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2企业人才难以向高校院所流动企业座谈会反映:一方面,多数院校在教师招聘中主要看学历、学术能力,对工作经验和经历缺乏评判标准,企业创新人才较难进入,少数进入的院校的企业创新人才也大多属编外人员,未能纳入其教学、奖励、职称评定等管理体系中;另一方面,企业对科研人员到院校兼职有顾虑,担心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外泄,而对企业创新人才到院校兼职有所限制。
企业座谈会反映,院校集聚了大批科研人员和高校学生;而企业的科技领军人才极度缺乏,产业中端的工程师、技能人才存在大量缺口,企业和院校在人才对接交流上存在合作断层。
1.2.1 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向企业流动机制缺乏
在院校的人才管理和考核中,鼓励科研人员流动的措施、人员管理制度、评估考核机制等仍需完善:一是鼓励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机制缺失,科研人员离开后无法重新回到高校院所,创业的机会成本高,导致人才流动意愿不足;二是科研人员兼职受到限制,科研人员在企业兼职大多数为私下不公开状态,有的院校严格限制;三是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的机制不畅,与企业合作属横向课题,评估考核体系中不如承担国家重点项目等纵向课题,有的学校对横向课题经费和纵向课题经费使用同一管理办法,教师缺乏最基本的物质奖励,没有承接企业横向委托课题的积极性。
1.2.2 企业人才难以向高校院所流动(www.daowen.com)
企业座谈会反映:一方面,多数院校在教师招聘中主要看学历、学术能力,对工作经验和经历缺乏评判标准,企业创新人才较难进入,少数进入的院校的企业创新人才也大多属编外人员,未能纳入其教学、奖励、职称评定等管理体系中;另一方面,企业对科研人员到院校兼职有顾虑,担心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外泄,而对企业创新人才到院校兼职有所限制。
1.2.3 院校学生到企业实习缺乏系统化的机制和平台
企业座谈会反映:目前院校学生到企业实习主要是自发、少量的合作,从企业的角度看,实习生在岗时间短、不连续、经验少,可能会增加企业成本;从高校来看,校外实习列入学校实践性教学环节,但与企业系统化的对接平台发展不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关2015上海民营经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