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山东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山东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均生产总值72807元。120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224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随着淘汰落后产能、环保攻坚深入推进,产能过剩行业、高耗能行业投资呈下行,更多向转型发展加大投资。2017年,产能过剩行业投资4866.1亿元,下降6.6%。高耗能行业完成投资8514.7亿元,增长3.8%,比上年回落13.7个百分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649.0亿元,增长9.8%。

山东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一、发展概述

2017年,全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践行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各项部署,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目标定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呈现提质增效、稳中向好态势,转型发展加快推进,民生保障持续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经济文化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2017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7263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32.7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32942.8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34858.6亿元,增长9.1%。人均生产总值72807元。

节能降耗成效卓著。初步核算,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6.94%,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9.43%。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量减少6.6%。一次能源转换为二次能源效率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工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比重为75.3%,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

新能源生产初具规模。清洁能源发电量231.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5.2%;占规模以上全部发电量的比重为4.6%,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风力发电量132.9亿千瓦时,增长13.2%;生物质发电量60.0亿千瓦时,增长8.8%;太阳能发电量32.5亿千瓦时,增长1.2倍。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优化。2017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4236.0亿元,增长7.3%,增速比上年回落3.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120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224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国有投资对稳增长贡献大。2017年,国有投资完成9568.2亿元,增长30.8%,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0.7%,拉动投资增长4.0个百分点,是稳定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民间投资完成40482.8亿元,增长2.1%,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超过七成,为74.6%,高于全国平均占比14.2个百分点。港澳台投资完成810.2亿元,下降5.2%。外商投资完成1422.4亿元,下降2.9%。第三产业投资领先增长。2017年,三次产业分别完成投资1029.6亿元、26876.3亿元、26330.1亿元,分别增长10.7%、2.5%、12.5%;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分别为1.9%、49.6%、48.5%。服务业投资增速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快5.2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0个百分点,服务业占比较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新旧动能转换投资力度加大。工业技改投资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2017年完成投资16728.6亿元,增长14.1%,增速比上年提高6.0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64.3%,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其中,动能转换的重要领域重化工行业,技改投资明显加快,完成投资2899.0亿元,增长10.1%,比上年提高17.1个百分点,其中化学纤维制造、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77.8%、63.7%。产能过剩行业、高耗能行业投资持续减弱。随着淘汰落后产能、环保攻坚深入推进,产能过剩行业、高耗能行业投资呈下行,更多向转型发展加大投资。2017年,产能过剩行业投资4866.1亿元,下降6.6%。其中,用于转型的技改投资增长7.8%,比上年提高10.7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完成投资8514.7亿元,增长3.8%,比上年回落13.7个百分点。其中,用于转型的技改投资增长17.2%,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惠民生投资明显加快。2017年,我省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大力发展卫生健康事业,教育、卫生行业投资分别达到1167.2亿元、651.4亿元,分别增长59.7%、25.8%。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攻坚,着力改善“水质”“气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行业投资达到3753.9亿元,增长28.9%。

消费观念、消费模式加快升级。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649.0亿元,增长9.8%。体育娱乐、文化信息、家居家装、民用汽车等品质升级类消费持续攀升。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农村增速略快于城镇。全省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26814.5亿元,同比增长9.7%;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6834.5亿元,增长10.3%,乡村增速高于城镇0.6个百分点,城乡增速差距较上年缩小0.2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主导市场,餐饮收入平稳增长。按消费形态分,全省商品零售额30046.4亿元,同比增长9.7%,占比89.3%,是市场主要支撑力量;餐饮收入额3602.6亿元,增长10.5%,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7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企业企稳回升,限额以下企业增势较好。2017年,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2730.9亿元,增长7.5%,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限额以下企业活跃度高,实现零售额20918.1亿元,增长11.4%,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个百分点。市场消费运行平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649.0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餐饮收入3602.6亿元,增长10.5%;商品零售30046.4亿元,增长9.7%。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6814.5亿元,增长9.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834.5亿元,增长10.3%。新型消费快速释放。网上零售额2539.3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084.5亿元,增长32.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6.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主要商品销售稳定。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1465.3亿元,比上年增长8.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989.0亿元,增长7.6%;日用品类零售额415.3亿元,增长6.8%;汽车类零售额3058.3亿元,增长5.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989.5亿元,增长13.0%;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322.7亿元,增长9.0%。

