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座很高的大山,山上住着一位神仙。山上的神仙能够帮助人们实现各种愿望,但由于神仙住的山太高,并没有人真正见到过神仙。
一天,有两个年轻人想让神仙帮忙实现自己的愿望,他们便一同结伴来攀登神仙所在的高山。神仙看到他们互相帮助一起爬山,非常感动。神仙决定,只要他们能够爬到山顶,就一定帮助他们实现愿望。
两个人爬了很长时间,终于到了山顶。神仙见到两人,对他们说:“我将会帮助你们实现愿望,第一个人有一倍的愿望,第二个人有两倍的愿望。”两个人互相看了看,一个人说:“我年轻,让你先讲。”第二个人则说:“我年长,让你先讲。”看到两个人不断推让,神仙又说:“先讲的人可以获得一座金山,后讲的人可以获得两座金山。”但两个人仍然在不断地互相推让,谁都不肯先说。
神仙开始有些不耐烦了,说道:“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如果你们仍然没有人说出自己的愿望的话,那就两个都不给了。”看到神仙准备离开,年轻人马上说:“我瞎一只眼。”很快这个年轻人的一只眼睛便看不见东西了,而另外一个人则两只眼睛都看不见了。
看到上面这个故事,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可笑,但事实上,这个故事中的两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却并不少见。这类人往往表现得很自利,经常会为了一点利益而斤斤计较,总是希望自己得到的利益要比别人多;如果自己得不到利益,也不希望别人得到利益。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说,这一类人一般被称作理性“经济人”。
不止这一类人,经济学认为所有人都是理性“经济人”,每一个人行为的目标都是为了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就像上面故事中的两个人,虽然两个人在爬山的时候互帮互助,但在实际的利益划分面前,也会变得理性与自私起来。其实两个人互相帮助进行爬山,也是为了能够最终到达山顶而采取的行为方式,因为靠一个人的力量很难爬到山顶。
理性“经济人”又被称为“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就是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每个经济人都希望可以通过尽可能少的付出,来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而为了获得最终的收获往往又会不择手段。
在经济学史上,亚当·斯密是第一个应用“经济人”假设的经济学家,他在《国富论》中写道:“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
亚当·斯密认为“经济人”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主要具有两方面的特质,一个是自利,另一个就是理性。自利就如我们所理解的一样,指人们的行为动机主要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而理性则是指人们的行为具有目的性,同时人们会分析各种手段关系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亚当·斯密还认为“经济人”会在“无形的手”的引领之下,在不自觉中对社会的改进尽力而为。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私利,虽然并没有想要对社会做出贡献,但实际上,个体利益追求的一个无意识的结果就是社会利益的实现。
显然,亚当·斯密对于“经济人”十分推崇,很多时候,他自己便是一个典型的“经济人”。在亚当·斯密的生活中,很少会出现非理性的行为,他认为缺乏理性指导的行为在效率上是十分低下的。(www.daowen.com)
在这里,可能很多人对于理性“经济人”有着和亚当·斯密不一样的看法,在这个讲求劳动和奉献的社会,理性经济人似乎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关于这一点,我们应该清楚经济学上的理性“经济人”只是一种假设,它的意思是每个人都能理性地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面,而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这种假设十分符合事实,可以说是一种对于人性的准确判断。
“经济人”是经济学对于人性的一个假设,但实际上人性也并非只有理性和自利的一面。亚当·斯密曾在《道德情操论》中阐述过人性不同于“经济人”一些其他方面的特质,例如同情心、正义感以及行为的利他主义倾向,而这些特质也正是人的道德性的体现。亚当·斯密的这种伦理思想后来被逐步发展成为“道德人”理论。
在这里,我们不去讨论“道德人”的问题,仍然将关注的焦点放在“经济人”方面。解释了这么多关于“经济人”的内容,那么了解这个概念对于我们究竟有什么用呢?这里面就需要联系一下我们的实际生活了。
在这里,我们列举一个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例子。“双11”在近几年来已经成了一个标志性的购物节日,除了各大电商平台的促销活动之外,许多线下的平台也纷纷加入到商品促销中。在这一天,大多数人会将自己一年四季可能会使用到的东西全部添加到购物车中,甚至很多时候可能根本用不上的东西,也会有许多人争抢着要购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大多数人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商品促销,价格便宜,所以人们会争相购买。在经济学上,这种现象则是一种“非理性”的经济行为。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出发,每一个市场主体都是理性的、利己的,在“双11”抢购中,商品促销,价格便宜,所以出于利己的目的,很多人会购买商品。但在另一方面,很多人疯狂地抢购很多平时用不到的商品,却并不是一种理性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结果是不仅没有达到利己的目的,反而白白损失了自己的利益。
既然人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为什么在抢购中,会出现这种并不理性的现象呢?在这里我们还需要再认识一个概念,那就是“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有限理性是人的行为,既是有意识的理性,但同时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一方面人们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环境,随着交易活动的增多,其中的不确定性也逐渐增多,人们所能够获得的信息也就越来越不完全。另一方面,人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于环境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对于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不可能完全了解。
虽然经济人的主观意愿是最大限度地获得利益,但最终能否获得利益则是另外一回事。正如前面的“双11”抢购一样,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以及知识能力的有限,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完全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所以才会出现“过度抢购”的现象。
经济学中所说的理性“经济人”并不是在强调人性中的利己特性,更多的只是在承认人性中的这一普遍特质。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可能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择手段,当出现了这种现象之后,这一类人将会受到法律的处罚。
在理性“经济人”的概念中,理性十分重要。在经济活动中,我们虽然没有办法做到完全理性,但是能够避免自己陷入非理性的漩涡中。想要在经济活动中变得理性,就需要更多地去学习相关的经济学知识,同时扩大自己对于经济和社会环境的认知,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做出决策,从而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让自身所获得的利益最大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