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甘肃石化产业:如何获取竞争力?

甘肃石化产业:如何获取竞争力?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资料显示,甘肃全省煤炭探明保有储量为86亿吨,人均只有330余吨,为全国人均水平的55%;石油探明储量3.6亿吨,仅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2%,人均拥有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甘肃石化企业的竞争力。对甘肃石化产业而言,尽管高级要素的作用目前尚未显现,但从长远来看,高级因素所占的主导地位以及对获取地区竞争优势的后发作用不可低估,但甘肃不仅“初级要素”短缺,而且更加缺乏这些“高级因素”。

甘肃石化产业:如何获取竞争力?

主要包括天然资源、基础设施、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等方面。

1.有色、冶金电力、石化是甘肃的支柱产业。甘肃工业属于重型工业结构,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和能源有很强的依赖性。然而,甘肃的资源优势正在逐步消失,加上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作用也日益凸现。资料显示,甘肃全省煤炭探明保有储量为86亿吨,人均只有330余吨,为全国人均水平的55%;石油探明储量3.6亿吨,仅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2%,人均拥有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另外,甘肃能耗量居高不下:2002年每万元GDP耗能2.76吨标准煤,2003年为2.65吨标准煤,2004年为2.55吨标准煤,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

2.甘肃石化企业自身的基础设施较强但区位优势和企业间的有机联系较差。兰炼和兰化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的前身,更是中国石油化工业的摇篮;玉门石油分公司、庆化集团公司、刘化总公司、金昌化工集团、404钛白粉分厂、银光公司、亚盛集团、永新集团等企业,均为甘肃国有(或军工)大型化工企业,其设备技术在国内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它们深居内陆,交通不便,远离原料和产品销售市场,原油、天然气主要来自新疆、青海两地,目前兰州石化分公司原油用量1000万吨的70%以上来自新疆,玉门石油分公司原油用量300多万吨的84%来自省外[4];省内天然气全部由青海涩北气田供应;省内聚乙烯、聚丙烯、合成橡胶、合成树脂等产品主要销往西南和沿海地区,加之这些企业基本都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企业内部大而全,企业之间条块分割缺乏分工,虽然形式上看一个区域内聚集着一批化工企业,但彼此间的有机联系甚少。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甘肃石化企业的竞争力。(www.daowen.com)

3.资本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优势较明显,但在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石化企业与科研机构的结合紧密度上,则有明显不足。由于这些企业大都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有的甚至是国家“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项目(如兰炼和兰化)和军工与民用结合型企业(如银光公司、404钛白粉分厂等),不仅资金相对雄厚,而且历来以出产品、出技术、出经验、出人才、出效益而著称。尽管在改革开放后,甘肃企业有人才外流和不同程度上存在技改资金短缺问题,但仍未从根本上动摇甘肃石化企业的相对优势地位。首先,他们拥有自己的科研机构,培养了大批科研技术人员。据统计,全省石化行业拥有15万名职工,其中,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才约3万人;全省有33所科研和设计院所,19所大中专院校[5],其中,中科院化物所和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院校,尽管目前与企业的联系不甚紧密,但仍为甘肃石化工业发展提供了潜在的技术基础。其次,大型化和专业化的生产,造就了15万熟练技术工人,加之甘肃的劳动力成本较低,这无疑都增强了甘肃石化企业的地区竞争力。

波特将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资金等生产要素定为初级生产要素,将现代通讯、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研究机构等定为高级生产要素,并认为,前者的重要性越来越低,后者对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对甘肃石化产业而言,尽管高级要素的作用目前尚未显现,但从长远来看,高级因素所占的主导地位以及对获取地区竞争优势的后发作用不可低估,但甘肃不仅“初级要素”短缺,而且更加缺乏这些“高级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