对外贸易稳健向好。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17823.9亿元,同比增长15.2%,增速创五年来新高。其中,出口9965.4亿元,增长10.1%;进口7858.5亿元,增长22.2%。出口增幅列全国六大出口省市第二位。民营企业表现活跃,自主发展能力逐步增强。民营企业继续保持第一大企业主体地位,实现进出口10500.4亿元,增长21.9%,占全省的58.9%,提升3.3个百分点。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8.1%,增速高出全省2.9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5.0%。海关特殊监管进出口增长28.3%,占7.7%,提升0.8个百分点。传统市场稳定新兴市场开拓,贸易市场多元化。美国、东盟、欧盟、韩国和日本继续保持我省前5大贸易市场地位,分别实现进出口2302.6亿元、2155.6亿元、2085.3亿元、1949.2亿元和1446.5亿元,依次增长11.0%、18.3%、12.5%、2.3%和13.9%,合计占55.8%。对拉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20.7%和52.1%。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4816.3亿元,增长16.4%,占比27.0%。传统产品地位不断巩固,结构不断优化。农产品出口1152.5亿元,增长7.2%;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867.3亿元,占全省的48.8%,高新技术产品中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技术出口分别增长24.8%和19.0%。进口产品中原油继续保持第一位,进口量7125.5万吨,增长45.5%,进口额1838.9亿元,增长81.5%,拉动全省进口总值增长12.8%。橡胶、铜矿砂和铝矿砂进口量价齐增,拉动进口值分别增长72.8%、32.9%和38.8%。新旧动能转换持续发力,外贸新业态快速发展。据商务厅统计,跨境电商出口678.4亿元,增长42.0%。市场采购出口62.8亿元,激增162.3倍。38家本土培育的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进出口231.5亿元,增长18.3%。

利用外资稳定增长。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479家,合同外资1860.8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21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1%、32.5%和9.0%。外商投资结构优化。制造业占比过半,高技术服务业增速加快。制造业新设企业448家,合同外资755.1亿元,增长23.3%,实际使用外资645.8亿元,增长9.7%。服务业新设企业939家,合同外资967.7亿元,增长43.3%,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120亿元,增长40.2%,占服务业比重25.7%。外资来源地更趋多元化。传统市场投资保持增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向好。香港实际投资606.9亿元,增长10.8%,占全省的50.1%。欧盟、美国、日本实际投资99.7亿元,48.6亿元和42.2亿元,分别增长21.3%、1倍和11.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保持良好态势,新设企业116家,合同外资98亿元,实际使用外资99.8亿元,分别增长20.8%、10%和19.2%。利用外资质量提升。大项目支撑作用增强,新引进500强企业数创新高。新批及增资总投资过亿美元项目102个,合同外资158.1亿美元,占全省的57.7%,分别增长24.4%和61.7%。28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54个,投资总额41.9亿美元,合同外资14.9亿美元。

对外经贸合作稳步推进。全年实现对外投资377.5亿元,跨国并购实际投资117.8亿元,占比31.2%。在资源开发、国际产能合作、品牌并购等方面推动了一大批项目,对解决我省资源需求、引进先进技术、提升品牌附加值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年实现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793.7亿元,增长9.3%。派出各类劳务人员7.2万,增长4.2%。其中,外派设计、咨询、监理、护士、厨师、海员等各类高端劳务2.5万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成为亮点。对沿线国家实际投资100.6亿元,增长81.7%;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447亿元,增长5%,占全省的56.3%;派出各类劳务人员增长24.7%。13家境外经贸合作园区投资361.9亿元。

财政收支结构持续优化。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98.5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6.6%。其中,税收收入4419.3亿元,增长9.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72.5%,提高0.6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257.7亿元,同口径增长5.2%。其中,民生支出731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9%。社会保障就业支出增长14.0%,住房保障支出增长24.7%。

重点领域信贷保障有效。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91018.7亿元,比年初增加5335.2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70873.9亿元,比年初增加5630.4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25819.4亿元,增加1690.4亿元;县域贷款余额20707.9亿元,增加1353.7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330.7亿元,增加1426.9亿元。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28.3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58.1万人,困难群体再就业8.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0%,低于4%的全年控制目标。

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5%,涨幅较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1.6%,农村上涨1.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9%,消费品价格上涨0.7%;非食品价格上涨2.3%,食品价格下降1.7%,自2003年以来首次转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9%,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1.4%。工业生产者价格连降五年后首次转涨,出厂价格上涨5.5%,购进价格上涨7.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8%。

