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华为IT技术创新应用实践分享案例

华为IT技术创新应用实践分享案例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供应云为例,华为正在规划和建设实时供应链。为了支撑其每年几百亿美元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交付,华为在全球部署了五大供应中心、十几个地区中心,以及100多个国家供应中心。华为的大数据战略主要包括5个维度:文化维度、数据维度、技术维度、应用维度和组织维度。下面的几个实际案例可以了解华为是怎样运用大数据的。

华为IT技术创新应用实践分享案例

华为的业务成长非常快,2015上半年完成了283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30%,根据华为的“812”规划,未来4~5年,华为年收入将达到1000亿美元。华为的商业模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前的B2B,服务于运营商,现在拓展到了B2P,有了很多行业客户,在全球有一万家合作伙伴共同拓展行业市场。华为的终端业务发展尤为迅速,2015年上半年华为手机的出货量超过5000万台。

华为有17万员工,在全球有500多个办公地点,16个研发中心,海外有5个全球性的制造中心,华为的IT伴随着华为业务的高速发展,有非常多的挑战。最核心的问题是5年以后华为收入达到1000亿美元,华为的制造模式、开发模式、销售模式和服务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

一个1000亿美元的公司和一个600亿美元的公司在商业模式和业务场景上都将会有很多的不同。现在工业4.0、大数据等都是非常热门的话题,这给华为未来的制造模式将会带来哪些机会和挑战?华为经过与业界最强的标杆企业对比,认为其自身距离工业4.0最大的差距就在信息化,需要做横向的资源整合和纵向的资源整合,进行信息化打通。因此,华为进行了IT 2.0的规划和建设。以下是华为2014~2015年IT 2.0的实施情况介绍。

1.开放的IT 2.0架构

华为的IT 2.0架构是一个开放的架构,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支撑以人为中心的作战系统,IT 2.0的目标对企业内部而言是要实现现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透明可视管理;对外,要做到华为、客户及合作伙伴的数据共享及高效协同。

因此,IT 2.0主要包括以下3个部分。

● 第一,构建一个全球云化的数据中心,对于最终用户来讲,全球就一个云数据中心。华为在东莞和南京实现了两地三中心,下一步在贵州要规划计算平面的数据中心。

● 第二,构建一个强大的PaaS云平台,这个PaaS平台主要包括3个部分:①H.A.E云平台,华为大量的应用都可通过这个平台承载,支持弹性扩展;②软件包平台;③大数据平台。

● 第三,基于华为的应用云,构建以人为中心的作战系统,把从支撑功能部门为主导转换成支撑以流程角色和以人为中心的IT作战系统。

2.云计算引擎

华为的云计算引擎包括营销三朵云、生产五朵云、研发七朵云及企业社交云。

1)营销三朵云:包括体验云、知识云和方案云。以前华为有一个很苦恼的问题,就是经常需要非常强的专家跟客户交流,但不是每一个专家都是那么好找,怎样把这个能力通过解决方案体验的方式传递给客户?因此华为在全球建立了6个体验中心,通过云的方式把解决方案高保真、高效率地送到客户面前,可供客户体验,这个体验云的规划已经实现了。在知识云和方案云方面,通过云把人和知识、专家进行了高效的连接。华为以前发现专家做解决方案时水平有高有低,现在通过云的方式保证了解决方案高质量的输出,也促进了员工技能的快速提升。华为将知识库云化,通过这个强大知识库的延伸,使得无论中方员工还是本地员工,都可以获得足够的知识支撑,快速提升技能。

2)生产五朵云:包括销售云、财经云、交付云、供应云和采购云。以前这些系统的后台数据库是一个一个独立的,数据之间集成负载很重,效率也比较低。现在华为把后端30多个数据库整合成5个,把传统软件包的很多功能进行了云化和服务化,架构简化解耦,实现了前轻后重的架构:前端是基于移动、社交化的一站式工作台,后端云平台负责处理复杂的业务逻辑。

以供应云为例,华为正在规划和建设实时供应链。为了支撑其每年几百亿美元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交付,华为在全球部署了五大供应中心、十几个地区中心,以及100多个国家供应中心。以前的信息流不够高效,国家中心仓到站点的数据流转大约要花30分钟,数据的延迟和低质量使得华为在整个交付过程当中有很多浪费。所以为了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付效率,华为做了一系列设计优化,现在基于云计算提供实时的供应链服务,通过实时业务流、实时响应及实时状态可视这三点把国家中心仓到站点的数据流转效率提高了数十倍,30分钟批处理提高到了1分钟。西门子用同样面积的工厂实现了普通工厂8倍的产能,他们给自己的成熟度评估是3.5分。对比之下,华为现在在2.7分左右。华为希望通过3年时间把实时供应链和智能制造成熟度提高到3.5分。

