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关村的发展建设,国务院先后6次做出重要决定。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前身),由此中关村成为中国第一个高科技园区;1999年6月,国务院要求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2005年8月,国务院做出关于支持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决策;2009年3月13日,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求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也是我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2012年10月1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调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规模和布局,成为中关村发展新的重大里程碑。2013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选择在中关村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中关村已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面向未来,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2017年10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正式对外公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在其中强调了要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用,构筑北京发展新高地。
中关村"一区多园"的空间格局包括海淀园、昌平园、顺义园、大兴-亦庄园、房山园、通州园、东城园、西城园、朝阳园、丰台园、石景山园、门头沟园、平谷园、怀柔园、密云园、延庆园等十六个园区。
(二)主导产业
中关村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设,已经聚集以联想、百度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形成了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卫星应用、生物和健康、节能环保、轨道交通等六大优势产业集群,集成电路、新材料、高端装备与通用航空、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四大潜力产业集群和高端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构建了"一区多园"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成为首都跨行政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
中关村围绕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目标要求,以创新驱动引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促进产业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发展。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引领工程和现代服务业试点,出台支持集成电路、大数据、软件和互联网、智能硬件、生物和健康、节能环保等产业新兴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组建300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推动成立中关村智能硬件产业联盟等十余家产业联盟。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领军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局面。
福布斯中国公布“2017中国潜力企业榜”,并首次分别呈现了上市公司潜力企业榜、非上市公司潜力企业榜和值得关注的新三板企业三张榜单,共有220家企业榜上有名,中关村有43家企业上榜。
2017年11月1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复同意建设中国(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面向新材料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
(三)固定资产投资
中关村通过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创造新的增长点,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固定资产投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2017年中关村上市公司竞争力报告》评估中关村上市公司市值规模接近5万亿元。根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1至11月,中关村示范区规模(限额)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收入42256.9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存量企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0%。重点监测六大高新技术领域共实现总收入32179.7亿元,同比增长14.7%,占中关村总收入的76.2%。先进制造、新材料及应用技术、电子与信息、环境保护、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领域收入均保持较快增长,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0%、15.8%、14.4%、13.3%、10.6%和10.1%。中关村研发人员合计59.2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3%,企业内部日常研发经费支出144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6%。2017年,中关村企业总收入突破5万亿元,实现利润4670.8亿元,实现增加值7352.2亿元,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4%。
至目前,中关村示范区上市企业318家,其中境外上市企业98家。瞪羚企业650家(创业企业跨越死亡谷、进入快速成长期被称为瞪羚企业,也被称为高成长企业),2017该数据占全国147家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总数的25.2%。