常住人口规模过亿。全年出生人口174.98万人,出生率17.54‰;死亡人口73.82万人,死亡率7.40‰;自然增长率10.14‰。年末常住人口10005.83万人。其中,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7.21%,15-64岁人口占68.80%,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99%。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58%,比上年末提高1.56个百分点。

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89元,比上年增长8.2%;人均消费支出23072元,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18元,增长8.3%;人均消费支出10342元,增长8.6%。城镇、农村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37.6平方米和42.5平方米。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1952.9万辆,增长11.3%。其中,私人轿车1140.1万辆,增长11.7%。

区域经济融合协调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生产总值33972.1亿元、9686.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2%和6.0%。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30亿元、50亿元、70亿元、100亿元的县(市、区)分别达到55个、29个、20个和8个。

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制定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两个10条意见,省管企业实现利润比上年增长1.2倍。非公有经济增加值42141.2亿元,增长7.3%。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36896.0亿元,增长7.2%。削减省级行政权力事项1082项。整合26项涉企证照事项,在“五证合一”基础上实现“三十一证合一”。省市县三级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体系逐步构建,信用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新进展。完成175万吨生铁、527万吨粗钢、351万吨煤炭去产能任务,违法违规电解铝项目和“地条钢”清理整顿工作圆满完成。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3257.3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920.8万平方米。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4.6%,比上年末降低0.2个百分点。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减负86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为87.5元,比上年降低0.4元。基础设施投资9999.3亿元,比上年增长29.2%。

实体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6.8%,实现利润增长11.5%,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8%,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4.3%,营业利润增长21.7%,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4.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质量强省战略有序实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83.99,比上年提高0.69。年末有效注册商标72.3万件,比上年增长22.1%。其中,驰名商标711件,地理标志商标542件。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申请量增长2.1倍。共有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10个,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11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6个,有效期内山东名牌产品、山东省服务名牌、山东省优质产品基地分别达到1536个、543个、37个。

新经济规模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5.0%,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城市轨道车辆、服务器、新能源汽车等高技术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0.7%、80.2%、16.3%、3.0倍。软件业业务收入4933.1亿元,增长14.3%;软件业务出口16.1亿美元,增长10.9%。新登记市场主体149.6万户,比上年增长4.5%。其中,新登记“四新”经济企业增长37.2%。123家企业和研发单位落户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基地。运营共享单车47万辆。

二、产业结构

2017年,山东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6.7∶45.3∶48.0。

农林牧渔业运行稳定。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114.7亿元,比上年增长4.0%。粮食总产量4723.2万吨,增长0.5%,是历史第一高产年。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获证企业3561家,比上年增加122家;产品7508个,增加106个;产地总面积375.1万公顷,增长30.7%。林牧渔业总体稳定。林业增加值116.0亿元,比上年增长9.9%;年末林地面积349.0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3040.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7.51%。牧业增加值997.8亿元,增长3.7%;猪牛羊禽肉产量772.4万吨,增长2.7%;禽蛋产量449.3万吨,增长1.9%;牛奶产量266.2万吨,下降0.8%。渔业增加值960.6亿元,下降0.5%;水产品总产量(不含远洋渔业产量)881.4万吨。其中,海水产品产量731.9万吨,淡水产品产量149.5万吨。年末专业远洋渔船519艘。生产条件优化改善。除险加固大中型水库21座、小型水库249座,治理中小河流210条,开工建设雨洪资源利用项目22个,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20平方公里。农机合作社7699家。年末大中型拖拉机59.5万台,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83%。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动调整种植结构。玉米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1.5%,小麦播种面积增加0.4%,棉花播种面积减少37.5%。畜牧业中小规模养殖户加速退出,大型规模养殖户成长壮大。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超过1.9万家,年营业额突破630亿元。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分别达到20个、30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市、区)达到42个。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28705.7亿元,比上年增长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其中,轻工业增长6.9%,重工业增长6.9%;装备制造业增长11.0%,高技术产业增长10.9%,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长3.6%。工业产销率为98.9%。

建筑业较快发展。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6944家,比上年增加773家。其中,特级和一级建筑企业658家。全省资质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20472.9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增速高于上年1.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24.6%,非国有企业增长12.4%。建筑业总产值11477.8亿元,增长13.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900.7亿元,增长13.4%;非国有企业8577.1亿元,增长13.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7332.7万平方米,增长7.3%,增速高于上年3.5个百分点。全省建筑企业在省外完成施工产值2006.3亿元,占全部建筑业总产值的17.5%,比重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年晋升总承包特级企业14家,年度晋升总数居全国第1位,特级资质企业总数达到38家,居全国第4位。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055.9亿元,占全部企业产值的26.6%;增长25.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8个百分点。特级企业对全省建筑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为44.8%,发挥了有力带动作用。(www.daowen.com)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中,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40.9%,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0.4%,商务服务业增长24.8%,科技服务业增长14.2%。生活性服务业中,规模以上电影和影视节目制作营业收入增长75.1%,文艺创作与表演增长41.2%,体育营业收入增长38.4%,居民服务业增长17.0%,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增长17.3%,其他服务业增长18.7%。