3)研发七朵云。已帮助华为实现代码上云和作业上云,重构了开发模式。

4)企业社交云。2014年,华为内部规划了基于eSpace的企业协同办公平台,经过一年的开发和实施,已经有了较好的效果。华为把这个系统定位成一个IT战略系统,因为它可以有效地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这个团队的目标是2015年底实现日活跃用户数达到10万人次,现在已达到了7万人次。这个平台的构建对于华为的内部沟通效率提升、成本降低非常有价值。

3.大数据引擎(www.daowen.com)

大数据是数据,是技术,更是思维。华为以前非常多地关注内部数据,现在华为更多地把视角放在了外部数据,放到了多样化的数据;在这个海量数据的时代,技术进步(例如分布式技术、挖掘技术等)使得人们对于大数据的处理能力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大数据更是思维,这个思维是指跨界思维、实践思维、定量思维和相关思维。现在人们看到的一切都可以被数据化,例如人们每天行走了多少步、心跳及呼吸等都可以数据化,这些数据如果和体育用品结合起来,就能发挥出全新的、更大的价值。

华为的大数据战略主要包括5个维度文化维度、数据维度、技术维度、应用维度和组织维度。

文化维度上,大数据工作一定要高层关注,CEO重视,因为数据就是企业资产。

数据维度上,数据一定要贯穿、分享和沉淀才会有生命。用数据贯穿梳理整个组织,它的价值远比保留在一个部门里大得多,这也是未来5年华为准备做的事情,用数据来驱动整个组织。

技术维度上,建立企业级的统一技术平台,整合了企业内&外的数据,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融合分析与应用。

应用维度上,大数据最终是要实现企业的商业价值,因此它是用来驱动业务的,驱动产品研发、营销、销售、生产、供应和服务。下面的几个实际案例可以了解华为是怎样运用大数据的。

案例1:以前,华为认为购买华为P8手机的客户可能有两种,“草根男”或者二三十岁的“白富美”。现在通过大数据平台分析,发现客户是年龄段在35~49岁,80%是男性,消费能力比较强,高学历,尤其对于IT、财经和数码比较有兴趣的一类人群。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发现真实的客户跟原来所想象的客户有很大的差别。

案例2:在营销活动中,华为通过大数据平台做了很多新的尝试。华为对用户进行了标签定义,每个用户都有若干个标签,包括兴趣、能力、偏好、职业和微博上面的表现等,用户标签积累越多,用户的画像就会越精准。用户画像可以让华为针对潜在客户群体做精准营销,提升线下活动的营销价值。通过前一段时间的统计,华为在P8上面做的营销活动,传播效果提升了10倍,销售效果提升了3倍。

案例3:以前华为做媒体投放时是比较盲目的,不知道这个广告有谁看了,在什么场合看的,看了多长时间,看完后有没有产生购买行为,他有没有兴趣并没有清晰的反馈。现在通过大数据平台,华为可以把广告进行精准投放,有了更精准的广告创意,也可以知道这些广告该投放给谁,在什么媒体、什么时间投,投放效果大幅度提升。

案例4:把大数据应用到客服。以前大家打客服电话,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打一个800进去之后提示你,听了提示音后告诉你按9按3,客户的耐心早就丢掉了。实际上客户拨进800就可以分流了,例如客户是微博上面的大V,有可能是高收入人群,有可能是华为的手机用户,或者之前有过投诉,这种情况其实不需要客户再拨号等待,可以根据客户数据直接接入VIP座席为之服务,这样客户体验会非常好。再比如客户买了华为的手机,但是使用体验不好,可能觉得手机的电池不够用,或者屏幕亮度不够,你在微博发一个抱怨,大数据后台把这样的信息抓取了,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语义分析,就可以知道属于哪一种情况的抱怨,就会立刻通过华为官方微博给客户发过去一个信息,可能3~5分钟就完成了,解决了客户的抱怨,得到好评。

案例5:华为有很多的会员活动,以前组织会员活动是很盲目的,但是现在由于已经对粉丝群体和会员群体进行了深入的了解,知道这些活动应该邀请谁来参加,把谁培养成品牌代言人,活动的效率和效果比以前高很多。

总而言之,大数据对于华为的产品研发、营销和服务等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组织维度上,在一个企业里面应该如何去设立对应的大数据角色呢?在华为内部有CDO,有大数据的管理团队,下面还有大数据运营团队,需要有这样的一个组织才能够把大数据作为一个企业战略来做。

华为通过双引擎(云计算和大数据)来驱动华为IT 2.0的落地,使得华为的IT在未来可以支撑千亿美元的收入规模,使得华为可以更快速地响应客户的需求,给企业一个美好的明天。

思想上,立足未来看现在;行动上,今天就是明天!

——来源:华为CIO邓飚在2015年IT价值峰会上的演讲并做改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