2017年上半年,中关村企业发起的并购案例数为248起,披露并购金额595.9亿元。其中新兴产业并购案例207起,占示范区并购案例总数达83.5%;披露并购金额443.8亿元,占中关村总体并购金额的74.5%;电子信息领域案例数为121起,披露并购金额347.7亿元;传统产业并购案例数41起,占示范区并购案例总数的16.5%;披露并购金额为152.0亿元,占比25.5%;生物医药领域企业案例数为29起,并购涉及金额11.4亿元;文化创意企业并购案例数为18起,披露并购金额6.8亿元;先进制造领域并购案例数为14起,并购案例金额为28.2亿元。此外,清洁技术、新材料等其他新兴产业领域也有涉及。上半年,中关村共有43家企业发起多次并购,累计并购案例数107起,披露并购金额达226.0亿元。上半年,中关村企业发起境内并购案例223起,占中关村并购案例总数近九成;披露金额516.8亿元,占中关村披露并购金额的86.7%。中关村企业并购外埠企业地区分布广泛,现已拓展至全国26个省市区。其中来自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浙江)的案例25起,来自广东省的案例22起。此外,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发起的并购依然稳居第三梯队,并购案例数达12起。
境外并购助力企业全球资源整合。2017上半年,中关村企业发起的境外并购案例25起,较上年同期增加1起;披露金额79.1亿元,占示范区披露并购总金额的13.3%。
(四)改革开放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关村科学城斩获全国1/4奖项。“三城一区”是北京创新发展的主平台,承载着北京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任。中关村科学城是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在“三城一区”中内生动力最强。2017年,中关村科学城区域内单位主持完成的国家奖获奖项目达50余项,占北京获奖总数的比重接近2/3,占全国授奖总数近1/4。
中关村吸引的创业投资案例和金额,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个比例与美国硅谷占美国的比重是相当的。
2017年中关村企业专利申请量7.4万件,获专利授权4.3万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首次突破8万件。
中关村目前已经形成国内最大、最有实力的人工智能创新集群。拥有全国一半以上的人工智能骨干研究单位和一批知名专家、团队;拥有人工智能企业约250家,专利申请数累计7800余项,企业和专利申请数均位列全国第一;全国42.9%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来自中关村,商汤科技、寒武纪、地平线等均已成为我国各个细分领域的创新企业
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不断优化,发生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案例和金额均占全国1/3以上,2017年新创办科技型企业近3万家,涌现独角兽企业70家。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中关村聚集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约300家,吸引落地了美国微软创投加速器、Plug&Play、以色列Trendline等一批世界知名创业服务机构,中关村企业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近千家,境外上市公司近百家,成了链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
2017年中关村共有70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达到2764亿美元,占全国独角兽企业数量的42.7%和估值的44.0%,仍为我国独角兽企业主要聚集区。2017年中关村共有5家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分别为滴滴出行(560亿美元)、小米(460亿美元)、美团点评(300亿美元)、今日头条(200亿美元)和借贷宝(107.7亿美元),它们的估值占中关村独角兽总估值的58.9%。
2017年有22家新晋独角兽,9家企业毕业(上市、合并或成立超过10年),其中4家企业在2017年成功上市。2017榜单企业主要分布于电子商务、文化娱乐、交通出行、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教育五大领域,占比60%。2017年,中关村聚集了12家人工智能、基因组学、精准医学、区块链、新能源等领域的前沿科技型独角兽企业,中关村前沿科技独角兽占全国数量的一半,引领全国前沿科技新趋势。(www.daowen.com)
商业资源公司Expert Market公布了年度世界顶级科技中心城市排行榜,北京一举超过去年榜单冠军柏林,成为排名第一的科技创新城市。Expert Market将北京的中关村科技园排在第一位,由于其良好的早期投资环境和城市实惠的生活成本。研究人员使用了10个数据点来确定排名,包括软件工程师的薪水、开办业务需要多长时间、生活费和月租金、成长指数、创业产出等因素。
(五)发展环境
2017年以来,中关村管委会围绕推动一区多园统筹协同发展,以园区“高精尖”产业承载能力提升为重点,深入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持续加大与分园工作对接会商、市区联动,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在园区落地和产业化,积极推动各分园实现差异化、特色化、高端化发展建立了一系列重大项目统筹落地机制。出台《一区多园支持资金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该办法涵盖生态园区建设、存量资源盘活利用、人才公租房建设、特色园区建设、重大“高精尖”项目落地、智慧园区建设、科创中心建设等7个重点支持方向,16个支持点。印发《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一区多园统筹协同发展工作机制》(试行)》。为进一步完善工作会商机制,建立“一处一园”联系分园机制、统筹调度和落实机制、服务事项反馈和督办机制、园区动态监测和预测预警等工作机制。组织与房山园、延庆园、通州园等分园开展工作调研和会商,形成各分园项目需求情况表和政策需求情况表,对各园区年度重点项目初步摸底,初步建立了年度分园重点服务项目台账。
截至2017年11月22日,海淀区121家市级挂账“散乱污”企业、2775家区级“散乱污”企业已全部完成清理整治。以中关村大街为主轴,推进存量空间向创新载体转化。中关村大街(一期)沿线完成13.2万平方米违章建筑拆除,腾退低端业态31.2万平方米,完成20万平方米改造空间的创新要素导入工作,推进60万平方米增量空间建设,导入中关村前沿技术创新中心、国际人才创投大厦等创新平台,创新功能集聚度不断提升。