全域旅游高效发展。旅游消费总额9200.3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国内游客消费增长14.8%,入境游客消费增长3.6%。旅游投资2231.8亿元,增长11.2%。共有全域旅游集散和咨询服务中心243处,跨界融合新业态旅游项目629个,旅游厕所1.6万座。共有A级旅游景区1075家,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45家,省级旅游强乡镇527个,省级旅游特色村1180个。

快递电信业快速增长。邮电业务总量1891.3亿元,比上年增长64.4%。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498.4亿元,增长76.5%;邮政业务总量392.9亿元,增长30.3%。快递业务量15.1亿件,增长25.7%。光缆线路总长度207.3万公里,增长18.9%。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19.1万路端。年末固定电话用户884.0万户,下降8.9%;移动电话用户9943.9万户,增长3.6%。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109部。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铁路运输业推动大宗货物产运需紧密衔接,调整货运产品供给,加强与社会物流的深度融合,全年完成客货周转量2009.5亿吨公里,增长8.2%,增速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货物运输持续向好,完成货运量1.8亿吨,货物周转量1254.9亿吨公里,分别增长6.7%和8.8%,增速分别比上年提高0.7和2.8个百分点。完成客运量1.3亿人次,客运周转量754.6亿人公里,分别增长12.5%和7.2%,增速分别比上年提高0.9和1.0个百分点。公路客货周转量大幅提升,全年完成6698.3亿吨公里,增长9.5%,增速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受电商快递业务迅速发展、公路运价灵活适应性强的带动,公路货物运输快速增长,完成货运量28.8亿吨,货运周转量6650.2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5.3%和9.5%,增速分别比上年提高5.8和6.2个百分点。在私家车保有量增加和客运车辆公交化运营的影响下,公路旅客运输增速放缓。全年完成客运量4.9亿人,增长0.6%,增速比上年回落3.4个百分点;完成客运周转量481.0亿人公里,增长1.8%,增速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长途客运发展较好。全年水路运输业完成客货周转量1764.4亿吨公里,增长10.7%,增速比上年回落4.3个百分点。其中,客运周转量12.1亿人公里,增长0.6%,比上年回落2.5个百分点。货运周转量1758.4亿吨公里,增长10.8%,比上年回落4.3个百分点。港口生产实现重大突破,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5.2亿吨,增长6.2%,青岛港突破5亿吨,日照港、烟台港突破4亿吨。货邮吞吐量基本平稳。9大机场全年航班起降48.9万架次,增长17.0%,比上年回落3.6个百分点。航空客运业快速增长,完成旅客吞吐量0.5亿人,增长19.2%。航空货运业增速趋缓,完成货邮吞吐量41.0万吨,增长0.3%。

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6637.2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住宅投资4929.5亿元,增长5.1%。房屋施工面积63563.2万平方米,增长6.0%。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6742.1万平方米,增长5.9%。竣工面积8429.1万平方米,增长2.1%。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406.5万平方米,增长0.8%。商品房销售面积12813.2万平方米,增长8.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1201.0万平方米,增长5.7%。

资本市场稳健发展。共有上市公司294家,比上年增加26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196家,增加23家。“新三板”、齐鲁股权交易中心、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分别达到636家、2270家和1124家。证券公司代理买卖证券交易金额11.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0.9%。期货公司代理成交金额7.8万亿元,增长39.9%。年末私募基金机构443家,管理基金规模1568.6亿元。

保费收入较快增长。保险保费收入27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741.4亿元,增长11.8%;人身险保费收入1996.6亿元,增长21.8%。支付各项赔款与给付831.3亿元,增长5.7%。农业保费收入23.6亿元,增长18.5%,为1729.2万户次农户提供了647.3亿元的风险保障。

三、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补短板”持续发力。2017年,基础设施投资完成9999.3亿元,增长29.2%,增速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115.2%,比上年提高82.9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18.4%,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重点投向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道路运输业和水利管理业四个行业,占全部基础设施投资的80.0%,石济客专山东段和龙烟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运。

