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重温《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管理的启示与思考

重温《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管理的启示与思考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High Output Management本·霍洛维茨1995年,我第一次读《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在这种背景下,《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一书的地位近乎传奇。这就是《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一书如此非凡的原因之一。多年来,我已经将《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视为真正的经典,有至少三个核心方面可以论证其智慧之处。最后,大部分管理书籍都在尝试教授基本的技能,《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却在教导读者如何成就卓越。

重温《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管理的启示与思考

High Output Management

本·霍洛维茨(硅谷著名风险投资家,《创业维艰》作者)

1995年,我第一次读《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在那个年代,可没有什么博客或者TED(技术娱乐设计)演讲来告诉我们什么叫企业家精神。事实上,对于像我一样有志于创建和经营自己公司的年轻人来说,当年市场上这类书几乎是一片空白。

在这种背景下,《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一书的地位近乎传奇。所有最优秀的经理人都知道这本书。顶尖的投资人们会买来这本书送给创业者,硅谷满怀抱负的领导者们如饥似渴地阅读这本书。所有人都心存惊喜:英特尔的CEO(首席执行官)竟然会抽出时间来教我们创业的基本技能——如何管理。

这并不寻常,因为英特尔公司是科技领域最优秀的企业。它实现了有史以来企业最伟大的变革:创建十年后,公司业务从内存转为微处理器。不仅如此,英特尔传奇性的精准精神,使其能够以高度的自信进行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如果人们想雇用一位优秀的运营经理人,去英特尔公司找吧——但想说服谁离开硅谷管理最好的公司,可不是件容易事。

安迪·格鲁夫本人也是一个传奇。他是在匈牙利长大的犹太人,祖国先被纳粹,后被苏联占领。他移民纽约的时候,完全不会英语,并且一贫如洗。他进入纽约城市学院学习,成功攻克语言关,并最终取得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学位。母语非英语的他在仙童半导体公司工作时,用英语撰写了一本重要的半导体教科书。因此,在1968年参与创建划时代的科技公司英特尔之前,安迪就已被誉为科技先驱。1997年,《时代周刊》肯定了他堪称不可能实现的成就,并将他评为当年的年度人物。

这就是《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一书如此非凡的原因之一。安迪·格鲁夫,从一介草根到英特尔的领头人,竟然放下繁务,教授我们他的成功奥秘。并且可没有什么代笔——安迪亲自撰写此书。这是多么让人难以置信的礼物啊。

当我亲手拿到此书时,封面让我有些吃惊。1995年版的封面上,安迪·格鲁夫站在英特尔标志前。不同于任何我之前看到的CEO照片,安迪并未穿着高级西装,他的头发也并非一丝不苟,他也没有摆出双手交叉在胸前的强者姿势。不,安迪·格鲁夫穿着平常上班的衣服,他的工牌还挂在皮带上。我反复观察那个封面:“那是他的工牌吗?他拍封面照片竟然连工牌都没摘下来?”

现在看来,那个封面如此完美。这就是安迪·格鲁夫的踏实本色。他没工夫拍光鲜的照片来自我宣传。他为我们写下这本书,如果我们以他在封面上的照片好坏作为买书的理由,那将是我们的损失。他的时间没有放在如何拍照上,而是放在写作这本书上。他不仅仅是在讲课,他把这些经验知识在逻辑和情感上进行连接,并表达出来。我们可以从内心深处理解并体会他想表达的深刻含义。

第一章的开篇就让我感受到了这种风格的冲击:“‘生产’包含什么?”好吧,我很感兴趣。煮鸡蛋和建多少监狱会有怎样的联系?事实证明联系颇为紧密。《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开篇即教导我们,合适的系统设计的重要性,即使我们在处理人类这个系统的时候——尤其是当我们在处理人类这个系统的时候。

安迪还告诉我们如何用同样的原则理解社会该如何运行。无论我们怎样大声疾呼要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上大学,而不是误入歧途,无论怎样呼吁建造更多的学校,而不是监狱,都无法取得真正的成果。事实上反而适得其反。认识到复杂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是一回事,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则完全是另一回事。安迪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的工具。

