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分析扶贫资金投向与贫困发生率的影响因素及制度创新建议

分析扶贫资金投向与贫困发生率的影响因素及制度创新建议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即以592个国定贫困县为研究对象,分析扶贫资金投向与贫困发生率之间的影响因素,来研究扶贫绩效问题,从扶贫资金投入与贫困发生率等数量关系分析,从而为制度创新提供支持。(二)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由于研究时间以及作者的研究水平都有限,所以本次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

分析扶贫资金投向与贫困发生率的影响因素及制度创新建议

(一)研究的创新

本书与相关的研究成果比较,力求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

(1)对新时期的贫困成因进行分析,并在康晓光教授提出的理论框架基础之上,完善建立贫困成因的分析框架。反贫困是一个动态而又持续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贫困的成因将可能不同,尤其在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二元城乡结构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特定历史阶段,对贫困的成因分析将更为重要。因此,本书试图在对现有贫困成因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研究,试图建立针对现阶段的贫困成因分析框架,以适应当前反贫困措施的目标多重性、系统开放性和持续性等要求。

(2)研究的对象和模式有所创新,从我国扶贫开发几个大的发展阶段和以国定贫困县为研究对象来透视中国反贫困制度的变迁,将中国的反贫困所经历的历程,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以及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环境中进行研究,并通过反贫困制度的若干成功的经验来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与创新。研究的视角有时间的跨度和空间的广度。

(3)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扶贫资金的投向效果进行研究。即以592个国定贫困县为研究对象,分析扶贫资金投向与贫困发生率之间的影响因素,来研究扶贫绩效问题,从扶贫资金投入与贫困发生率等数量关系分析,从而为制度创新提供支持。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由于研究时间以及作者的研究水平都有限,所以本次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本次研究中很难获取真实的、大量的扶贫数据,导致数据在计量模型中应用的结果出现偏差,例如在进行贫困发生率与扶贫资金投向的回归分析时,对资金的投向仅按15个指标进行分析,尤其是其中对于“其他”类项下的投资去向无法进行细化,所以对该类的结论无法进行更为清晰的解释,这也影响到相关结论。其次,笔者研究同一现象时采用了多种研究理论以及研究方法,不同研究方法下的研究结果没有有效整合在一起,如主要采用以贫困发生率为主导的反贫困绩效分析,而对于贫困深度及贫困个体之间的差异无数据资料进行支撑,同时论文只对资金投向影响贫困发生率的问题展开研究,并没有涉及反贫困实践中的其他因素,如制度因素、固定资产投资因素等对贫困发生率降低的影响未进行数据验证,这还需要更深入研究。

【注释】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的决定[Z],2015第34号。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236-237.

[3]邓小平在1992年年初的南方讲话中,全面、深刻、精辟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摘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240.

[4][德]斯蒂芬·沃依格特.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11.

[5]武汉大学,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中国反扶贫发展报告[R],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4.

[6][德]斯蒂芬·沃依格特.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80.

[7]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新华网,2016-03-1.

[8]西奥多·舒尔茨.穷人的经济学——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演说文集[C].罗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49.

[9]M.Cancian&S.Danziger,Moni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in Changing Poverty,Changing Policies,eds[J],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2009(3).

[10][美]玛利亚·康西安,谢尔登·丹齐革.改变贫困,改变反贫困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96.

[11][美]赛德希尔·穆来纳森,埃尔德·莎菲尔,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在书中,作者认为: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这种感觉将会俘获大脑,让人因为自己拥有太少而感到不悦,这种情绪将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强行侵入我们的思想。其造成的后果就是导致人们的认知能力下降,削弱人们的分析、判断和逻辑推理能力,也会导致人们的执行控制力下降,从而导致无能。

[12]左常升.国际贫困理论与前沿问题2015[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81.

[13]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与贫困作斗争[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11.(www.daowen.com)

[14]李瑞华.贫困与反贫困的经济学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28.

[15]谭诗斌.现代贫困学导论[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299.

[16]贺静.西方经济学——穷人和贫困问题研究及启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82.

[17][美]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贫穷的本质[M].北京:人民东方出版社,2014:87.

[18]王三秀.中国政府反贫困规范重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94.

[19]张帆.现代性语境中的贫困与反贫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

[20]谭诗斌.现代贫困学导论[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116.

[21]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2016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2.

[22]童星,林闽钢.我国的农村贫困标准线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94(3).

[23]骆祚炎.利用现行支出系统ELES测定贫困线——兼比较几种贫困线的测定方法[J].统计与决策(理论版),1996(9).

[24]马斌,陈静.广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测定方法探讨[J].广东经济,2006(11).

[25]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2016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3.

[26]方卫东,糜仲春,程永宏.社会保障制度中贫困线和贫困率的测算[J].上海经济研究,2001(2).

[27]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173.

[28]刘明宇.贫困的制度成因——产业分工与交换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237.

[29]周紫林.云南国定贫困县贫困难题破解研究[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30]刘奇.贫困不是穷人的错[M].北京: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15.

[31]王俊文.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1.

[32]张琦,黄承伟.完善扶贫脱贫机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128.

[33]李龙强.贫困理论创新与反贫困制度创新[J].农业经济·农村发展,2008(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