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公路通车里程27.1万公里,比上年增加481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821公里,增加111公里。高速铁路通车里程1240公里,石济客专山东段和龙烟铁路等重大项目建成使用。沿海港口生产型泊位58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97个。榆横至潍坊、扎鲁特至青州“外电入鲁”通道建成投用,新增外电接纳能力500万千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达到19.4%。

城乡建设水平提升。市政公用设施投资1273亿元。开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906个,查处违法建设9872万平方米,拆除8348万平方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6.5%、99.0%。村镇建设投资1773亿元。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449.1万户,86%的建制镇和全部建成入住的农村新型社区建有污水处理设施。17个试点县(镇)公共场所和农村新型社区实现冬季清洁供暖。

四、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呈现新气象。全面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交流轮岗校长、教师4.4万人。12个设区市完成校长职级制认定和聘任。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1146所、幼儿园1834所。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专任教师分别达到42.2万人、27.6万人、13.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4.9万人,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11.1万人。

文化事业产业向好发展。13件“文化惠民、服务群众”实事基本完成。成功举办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和2017瑞典·中国山东文化年等文化活动。年末广播人口、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9.11%、98.97%。城市营业影院477家,电影票房收入22.9亿元。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5个,艺术表演场馆92个,博物馆497家,公共图书馆154个,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157个,美术馆49个,文化站1815个。出版各类图书18092种,报纸87种,杂志263种。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长9.9%,实现利润增长14.5%。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分别达到17个、146个。

各类人才统筹发展。共有在鲁两院院士49人,“千人计划”专家20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7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260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97人,齐鲁首席技师1359人,高技能人才290.6万人。获中国政府“友谊奖”专家66人。获得“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服务绿卡”人选402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3个,省级以上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12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30个,山东省技工教育特色名校7个。

创新平台作用增强。中国(烟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挂牌运营,青岛、东营、烟台、潍坊4市入围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共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18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3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11个,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7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69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17个,院士工作站334个。

双创活力持续迸发。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19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6项。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金奖4项,专利奖优秀奖64项。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700件,比上年增长21.5%。发明专利申请量6.8万件,发明专利授权量1.9万件。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57件,比上年增加1.24件。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创业示范园区达到161家,省级示范创业大学达到11家。年末实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增长13.9%。其中,私营企业增长19.9%,个体工商户增长12.0%。

卫生服务水平继续提升。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区域中心试点正式启动。年末医疗卫生机构7.9万所。其中,医院2452所,比上年增加433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5万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国医堂、中医馆)设置率分别达到74.6%和86.5%。完成诊疗服务6.4亿人次。实施医疗救助289万人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45元提高至50元。

全民体育健身更加普及。举办山东省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赛事活动4773项次,参与总人数达到410万人次。全民健身中心县级覆盖率超过90%,行政村覆盖率92.6%。18名运动员在7个项目上获得世界冠军。获得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金牌59枚、银牌45枚、铜牌47枚。

气象地震服务能力增强。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498次,人工作业增加降水7.6亿立方米,减少雹灾损失2.2亿元。妥善应对显著性有感地震39次。

脱贫攻坚精准推进。83.2万省标以下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完成年度减贫任务。60万黄河滩区居民脱贫迁建全面启动,18个村台、41个外迁安置社区开工建设。为242.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扶贫特惠保险”,改造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4.85万户。

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年末职工基本养老、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660.9万人、2013.1万人、1268.3万人、1569.1万人、1186.6万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530.6万人、7282.6万人。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到2627元。432家医院实现省内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失业保险金标准平均增长8.4%,1至4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平均增长6.2%。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3.8万人,年人均保障标准6192元,比上年提高222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81.7万人,年人均保障标准4249元,比上年提高435元。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0590个,各类养老床位64.9万张。

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全面完成。棚户区改造开工80.4万套,基本建成64.7万套,年度任务完成率分别为105.2%和197.4%。公共租赁住房基本建成3.2万套,年度任务完成率为138.8%。

安全生产事故持续下降。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442起,死亡1307人,分别比上年下降49.1%和25.5%。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18,十万人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63,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032。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平均浓度比上年分别下降13.6%、11.7%、31.4%和2.6%。“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平均为275.4天,比上年增加26.5天;重污染天数平均14.9天,比上年减少8.2天。水环境质量连续15年持续改善,国控地表水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为55.4%;劣V类水质比例为2.4%,比上年下降6.0个百分点。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分别达到52处、67处,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分别达到68处、134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