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古典经济学中的贫困概念解释

古典经济学中的贫困概念解释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典经济学家们把更多的研究放在如何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上,其中也涉及了关于财富的分配问题。但是,萨伊所提出的这一效用定义,这也是福利经济学、边际分析学的重要概念。英国的经济学家马尔萨斯从人口学的角度对贫困进行了解释。

古典经济学中的贫困概念解释

古典经济学家们把更多的研究放在如何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上,其中也涉及了关于财富的分配问题。在古典经济学产生之前的18世纪50至70年代的重农学派,是法国大革命准备时期的一种主流经济学派,这一学派对重商主义学派进行了批判,认为货币只是贸易的工具,不是国民真正的财富,一个国家之所以贫穷,并非是因为其货币储备少,而是因为商品的财富不充裕。而如何增加财富呢?重农的经济学家们认为“土地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只有农业能够增加财富[10]”。后来的英国经济学之父威廉·配第,在著作中提出了新观点,即劳动价值论,是在总结前人理论成果之后,提出了自己的财富观,也就是说土地是财富的母亲,劳动则是财富的父亲,该生产要素具有能动性。他认为,在土地与劳动共同作用下才创造了财富。

亚当·斯密是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其著作中详细阐述了“贫”“富”,结合劳动价值论,提出了财富就是商品或价值之间相互交换,把“贫”“富”看作是可购买或支配的劳动力数量。并且他还提出,劳动力可以衡量所有商品的交换价值,从明确分工开始,个人生活所需物品,只有极小部分是为自己服务的,大多数物品都是为其他人生产的。看某个人是否贫穷,就看他可支配劳动有多少,也就是说看他可购买的劳动有多少。其中所指的劳动,并非实际劳动,而是抽象劳动,指的是在商品或财富中凝聚的所有价值。他也提出贫穷的劳动人民都迫切希望社会的进步和生活的改善,以此摆脱贫困,他讲道:“贫穷的劳动人民,即大多数国民,看上去最为快乐和幸福的时刻并非是社会已经绝顶富裕那一刻,而是当社会不断进步的时候,他们才最安乐。若社会已经静止,那么劳动者的处境最为艰难,若社会不断退步,则劳动者生活困苦。社会不断进步,也是各个阶段飞速发展的状态,静止意味着发展停滞,而退步则意味着悲惨。[11]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概论》中反对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他认为商品或财富的机制不是劳动价值,而是物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或效用,创造具有任何效用的物品就等于创造财富,这就是萨伊的效用财富观。但是,我们该如何衡量一个物品的效用水平?学者萨伊提出,物品价值可以对物品效用进行测量,这显然陷入了循环论证的境况。但是,萨伊所提出的这一效用定义,这也是福利经济学、边际分析学的重要概念。

大卫·李嘉图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他同样也认为“贫”“富”是由可支配娱乐品、便利品等数量多少来确定,但他并不认为价值与财富等同。在他看来,财富与价值存在本质区别,财富指的是生产的物品或商品,评价某人财富多少主要是按照其所拥有的物品或商品数量,并非是物品或商品的价值多少,主要是数量多少并不能完全确定价值多少,价值主要是受到生产的便利与困难程度来决定。按照这一分析,李嘉图否定了斯密的观点,提出了使用价值的贫富论,也就是“某个人是否贫穷,就看他可支配劳动有多少,也就是说看他可购买的劳动有多少”,他认为一个人所支配的必需品和便利品对谷物、货币或劳动具有多高的交换价值,都为所有者带来益处。其中,有益之处就是指商品的有用性,即其使用价值。

英国的经济学家马尔萨斯从人口学的角度对贫困进行了解释。他认为:人口若不受到抑制,会按几何比率增加,而人类所需的生活资料则是按算术比率增加的。[12]正是因为人口的增殖力比土地生产人类生活资料力增长更快,由此便会影响人们的物质生活资料供应,从而就会出现周期性贫困。学者马尔萨斯详细阐述了贫困定义,包含两重含义,即因人口素质与人口数量形成的贫困。(www.daowen.com)

尽管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比较广泛的批评或质疑,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出现的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压力,迫使人们不得不反思经济发展和人口之间的关系。由此,在马尔萨斯之后,经济学家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人口和贫困的关系:第一个方面,即人口数量论,这些学者认为人口过快增长,就会提升对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导致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跟不上人口增速,因此,生活资料出现短缺,使得人民生活困苦,当生产资料落后,土地极为紧缺时,贫困户可以通过添加家庭成员,从而提升家庭总劳力,进而获得更多资料,但会让人口与资源产生剧烈冲突,加剧贫困恶化;第二个方面,即人口失控论,有些学者提出,贫困会导致人口增速过快,但也降低了人口素质,加重社会负担,素质论认为人的素质又分为个人素质和群体素质;第三个方面,人口民族论者则认为:贫困和民族性存在一定关联,贫困常常发生于各个地区或国家的部落或少数民族中,例如美国的印第安人和东南亚部落民族的贫困。

针对人口与贫困的相关的理论也具有明显的瑕疵,表现在:第一,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忽略了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第二,关于人口素质和贫困的关系,即认为人口素质跟贫困存在一定联系,但哪些因素能够影响人口素质?我们又该如何解释同一个人在此地是贫困者,而到了彼地又变成为富有者的现象?因此,简单地把贫困归于人口素质的结论是较难成立的。

古典经济学确立了对贫困研究的基础起点,也完成了现代性贫困观的初步构建,但其对贫困的解释是以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合法性为根据的,并形成了某一意识形态,并提出,穷人之所以贫穷,主要是因为他们太过于懒惰,缺乏上进心,行为不够理性,而资产阶级的成功就在于他们能够抓住机会,敢于冒险,具有经济头脑和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策略。因此,他们认为,贫困虽然不幸,穷人虽然值得同情,但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13]

笔者认为:古典经济学家们对于贫困的阐述时代背景,正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他们对于贫困的理解,始终集中于对物质财富的多寡进行分析,其中对于土地、劳动分工和效用价值等的概念阐述,不但反映了他们的各自经济思想,其实也是一种政策主张,对于催生生产资本和工业文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