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限制了区域产业发展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限制了区域产业发展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经济学家们也曾经展开激烈辩论,但其共同之处都是承认传统的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模式,产业发展失败和产业集聚程度不高,都是贫困地区无法摆脱贫困的重点因素。J.R.Friedman的理论重点针对地区空间变化模式进行了阐述,特别指出相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无论哪个国家,均是基于中心地区与辐射地区协同发展。

针对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经济学家们也曾经展开激烈辩论,但其共同之处都是承认传统的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模式,产业发展失败和产业集聚程度不高,都是贫困地区无法摆脱贫困的重点因素。[23]

法国学者佩鲁在其1950年出版的《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一书中,首次提出区域增长极理论,认为应该把增长极看作经济范畴的空间力场里具有推动作用的部分,对区域经济的具体作用重点是基于聚集与扩散两种效应。对于某个地区,抑或某个国家,想要达成经济的快速增长,必须基于很多个“经济发展辐射中心”的带动,逐步地向着周围各个区域和相关经济部门进行辐射。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周围辐射区域将大面积实现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产业在该地区中具备很强竞争能力,拥有资源优势,还能够不断进行产业技术与管理层面的创新,从而使得该区域内支柱产业首先得以发展。因此,要想让某个特定区域或国家达成经济快速增长,就一定要扶持培养与确定一个或者多个相应的区域增长极。不容忽视的是,一定要注重科技的创新与应用,它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这里面涉及的推动性产业就是指那些生产规模比较大,发展势头很猛、拥有一定的市场竞争潜力、能够起到龙头拉动作用的产业,此类产业基于其自身对整个产业发展链条与空间的拓展来拉动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促使达成区域经济的均衡化前行。

区域增长极理论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用来解决不同的区域发展问题,也成了西方经济学界中经济区域观念的基石,对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在新古典经济领域的学术论著里,专门研究地区经济的相关学者在该领域融进了产业的生命周期这个新理论,同时提出:往往都是在城市相对集中、发展水平较高的一线城市最先出现大量的创新活动,紧接着逐步向着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二、三线城市跳跃转移,慢慢拉近地区间的发展距离。这就为达成地区经济均衡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经济均衡增长这个概念就是基于上述理论慢慢形成出现的,业界学者Paul rosenstein-Rodan的均衡增长和大推动两个理论就是此理论的典型。该理论的观点是,供需不均衡是那些相对贫困的国家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点因素。

J.R.Friedman是美国著名的地理学专家,基于K.G.米达尔等相关专家的“核心—边缘”模式的探究所得出的相应结论,他针对中美洲地区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变化经过展开了深入探究,1966年,他在自己的论著《区域发展政策》里对K.G.米达尔等人的理论进行了相同阐述。J.R.Friedman的理论重点针对地区空间变化模式进行了阐述,特别指出相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无论哪个国家,均是基于中心地区与辐射地区协同发展。核心地区往往是在该地区经济发展迅猛、拥有资源与资本优势、工业类型多且具备很强竞争能力,人口高度集中发展很好的城市。与之相反的辐射边缘地区就是所有层面都相对滞后的地区,这种情况就衍生了空间二元结构,致使地区的经济空间结构发生演变,不过此类经济发展不均衡必然会拥有四类明显的情况:第一,人力资源必将向核心地区聚集;第二,基于中心城市各方面的优越条件,科技创新一定会最先出现在中心城市,然后逐步跳跃式向辐射边缘地区扩散,相反的情况一般是不会发生的;第三,各种类型的资金大部分都向着核心城市聚集;第四,大多数的政府机构都设在核心城市,往往会出现政策优先的情况,权力分配就很难得以均衡。当某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的均衡化水平,该地区或国家的核心地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拉动力度就会明显增大,上述四种情况就会呈现相反的流向,那些原本属于边缘地区里慢慢就会出现次核心地区。

通过以上的理论梳理,笔者认为产业的发展与相对集中,对于那些经济发展滞后地区的资源整合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经济滞后地区能不能脱贫,关键在于该地区能不能形成产业集聚,实现规模经济的协同增长,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目前,我们国家的乡村还有不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的地方,其产业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限制因素:

第一,产业内生动力严重不足,缺乏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由于传统的自然经济形成了自给自足的温饱意识,贫困地区的人口在生产经营决策上首先考虑自身的温饱问题,“温饱即安”的思想深重,市场意识不强,长期习惯于“庭院养猪羊、大田面油粮”小而全的生产方式,风险承担意识不强,尤其对市场风险的承受能力弱,“赚得起,赔不起”,在种植产品上只要有一季一品歉收,第二年就放弃种植,也不敢再开辟新的项目。同时,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人才缺乏,无产品和技术创新能力,在产业发展上“跟风”“扎堆”等现象较为明显,加上资金等限制,产业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

第二,产业发展资源要素不同程度缺失。区域产业发展是研发、技术和资本等要素在该区域中以适当方式集聚而形成的立体产业系统,其要素组合比例不适当或要素不完备都会引起产业发展的失败。贫困地区所需的产业要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在财力、物力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且由于贫困地区区域内部的社会性人文环境,缺乏有利于要素孵化和衍生的土壤。

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小,未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在贫困地区,首先是产品本身缺乏规模,有“产”无“业”,不能形成规模效益;其次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物流成本较高,且缺乏专门从事农产品市场营销的组织或中介,导致在贫困地区一直延续小农户的经营方式,无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市场应对风险能力极差。(www.daowen.com)

产业的发展,是贫困地区政府收入及个人收入的重要来源,由于贫困区域内的产业发展未能形成规模,使得本地区内的财政收入无法有效支撑其财政支出。笔者根据2002—2010年的统计数据[24],以全部国定贫困县为研究对象,计算其地区的财政力指数(以当年的地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即可发现贫困县的财政担负能力长期在50%左右徘徊,与全国的财政担负能力存在极大的差距(如图4-5所示)。

图4-5 贫困县财政力指数与全国财政力指数对比图

由于缺乏产业支撑,贫困县农民可支配收入一直在低位徘徊,图4-6显示了贫困县农民、全国农民和城镇人口的收入增长态势。

图4-6 贫困县/全国农村/城镇人口可支配收入增长示意图

为分析比较贫困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农民收入,笔者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农村贫困监测报告进行汇总整理(见表4-9)。通过该表的分析,可以发现全部592个贫困县农村人口的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2002年全国农村的人均收入是贫困县的1.9倍,而城镇的人均收入更为5.9倍,虽然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实施中,贫困县的收入增长比例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其差距仍然较大,经过15年的发展,到2015年,其数据分别为1.5倍和4.1倍。

表4-9 历年全国农村人均收入与国定贫困县人均收入对比

备注: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16中国农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180.
2.历年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的贫困监测报告整理。

以上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动能不足,并进而导致贫困的持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