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印度的贫困特征和反贫困措施

印度的贫困特征和反贫困措施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印度是南亚大国,其贫困人口居世界首位,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中最早开展大规模反贫困行动的国家之一。1975年,极端贫困线调整到51美元,根据这一贫困线,印度总人口的56%为贫困人口。印度农业从业人员占总劳动人口的一半以上,但农业产值仅占总产值的四分之一,超过3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印度的贫困特征和反贫困措施

印度是南亚大国,其贫困人口居世界首位,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中最早开展大规模反贫困行动的国家之一。由于其资料比较完善,因而也是有关专家和组织研究贫困问题的首选国家。印度长期以来受到英国的殖民统治,直到1947年才得以实现民族独立,经过七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印度在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发展中取得巨大成就,国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但是印度在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包括贫困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其中贫困问题极其严峻,尤其体现在农村贫困问题上。1969年,印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00美元,亚洲、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的其余44个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28美元,印度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根据75美元的一般贫困线以及50美元的极端贫困线,印度一般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高达75%,极端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高达44.5%。1975年,极端贫困线调整到51美元,根据这一贫困线,印度总人口的56%为贫困人口。[1]

综合而言,印度贫困问题具有三项基本特征,一是规模特征,印度贫困人口规模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规模宏大。其中二十世纪是印度人口高速增长的一段时期,根据统计,1901年的印度人口仅仅为2.38亿人,到1961年上升到4.39亿人,而截至2015年的最新数字,印度的人口就已经达到12.7亿人。印度农业从业人员占总劳动人口的一半以上,但农业产值仅占总产值的四分之一,超过3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2]二是城乡特征,印度城市和乡村的贫困发生率基本保持一致,都处在较高水平。印度城市中的贫困人口高达5000万,基本居住在城市贫民窟之中,作为印度人口第二大的城市孟买,其城市总人口中的一半都是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50%。三是群体特征,印度贫困人口主要集中于低种姓、边际农、无地农民、佃农以及城市失业者,其中失业是导致贫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印度的反贫困行动是在基本需求开发战略指导下进行的,其思路是以最贫困人口为对象,在实现最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需求得以满足的基础上对最贫困人口的生产劳动环境加以改善,以此解决最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通过最贫困人口劳动力的发挥实现经济的发展。这一理论与传统的以重点项目和工业部门来优先发展带动全局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有很大的区别。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印度大力开展“绿色革命”,通过农业的发展实现粮食产量的提升,以此满足农村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实现农村贫困问题的缓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反贫困实践,印度已经逐步形成了多元的扶贫格局,其中有三类组织承担了实施各项扶贫措施的功能:

(一)政府组织

20世纪70年代开始,印度政府将政策和计划的重心放在乡村贫困问题缓解以及乡村部门改造上,并制定一系列计划,具体包括1978年制定的乡村综合开发计划(IRDP),其目的在于解决贫困人口的小额贷款问题,使得贫困人口和家庭得到资金支持;1980年制定的国家乡村就业计划(NREP),其目的在于增加乡村社区的就业机会,实现贫困人口生活状况的改善;1983年制定的乡村无地人口就业保障计划(RLEGP),其目的在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乡村无地人口就业机会的扩大和改善;干旱地区计划(DPAP),其目的在于缓解干旱问题并提高干旱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保障生态和人民收入稳定。

(二)社区自治组织(www.daowen.com)

在贫困农户和中央政府之间,除了各级行政组织外,还有一套自下而上的社区自治组织——“番洽亚会”。“番洽亚会”是建立在村庄基础上的社区组织网络,其在农村反贫困项目的整个运行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具体包括项目立项、目标农户确认、项目执行、项目评估等均由“番洽亚会”的参与。

(三)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是印度社会扶贫的主体,其资金来源具有独立性,能够独立开展扶贫活动,典型的非政府组织包括德兰修女扶贫组织、塔塔社会科学、贫民窟的识字协会、促进人民行动和乡村技术委员会、教会农业研究中心等。

在政府的不断努力之下,印度农村贫困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农村经济发展有较大起色,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得以提升。在21世纪初期,印度农村贫困发生率为27.09%,相比较20世纪70年代而言,贫困发生率降低一半,这充分表明政府在反贫困战略实践中的巨大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