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便于比较分析,我们首先假定我国整个农村地区具有大致相同的制度背景,区域之间的贫困率发生的不同完全是由区域性因素的差别而造成的,那些贫困率发生较高的地区在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具有突出的特征。在此假设前提下,我们分析其造成中国农村贫困的区域性成因。
贫困与区域环境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对贫困可能给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人们已经早有所认识,198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大会上签署了《斯德哥尔摩宣言》,其中也明确了贫困是发展中国家环境退化的主要诱因,该宣言确认影响环境退化的主要因素不是工业化而是贫穷。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P.托达罗在《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中曾经提出用地域差异理论来解释贫困国家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他在书中指出:从整体来看,当今第三世界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要少于目前发达国家开始他们现代经济增长时所拥有的资源。[21]因此,区域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区位的资源,是贫困的重要成因。
经济区位指的是地理纬度的经济增长带及其所辐射的范围,经济区位是资本、科技以及各种经济要素聚集的地方。地理环境、地区经济基础、文化水平等都是影响经济区位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人们常说,万事成功必因“天时、地利、人和”。“地利”即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在西南、西北几大省区更为密集。以2001年的数据为例,当年中央政府划定的592个贫困县,其全部县域的面积为24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5.5%,其中革命老区占17%,少数民族地区占45%,边境地区占7%,老少边区合计占到贫困重点县的59.3%。牧区、半牧区占14%,粮食生产大县占8%,棉花生产大县占3%。从地势看,丘陵地区占18%,山区占到66%,平原地区仅占14%,因此,这些重点县作为我们中国农村反贫困核心阵地,大部分地区都是位于高海拔、沙漠、山地以及喀斯特地貌等偏远地带,这些地区都与经济聚集区有着较远的距离,交通条件较差,运输成本高。这些使得他们难以形成有效的资本吸引力,高新技术、人才都无法在这些地区形成有效的聚集,另外,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解决这些地区交通条件、通信条件、抗灾、医疗卫生等的投入成本,因此,相比其他地区其更加容易陷入贫困的境地。(www.daowen.com)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的贫困问题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其区位特征——贫困的边缘性,80%以上的贫困人口分布在远离中国经济增长中心的西部贫困乡村,这些贫困乡村不论在地理位置还是在经济区位意义上都处于经济发展的边缘或外围区域,而且由于远离西部的一些主要城市,缺乏“中心城市—城镇—乡村”完整的城乡连接条件,由此这些贫困地区就基本上失去了和现代部门及市场进行资源的交换联系和机会,由此处于“边缘的边缘”。
下面就以国定贫困县为对象,分析其贫困成因的区域性因素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