2017年中关村签署知识产权强区工程战略合作协议,对20个“专利运营办公室(OPT)”和10个“北京创客知识产权托管工作站”进行授牌,上线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制定实施中关村大街国际人才社区建设方案;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截至2017年11月22日,海淀区入选中关村“高聚工程”222人。
中关村“一带一路”产业促进会覆盖企业242家,与“一带一路”沿线25个国家进行了对接。推出“藤蔓计划”,吸引30多家企业对接国际留学生超过3000人。
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创业生态圈日渐完善,累计孵化团队1900家,其中海归和外籍团队222家;中关村智造大街产业聚集度进一步提升,入驻企业及项目368个,服务企业超过5000家。股权交易服务集团综合融资服务平台新增孵化企业170家;创业创新企业上市培育基地启动“中关村创新100”工程项目。
中关村着力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推动出台“京校十条”“京科九条”等政策文件,鼓励高校院所转化科技成果。在中关村试点实施简化“绿卡”办理程序10项出入境管理改革措施,支持企业引进全球顶尖人才。
中关村创客小镇于2017年11月24日正式开园,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是集创业+生活+社交功能于一体的全资源科技创新创业社区。创客小镇总建筑面积达19万平方米,拥有2.68万平方米众创空间、2772套精装全家电创客公寓、2万平方米公共服务区和商业服务区四大功能空间,可以为小微企业提供日常办公、投资融资、工商财税、知识产权等科创服务和生活居住、日常餐饮、社交健身等生活服务,共计11类61种专业级服务项目。目前中关村创客小镇入驻创业团队已达350多个,一期全部进驻后将达到600个。
为支持重大前沿原创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支持人才发展优化创业服务,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促进一区多园协同发展,中关村管委会日前出台“1+4”资金政策支持体系,以打造中关村“升级版”,支撑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1+4”中的“1”是指《关于精准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大前沿项目与创新平台建设的若干措施》;“1+4”中的“4”则是指《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化创业服务促进人才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支持资金管理办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
(六)京津冀协同创新
2017年3月8日下午,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与国网天津滨海公司签署智慧能源网示范区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国网天津滨海公司将与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合作,在园区内建设智慧能源网示范区,将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打造成为一个“互联网+智慧能源”的绿色低碳科技园。
截至2017年6月,中关村企业累计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6003家,其中设立子公司3019家(天津1536家,河北1483家),设立分公司2984家(天津954家,河北2030家)。
2017年12月29日,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与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正式签署共建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协议。这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规划建设雄安新区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共同推进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部署要求的重要举措。
同期,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结合雄安新区建设需求,组织碧水源、东方园林、东方雨虹、广联达、雪迪龙、清新环境、神雾、北京科锐、小桔科技、金山软件、首航节能、眼神科技等12家中关村节能环保及智慧城市服务企业与雄安新区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入驻雄安中关村科技产业基地,支持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的未来之城。
(七)社会事业
截止到2017年9月,中关村拥有 90 余所高等院校,400 余所科研院所,“千人计划”、“海聚工程”与“高聚工程”人才 2000 多人,知名创投机构670余家,天使投资人20000多名,各类新型创业孵化机构152家,优质专业服务机构 1000余家,社会组织超过500家。通过持续优化创业创新环境,不断催生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为北京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更好地服务来中关村示范区创新创业的外籍人才,2017年9月25日,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政府共同在创业大街挂牌设立“中关村外籍人才服务窗口”。窗口作为中关村政策的咨询服务平台,将为外籍人才提供出入境咨询受理,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及雏鹰人才计划等政策咨询和服务;同时,服务窗口还将提供包括企业注册、财务服务、税务服务、人力资源、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投融资服务、孵化服务等保障创新创业的专业服务。
在全国双创周北京会场,中关村管委会首次推出了创业服务机构手册(简称创业手册)和中关村创业地图。创业手册收集整理了示范区范围内97家创新型孵化器、29家大学科技园、26家特色产业孵化平台等重点创业服务机构的情况,内容覆盖了机构名称、照片、地址、简介、服务内容、联系方式等信息,并按照服务功能分类收录了与创业服务机构合作的200余家第三方服务机构信息。此举旨在帮助创业者更好地了解创业生态圈,在最短的时间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创业地图集成上述创业服务机构及第三方服务机构的相关数据信息,目前已开发完成网页版和手机版,可实现热力反应、导航、区域搜索、分类搜索等功能。
(供稿:天津滨海高新区工委研究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