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际实践:贫困线划分

国际实践:贫困线划分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1901年英国学者朗特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贫困线研究到2010年,联合国相关部门发布了多维贫困指数,极大丰富了贫困线划分的国际实践,扩展了贫困理论。通过他的研究,他认为当时约克郡的贫困发生率约为10%[6],这是最早以食物与非食物之分,将贫困采取货币量化处理的贫困线划分实践。

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对于贫困的定义在不断地深入和丰富,因此对于贫困线的划分也处于不断的发展与演进中。从1901年英国学者朗特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贫困线研究到2010年,联合国相关部门发布了多维贫困指数(MPI),极大丰富了贫困线划分的国际实践,扩展了贫困理论。

(一)英国的收入贫困线划分标准及其变化

在上一小节中,我们讲到了朗特里在1901年的开创性研究当中,是以体力维持最低需要的购物篮子所花费的货币,来估计英格兰约克郡的贫困线。通过他的研究,他认为当时约克郡的贫困发生率约为10%[6],这是最早以食物与非食物之分,将贫困采取货币量化处理的贫困线划分实践。

在1950年,当英国建立并实施了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时,废除了依据“购物篮子”来划分贫困线,而开始采用了相对贫困的标准来定义贫困线。1979年后,对于贫困,英政府的定义为:家庭收入比中位收入60%还要低。所谓中位收入,指的是中间阶层的税后收入。根据这一定义,英国政府折算出了不同类型家庭收入贫困的货币量。如表格3-1所示:

表3-1 英国2013/2014年各种家庭类型相对贫困线

注:本表数据来源:Living Standard,Poverty and Inequality in the UK:2015,The 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

根据统计,英国1979—2013/14年的相对贫困人口数及贫困发生率如表3.2所示。通过该表,可以看到英国在1979年有13.7%左右的人口收入低于相对贫困线,在2007年到2008年,有23%左右的人口收入低于相对贫困线,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英国的相对贫困状况得到缓慢改善。

表3-2 英国的贫困状况(1979—2013/14)

本表数据来源:王小林.贫困测量:理论与方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27.

随着英国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于贫困内涵的不断丰富,英国的贫困线划分经历了如下的变化:

第一,1979年后,英国的贫困线标准更多采用了相对贫困线的标准,这是由于英国创建现代福利制度至今,英国基本上已经将绝对贫困现象消除了,也就是社会上还属于饥饿状态的人群基本上没有了。然而英国为了促使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利用相对宽频的标准来对贫困人口进行确定。其中,反贫困政策的提出,主要是用在了公共资源方面,从而对那些低收入人群进行关注。

第二,在划分贫困标准方面,社会各界开始普遍关注社会排斥现象。1997年的时候,执政的是英国的工党,布莱尔政府将重点放在了“社会排斥”方面。通过对社会排斥的关注,可以监测到“谁”受到社会排斥以及“谁”在排斥。如果地区或者个体暂时处在劳动技能低、高犯罪率等情况,则被认为具有社会排斥。所以,政府设立社会排斥局,主要任务是从国家政策与制度的角度出发消除社会排斥,促使社会更加包容团结。

(二)美国划分收入贫困线的具体标准及后续演变

在官方贫困线方面,美国具有如下两个版本:第一,贫困线,由统计局发布,主要作用是对贫困人口的具体数量进行统计,即美国官方贫困人口数量是由人口统计局根据贫困线标准来计算的;第二,贫困指南,由美国健康与人类服务部发布,目的是为了进行项目管理,比如对个人进行识别判断,确定是否可以得到联邦项目帮助。下面将分别对美国的贫困线和贫困指南进行介绍。

1.贫困线

1964年,时任美国总统约翰逊提出了“向贫困宣战”的观念,提出贫困的绝对标准,即根据1962年所提出的标准,由经济顾问委员会对不同家庭进行了分析,设定贫困线是一年消费3000美元。随后美国政府于1965年针对贫困线进行了扩展,主要包括如下两条:第一,“经济水平”;第二,低成本水平。首先,对家庭进行分类,包括了非农场与农场两种;其次,从家庭具体情况出发,考虑其规模大小与结构;再次,从户主情况出发,考虑其具体年龄。从这几个因素进行分析,另外还包括了另外一个因素,也就是最低生活标准。生活需要的最低消费品主要有两种:第一,食品类;第二,非食品类,也就是。从占比含量方面进行分析,若在家庭消费中食品消费占据1/3,则在贫困线方面的占比就是食品贫困线的三倍,也就是。(见下表)。(www.daowen.com)

