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构建有效的混合型企业组织架构?

如何构建有效的混合型企业组织架构?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他们决定将这样的聚会转为例行性的,并邀请其他部门的制造经理加入。技术方面的管理并不一定要设一位“科技总经理”,“同级群体”就可以解决问题。然而,这是混合型组织能否运作成功的关键。英特尔之所以成为混合型组织,绝非因为我们喜欢这种含混的感觉。混合型组织与伴随而生的双重报告系统,事实上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制度,只不过对企业而言,恰巧是最合适的架构,仅此而已。

你并不一定要指定专人管理一群科技人员。以下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制造经理甲在公司餐厅里喝咖啡,制造经理乙随后走进来坐在甲旁边,乙的上司是个有财务管理背景的总经理。他们很快聊起来,谈一些最近出现的技术问题,并发现这些问题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他们决定将这样的聚会转为例行性的,并邀请其他部门的制造经理加入。

一个委员会或类似的组织就此形成。借此,这群科技专业人士就可以解决他们的上司无法协助解决的问题。技术方面的管理并不一定要设一位“科技总经理”,“同级群体”就可以解决问题。这群制造经理们在双重报告的架构中(见图9-1),便需要向其“个别的事业部总经理”及以同级的专业人士为主组成的“科技制造委员会”报告。

图9-1 制造经理要向两个上司——总经理和同级群体报告(www.daowen.com)

要使这样的架构顺利运作,同级群体中的个体必须牺牲自己在决策上的自由度。在大部分的情况下,他们都必须遵照科技委员会的决策走。这就好比你和你先生(太太)决定和另外一对夫妻同去度假。你明明知道如此一来会受到不少限制,出游时不能随心所欲,但因为你们觉得这样比较有趣(或者基于现实考虑——四个人刚好可共乘一辆车),所以牺牲一点自由也无妨。

在工作上也是如此,要让每个个体都愿意牺牲决策上的权限,关键在于这个同级群体要足以让人信服。这种信赖感能不能产生,近年来已不断地被广泛讨论。一个公司无法借助组织条文让员工产生“信任感”,而只能靠它的企业文化来建立信任。简而言之,这是一种对企业的认同,大家具有相同的价值观,且对事情的执行方式及优先级等有相当的共识。双重报告以及同级群体要发挥出最大效能,健全的企业文化绝对是关键。

在这种架构中,经理人的角色变得模糊不清,而且大部分的人并不喜欢这种如坠云里雾里的感觉。然而,这是混合型组织能否运作成功的关键。有些人想尽办法要让组织架构更简单,但到头来却白忙一场。如果组织走向极端的功能性(只遵循理论,而忽视现实),工程设计或制造等类似部门就可能与市场隔离,对消费者的需求一无所知;而过度任务导向的组织,虽然有明确的从属关系及任务目标,却可能因为公司资源无法有效整合及分享,导致整体绩效无法提升。

英特尔之所以成为混合型组织,绝非因为我们喜欢这种含混的感觉。我们试过其他看似明确的组织架构,但就是行不通。混合型组织与伴随而生的双重报告系统,事实上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制度,只不过对企业而言,恰巧是最合适的架构,仅此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