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对贫困的解释表明:对贫困人口来说,货币和财富的收入只是更为广义的潜在资产的一部分,有保障的生活通常比收入最大化的动机更为重要。从表面上看,贫困人口像是缺乏竞争性与稀缺性的一种资产从而促使生活得以改变的境地,然而其实缺少的是控制这些资产的权力以及社会谈判的一种能力,穷人的干预资产和组织能力才是最为重要的。[27]
阿玛蒂亚·森经过研究分析,提出的理论观点即对能力贫困进行了说明,阐明了其普适性。也就是贫困即被剥夺了基本可行能力,能力贫困并非只是衡量经济收入的情况,而是对一些因素进行考察,这些因素使得个体无法继续更好的生活,无法达到较低生活水平的情况,这些因素主要有健康、教育等。从当今社会能够得知,医疗保健与教育情况良好可以对穷人起到非常大的影响,生活质量能够得到较大的改善,可以加快摆脱贫困的进程,这也为我们反贫困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切入视角。
由此,社会学对贫困的解释给本研究的启示如下:
第一,社会学丰富了我们对于“贫困的文化”和“贫困的代际传递”的社会现象的理解。“贫困的文化”即穷人所习惯的一套规范和价值观,是由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提出的。刘易斯认为贫困文化是全世界大多数贫困人口所持有的,当他们一直受到经济剥夺的时候,从而逐渐产生出了贫穷文化,在此情况下,穷人可以应对此种极端环境。在研究过程中,“贫困文化”具有屈从感等内容,此种特点尤为适用在环境的条件无法改善的情况中。[28]然而,与其他所有的传统文化相同,贫困文化都表现出一种自我永存的现象,并且在一些地区中属于根深蒂固的,贫困人口即便有机会进行改善,他们也不会通过这样的机会来摆脱掉贫困的。刘易斯也提出,如果产生了贫困文化,则会一直影响下去,对后代的子女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孩童六到七岁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拥有了这种贫困的态度与价值观了,且从心理上进行分析,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惰性,无法有效改善他们的生活状态,由此产生了“贫困的代际传递”现象。
第二,社会学对于“贫困文化”的阐释,对反贫困的战略实施也同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此政府和社会在实施“向贫穷宣战”的战略中,也实施了主要为了促使贫困人口得到改变,“扶贫”与“扶志”结合,“扶贫”与“治愚”结合,使得个性特征发生变化,希望他们可以走进劳动力市场,更好地融入社会资源中,从而有效脱离贫困的战略措施。
综合以上分析,贫困问题的确非常复杂,是属于一项综合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种学科的一复杂问题。在此方面的理论同样涉及了社会、历史和行为科学等多个学科。关于贫困的经济学理论更倾向于分析宏观系统的要素配置,而社会学理论更倾向于注重研究微观方面,注重贫困者个人的行为方式和需求,前者主要是由于经济环境当中的若干种或者某种的要素出现了短缺造成的,但是后者认为贫困主要是由于贫困者自身或者人文环境的一种特征与行为约束。具体可见表2-1所列:
表2-1 贫困理论中经济学和社会学角度的不同
经济学和社会学这两条线索看似是相互独立、同时发展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实际上,贫困理论的发展趋势是多种角度、多条理论线索的综合,各种复杂的贫困理论,基本都体现了共同的思想,即通过特殊环境对贫困主体和现象所对应的行为进行解释,也就是说一旦贫困发生的环境一定,则认为贫困的出现原因主要是人和广义环境之间的关系失败导致的。
【注释】
[1][印]阿玛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10.
[2]谭诗斌.现代贫困学导论[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
[3]谭诗斌.现代贫困学导论[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13.
[4]谭诗斌.现代贫困学导论[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17.
[5]蒲鲁东.贫困的哲学(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29.
[6]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与贫困作斗争[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21.
[7]谭诗斌.现代贫困学导论[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23.
[8][法]蒲鲁东.贫困的哲学(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828.
[9]贫困县的标准曾经进行多次调整,重点县数量的确定采用“631指数法”测定:贫困人口(占全国比例)占60%权重(其中绝对贫困人口与低收入人口各占80%与20%比例);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低的县数(占全国比例)占30%权重;人均GDP低的县数及人均财政收入低的县数占10%权重。
[10]谭诗斌.现代贫困学导论[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44.(www.daowen.com)
[11][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75.
[12][英]马尔萨斯.人口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9.
[13]张帆.现代性语境中的贫困与反贫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4.
[14]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92.
[15]王小林.贫困测量:理论与方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8.
[16]沈红等.边缘地带的小农——中国贫困化的微观解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179.
[17]金明善.赶超经济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07.
[18]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81.
[1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7.
[2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7-368.
[21][美]萨林斯.原始丰裕社会[M].邱延亮,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77.
[22]宋志辉.印度农村反贫困研究[M].四川: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1:38.
[23][英]庇古.福利经济学[M].北京:世界经济出版社,1989:87.
[24][印度]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4.
[25][印度]阿玛蒂亚·森.再论不平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26.
[26]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1:19.
[27][印度]迪帕·纳拉扬.谁倾听我们的声音[M].付岩梅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75.
[28]沈红.边缘地带的小农——中国贫困化的微观解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8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