表3-3 美国经济水平和低成本水平的非农场贫困线(1963年)

此后,美国对贫困线标准逐步进行了扩充,从2011年开始,美国国家统计局按照行政管理预算局办法的政策指令,根据种类不同的货币收入,在家庭规模不同的情况下设定贫困线,并每年进行公布。其中测算贫困线的收入包括了失业补偿金、公共援助、由房地产获得的收入等,而非现金补贴和资本损益并不包括在内。但是,美国并没有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而设定与之对应的贫困线,地区间存在的不同是按照城市消费者所对应的价值指数来调整的。(见下表3-4)

表3-4 2014年美国制定的贫困线

注:本表数据来源:US Census Bureau,”Income and Poverty in the United States:2014”。

2.贫困指南

因为国家统计局给出的贫困线在计算上方式上具有一定的复杂度,大多数项目都是根据另外一种标准,即根据贫困指南来对贫困对象进行识别的,此项标准指南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应用起来更加便捷。而贫困指南也同样根据家庭的人口规模进行设定,表3-5为2015年美国政府制定的贫困指南。

表3-5 美国家庭贫困指南(2015)

注:1.对于超过8个人的家庭,则每增加1人,贫困线则增加4160元。
2.本表数据来源:Health and Human Service Department,Annual Update of the HHS Poverty Guidelines,Federal Register,January 22,2015。

通过美国的标准能够得知,确定贫困线的标准都从家庭结构与规模情况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在结构与规模不同的情况下,选择的贫困线也有所不同。如果家庭收入比贫困线低的话,则其中的家庭成员就是贫困人口。相对于美国而言,我国的收入贫困线则并没有考虑家庭规模和结构,在某种程度上讲,这并不利于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例如,在现实的反贫困实践中,针对贫困人口的识别,就出现了不少家庭的“拆户”现象,以便把家庭中的老人分离出来,从而被识别为贫困人口。如果针对不同的家庭规模和结构,制定不同的贫困线,既可以在识别上更加精准,也消除了人为“拆户”的动机。

(三)世界银行的收入贫困线划分标准及其变化

世界银行对贫困的定义是“福祉的被剥夺”,因而采用了基本需要法来测算个体或家庭是否拥有足够的资源以满足基本需要,基本需要包括食物和非食物两个部分。20世纪90年代,世界银行进行了贫困线的收集,其中涉及的国家数量为33个,通过这些数据信息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全球的贫困线。在进行数据比较的过程中,首先根据1985年的购买力水平来调整此种贫困线,从而得到更加合理的货币单位,然后基于这些数据建立半对数模型来进行拟合和预测,分析平均消费水平在不断变化过程中,贫困线是如何改变的。通过研究得知,如果大于消费临界的水平之后,贫困消费水平不断上升时,贫困线会随着上升,富裕国家具体的弹性逐渐接近1。所以,能够得出绝对贫困和贫困的国家之间具有更加紧密的关系,并且富裕国家表现最突出的即为相对贫困。因为扶贫资源一定,为了对绝对贫困的人口起到更大的作用,应该根据具体的标准来执行,从而对全球贫困的情况进行精准的衡量[7]。世界银行选择了其中六个最贫困国家的贫困线,并确定了1美元/天的标准,这个国家贫困线标准采用1985年购买力平价(PPP),在《世界发展报告1990》中正式发布。

后来,根据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世界银行先后多次对贫困线数据进行修订。历年的贫困线调整概要如表3-6所示。

表3-6 世界银行国际贫困线历史简表[8]

根据世界银行2015年发布的每天消费低于1.9美元(2011年PPP)的贫困标准,2012年的全球贫困发生率为12.73%,贫困人口达到8.97亿人,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贫困人口最多,达到3.89亿人,贫困发生率高达42.65%;其次是南亚,贫困人口为3.09亿人,贫困发生率为18.7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