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传统思维方式,摒弃“资源优势”观念,增强资源危机意识和紧迫感,逐步退出资源开采与冶炼领域,这是实现白银等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根本。
传统观点认为,资源枯竭是造成白银等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缺乏活力、甚至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因此提出三条可供选择的路子:一是缩小自有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规模,借以延长其开采年限;二是在白银等资源型城市周围及其以外(包括国外)地区寻找新资源,借以补充其自有资源;三是利用高科技寻找替代资源。(www.daowen.com)
本文认为资源枯竭是白银等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缺乏活力的直接原因,但根本原因却在于过去长期以来的“资源优势”观念支配下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以及由此所导致的产业结构单一和轻重比例失调,这种单一的结构和失调的比例,直接导致产业链条的短小和第三产业的低下,进而制约了民营经济发展,最终影响到经济发展活力。从社会深层原因上考察,这种“资源优势”与长期的计划经济模式一道,共同致使这些城市职工的思想僵化、危机感缺乏和思变创新意识的淡薄,因此也就使这些城市缺乏变革与创新的内在驱动力和发展市场经济的社会土壤。可见,问题的症结不在于“自然资源”枯竭与否,而在于与观念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相关的“经济活力”是否旺盛。如果说自然资源或“资源优势”在工业经济(特别是我国计划经济、短缺经济)时代能够给国家或地区经济带来繁荣,那么,到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时代就不可能继续维持这种繁荣,更不可能带来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海湾产油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轨迹,从正反两方面业已做出有力证明。只要“资源优势”观念存在,就不可能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不可能增强产品乃至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因此,白银等资源型城市对现有的有色金属开采和冶炼等资源型企业,要综合运用经济、政治和法律手段,促使其逐步缩小经营规模、减少产量、最终实现平稳退出。从另一方面来说,目前白银市铜冶炼需求的90%和铅锌冶炼需求的60%以上都依赖外部资源,即便如此,自有资源也只能维持8到15年。既然“资源优势”不再,又何必再在“资源优势”上枉费心机呢?从国内外资源供应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再将这些传统资源型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将对这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大隐患。白银等地方政府在制定区域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时,应该彻底摒弃“资源优势”观念,尽快树立资源危机意识,逐步缩小直至最终推出资源开采与冶炼领域,积极引导传统的有色金属冶炼等加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输出技术,实行产业转移,是发挥比较优势的可行之路,它既可解决生产能力和人员技术过剩问题,又有利于经济转型与绿色、环保、和谐社会的构建。但这一切都将以观念创新为前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