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优化方案

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优化方案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还应掌握以下几个概念。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优化方案

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企业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①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

②预计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法律或者类似规定对资产使用的限制。

学习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还应掌握以下几个概念。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1.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应当计提折旧;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不应当计提折旧。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一般应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2.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1)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可折旧价值平均分摊于其可折旧年限内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在各个会计期间使用程度比较均衡的固定资产。其计算公式为:

公式1: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公式2: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案例分析4-49: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

雷顿公司一台生产用设备原值为30 000元,预计清理费为1 200元,而预计残值为3 000元。使用年限为4年。那么用平均年限法怎么算折旧额呢?

年折旧额=[30 000 -(3 000-1 200)]÷4=7 050(元)

月折旧额=7 050÷12=587.50(元)

那计算出的折旧额又怎么做账呢?我们先要知道,折旧额是在“累计折旧”科目核算,而累计折旧是作为固定资产的减项。也就是说,用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累计折旧,便是固定资产还剩多少没提折旧(也就是说固定资产净值)。会计上的核算是这样的,每期提折旧时,在“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做账。

像上面的例子,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制造费用”,因为那是生产用的,所以每期的分录如下: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又称作业量法,是根据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间完成的总的工作量平均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工作量法和平均年限法都是平均计算折旧的方法,都属直线法。其计算公式为:

公式1: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总工作量=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公式2:月折旧额=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当月实际完成工作量

在会计实务中,工作量法广泛应用于以下三种方式:第一种,按照工作小时计算折旧;第二种,按行驶里程计算折旧;第三种;按台班计算折旧。

案例分析4-50:工作量法的运用之一

雷顿公司购置一台专用机床,价值200 000元,预计总工作小时数为300 000小时,预计净残值为2 000元,购置的当年便工作了2 400小时,则有:

每小时折旧额:(200 000 -2 000)÷300 000=0.6(元/小时)

当年的折旧额:2 400×0.6=1 440(元)

工作量法实际上也是直线法。它把产量与成本相联系,也就是把收入与费用相配。于是年末计提折旧时的会计分录如下:

(www.daowen.com)

案例分析4-51:工作量法的运用之二

雷顿公司有经理用的小汽车一辆,原值为150 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5%,预计总行驶里程为600 000公里,当月行驶里程为3 000公里,该项固定资产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单位里程折旧额=(150 000-150 000×5%)÷600 000=0.2375(元/公里)

本月折旧额=3 000公里×0.2375元=712.5(元)

因为这辆车是企业管理者作为管理用的,所以会计分录如下: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加速折旧法的一种,是按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乘以固定资产在每个会计期间的期初账面净值计算折旧的方法。在计算折旧率时通常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其计算公式为:

在不考虑预计残值时,

公式1:年折旧率(双倍直线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公式2: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双倍直线折旧率

由于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在确定折旧率时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因素,因此,在采用这种方法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点,由于每年的折旧额是递减的,因而可能出现某年按双倍余额递减法所提折旧额小于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额。当这一情况在某一折旧年度出现时,应换为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二点,各年计提折旧后,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不能小于预计净残值。避免这一现象的方法是,在可能出现此现象的那一年转换为直线法,即将当年年初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其差额在剩余的使用年限中平均摊销。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一般采用简化的办法,在固定资产预计耐用年限到期前两年转换成直线法。

案例分析4-52: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运用

雷顿公司购入一部自动化生产线,安装完毕后,固定资产原值为20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收入8 000元。该生产线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各年的折旧额如下:

双倍直线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应提折旧=200 000×40%=80 000(元)

第二年应提折旧=(200 000 -80 000)×40%=48 000(元)

第三年应提折旧=(120 000 -48 000)×40%=28 800(元)

第四年应提折旧=(200 000 -80 000 -48 000 -28 800 -8 000)÷2=17 600(元)

第五年应提折旧=(200 000 -80 000 -48 000 -28 800 -8 000)÷2=17 600(元)

可以看出折旧率40%是固定不变的。而每一期的期初账面余额是上一期的期末账面余额,每一期的折旧额都是递减的,但累计折旧总额却在增加。等到使用期的最后两年时,将固定资产这时的账面余额即净残值的额。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为基数,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为折旧率,计算各年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折旧方法。

年数总和法的各年折旧率,是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作分子,以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逐年数字之和作分母。假定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n年,分母即为1+2+3+…+n=n(n +1)÷2。计算公式为:

公式1: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逐年数字总和

公式2: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公式3: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案例分析4-53:三种折旧方法的比较

雷顿公司的一台小型机床,原值为5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 000元。分别用这三种方法计提折旧,用表4-1表示:

表4-1 折旧计算表

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初期不考虑净残值,在最后2年才涉及净残值,且平摊剩余的净残值。

①直线法折旧,折旧额每年都相等。其余两种方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折旧率不变,余额递减,相乘后得出递减的折旧额;而年数总和法是用递减的折旧率乘以固定的基数,也得出递减的折旧额。

②双倍余额递减法,在使用的最后2年,用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再减去净残值后的额,二一添作五,分别平摊在最后2年,最后两年不涉及折旧率的问题。

③5年后,每种方法的账面都会剩余净残值2 000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