城市低保家庭贫困代际传递的政策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154]庄巨忠.亚洲的贫困、收入差距与包容性增长——度量、政策问题与国别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155]左常升.包容性发展与减贫[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56]左常升.城乡一体化与减贫[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157]周晓华.有利于穷人的经济增长——基于我国转型期间经济增长的三大区域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158]熊惠平.“穷人经济学”的权力解读[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159]小罗伯特·E.卢卡斯.为什么资本不从富国流向穷国?——经济增长演讲集[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160]卢现祥.有利于穷人的制度经济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61]CaiDianxiong、Zha Yan、Philip J.Bubb..中国生态扶贫战略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162]尚明瑞.资源约束与竞争优势——西北民族地区反贫困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163]王碧玉.中国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164]王小林,张晓颖.迈向2030——中国减贫与全球贫困治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165]熊小刚,吴海涛.收入不均等与农村贫困——理论与实证[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17.
[166]何得桂.治理贫困——异地搬迁与精准扶贫[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
博士论文及期刊文献:
[1]尚玥佟.发展中国家贫困化理论与反贫困战略[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
[2]成卓.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发展问题研究[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09.
[3]曲玮.基于地理环境约束的农村贫困问题研究[D].甘肃:兰州大学,2008.
[4]曹文道.转型期中国反贫困机制与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0.
[5]杨亮承.扶贫治理的实践逻辑——场域视角下扶贫资源的传递与分配[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6.
[6]祝伟.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农村贫困——以甘肃为例[D].甘肃:兰州大学,2010.
[7]吕书奇.中国农村扶贫政策及成效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8]王科,中国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D].甘肃:兰州大学,2008.
[9]陈建生.生态脆弱地区农村慢性贫困研究——基于600个国家扶贫重点县的监测证据[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08.
[10]韩彦东.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政策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8.
[11]王雨林.转型期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研究——基于省际数据的分析[D].浙江:浙江大学,2007.
[12]张凤华.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绩效评价[D].浙江:浙江大学,2011.
[13]龚晓宽.中国农村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四川:四川大学,2006.
[14]王大超.转型期中国城乡反贫困问题研究[D],辽宁:东北师范大学,2003.
[15]刘博.脱贫经济理论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1.
[16]何玲.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问题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5.
[17]刘牧.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6.
[18]花永兰.中国反贫困制度创新与实现模式[J].中国经济研究导刊,2010(15).
[19]毕永静.我国农村反贫困政策创新研究[J].前沿,2011(19).
[20]张立冬.中国农村贫困代际传递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6).
[21]黄承伟.论精准扶贫与国家扶贫治理体系建构[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5(1).
[22]王介勇.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3).
[23]阮瑶.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经济伦理特质及其在当代中国的价值实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24]潘竟虎.中国国定贫困县经济差异的空间计量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5).
[25]郭印.从生态经济学视野探索我国反贫困新思路[J].改革与战略,2012(9).
[26]辛翔飞.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制度创新[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外文文献:
[1]Barrett C.B.& Carter M.R.The Economics of Poverty Traps and Persistent Poverty:Empirical and Policy Implications[J].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13,49(7):976-990.
[2]Blank R.M.Evaluating Welfare Reform in the United States[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2,40(40):1105-1166.
[3]Bourguignon F.& Fields G.S.Poverty Measures and Anti-Poverty Policy[J].Recherches Économiques De Louvain,1990,56(3/4):409-427.
[4]Chen S.& Ravallion M.The Developing World is Poorer than We Thought,But No Less Successful in the Fight Against Poverty[J].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2010,125(4):1577-1625.
[5]Collier P.& Dollar D.Aid allocation and poverty reduction[C].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9,1475-1500.
[6]Davis E.P.& Sanchez-Martinez M.A review of the economic theories of poverty[R].National Institution of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2014.
[7]Ellwood D.T.Anti-Poverty Policy for Families in the Next Century:From Welfare to Work— and Worries[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0,14(1):187-198.
[8]Gao Q.,Garfinkel I.& Zhai F.Anti-Poverty Effectiveness of the Minimum Living Standard Assistance Policy in Urban China[J].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2009,55(Supplement):630-655.
[9]Heidenreich M.,Petzold N.,Natili M.,et al.Active Inclusion as An Organisational Challenge:Integrated Anti-Poverty Policies in Three European Countri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Social Policy,2014,30(2):180-198.
[10]Lupton R.& Turok I.Anti-Poverty Policies in Britain:Area-Based and People-Based Approaches[J].Schader Stiftung,2004.
[11]Mao N.The Role of Tourism in Poverty Reduction:A Case Study of Siem Reap-Angkor Region,Cambodia[D].Victoria University.2015.
[12]Matsaganis M.,Ferrera M.& Capucha L.et al.Mending Nets in the South- Anti-poverty Policies in Greece,Italy,Portugal and Spain[J].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2003,37(6):639-655.
[13]Palm J.& Urzúa R.Anti-poverty Policies and Citizenry:The “Chile Solidario” Experience[J].Policy Papers,2005,12.
[14]Ravallion M.& Chen S.China's(Uneven)Progress Against Poverty [J].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2004,82(1):1-42.
[15]Ravallion M.Growth,Inequality and Poverty:Looking Beyond Averages[J].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2001,29(11):1803-1815.
[16]Salaimartin X.The World Distribution of Income(Estimated from Individual Country Distributions)[J].Economics Working Papers,2002.
[17]Townsend P.& Gordon D.World poverty:New Policies to Defeat An Old Enemy[J].Studies in Poverty Inequality & Social Exclusion,2002.
[18]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0:Poverty[R].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93,41(2).
[19]Yaschine I.The Changing Anti-Poverty Agenda:What Can the Mexican Case Tell Us[J].IDS Bulletin,1999,30(2):47-60.
[20]Bradshaw T.K.Theories of Poverty and Anti-Poverty Programs in Community Development [J].Community Development,2007,38(1):7-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