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们强调了收入对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从而实现减贫的重要性。但人们基本需要的内容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为此,联合国在2015年9月召开的可持续发展峰会上通过了《可持续发展2030议程》(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在该议程中设定了联合国到2030年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即到2030年在世界各地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End poverty in all its forms)”,使得对贫困的认识已经远远超过了经济学家们从基本需要的视角定义的贫困,这是多维贫困理念在联合国发展议程中体现,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贫困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多维贫困指数(MPI)即是一个用于测量极度贫困(Acute poverty)的综合指数。其中极度贫困具有两个特征:第一是贫困人口没有达到基本能力指标所确定的国际公认的最低标准,例如没有获得充足的营养、没有达到接受一定期限的教育等;第二是贫困人口在同一时间内的几个指标都没有达到国际公认的国际标准。因此,多维贫困指数体现出人们所经受到的多维度贫困[12]。
多维贫困指数主要有包括如下维度:第一,健康;第二,教育;第三,生活水准。共10个二级指标。如表3-7所示:
表3-7 全球多维贫困指数(MPI)的维度和指标
为获得多维贫困指数,首先确定各个指标的标准阀值(Cut off)或者贫困线,同时根据权重进行综合得分,即可以得到MPI。当一个人在1/3及以上的加权指标贫困时,被称为多维贫困人口,即多维贫困的阀值(k)为33.3%。
表3-8为全球多维贫困指数的各指标阀值及其依据和相对权重。(www.daowen.com)
表3-8 全球MPI中使用的维度、指标和阀值
注:资料来源:Alkire S.,A.Conconi,et al,The Global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Index(MPI):5-year methodological note,OPHI Briefing 37,2016。
多维贫困指数对测量贫困起到了较大的作用,集合了贫困人口各项指标的数据,从而能够反映真实情况,更好的测量与了解贫困人口,分析其生活环境等情况。
总之,人们为了更加认识贫困的概念,在测量贫困方面所运用的方法逐渐完善。在监测贫困过程中,所使用的各项指标参数更加精准先进,可以更好地反映出目前人类贫困现状。根据不同情况,应用这些指数标准,也使得我国在识别贫困人口过程中更加精准,具备更高的效率,促使贫困监测进一步加强,为贯彻中国农村反贫困战略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