多年来,我已经将《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视为真正的经典,有至少三个核心方面可以论证其智慧之处。首先,用一句最简短的话来说,它深入浅出地清晰阐述了相关概念。其次,它坚持在旧的标准中发掘全新的管理理念或找寻全新的视角。最后,大部分管理书籍都在尝试教授基本的技能,《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却在教导读者如何成就卓越。

安迪用如下经典公式阐述了管理这一概念:

经理人的产出=他直接管辖部门的产出+他间接影响所及部门的产出

表面看来很简单,但他点出了经理人和独立贡献者之间的本质区别。经理人的技能和知识只有从其管辖团队中获得更多的杠杆作用时,才是有价值的。所以,经理人,你是全公司最了解产品的病毒营销(viral loop)模式的人对吗?但如果你不会有效地将这一知识点传达给企业其他团队,这将毫无价值。这就是经理人存在的意义。经理人不需要多聪明,多熟悉业务,最重要的是如何把知识转化为团队绩效和产出。

而获取这种杠杆作用的方法,如安迪写道:“如果一个人工作上毫无作为,只有两个原因:他要么不会做,要么不想做;不是没能力,就是没动力。”这样的角度会让经理人高效地集中自己的努力。想要提高员工的产出,所需要的只是激励和培训。别无他法。

当描述到计划过程时,安迪用如下睿智之语总结了自己的要点:“我已经看过太多例子,很多人意识到今日的差距,并竭力找寻缩短差距的决策。但是今日的差距代表了过去某个时间点上计划的失败。”希望这一简洁有力的洞察不要被年轻读者所忽视。如果你想理解开发产品的一个要素,则必须记住这一点,过程初期所付出的能量将会收到十倍的回报,而过程末期所付出的能量则会收到十倍的负回报。

本书用了一整章的篇幅,描述了一个常被忽略却至关重要的管理工具:会议。安迪引领我们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这一古老的商业原则。他将教导我们如何开会视为首要原则,如何从展开一对一谈话开始。英特尔的CEO竟然会花时间来解释如何进行一对一谈话,真有些不可思议。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事实证明,在经理/员工关系中,一对一谈话不仅是一个基本要素,或许更是一个经理人可以获取到关于企业知识的最佳来源,不进行一对一谈话的经理人对企业动态的了解将非常有限。

安迪总能从简单的表象深入其本质。比如,人们在参观当今的科技公司时,往往会惊叹于其悠闲轻松的环境,但很少有人会认识到为何如此。实际情况是,许多CEO只是随大流,而不会探究真正的原因,但安迪对此做出了完美的解释:(www.daowen.com)

曾经有一位对我们管理风格感到困惑的记者问我:“格鲁夫先生,贵公司强调平等主义的直观表达,比如上班可以穿休闲服、工作地点只有隔间而没有办公室等等,这些不会显得有些矫揉造作吗?”我对此回应道,这并非矫揉造作,而是生存之道。在我们的领域里,每天都必须将知识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混合起来,他们协作产生的决策将会影响我们未来数年的前途。

就是用这种方式,本书得以迅速抓住复杂问题的本质。它提出并解决最棘手的管理问题。关于是否和下属做朋友的问题,安迪是这样回答的:

关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必须自我评判是否足够专业和恰当。也许可以做如下测验:想象一下你要给一个朋友做出严苛的绩效点评。你会不会觉得有些尴尬?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则不要在工作场合交朋友。如果你坦然自得,你应该就是那种私人关系会加强工作关系的人。

通过分解过程,他让难事变得可控。

最后,《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一书的力量在于,它培养的不仅仅是胜任型,更是精英型的经理人。

“工作成熟度”这一节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书的这部分对于我个人来说格外有意义,因为它教会了我如何在面试中提出最有用的管理问题:“作为经理人,亲力亲为和放权哪个更好?”

这似乎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但足以筛选出最优秀的前5%的经理人,而淘汰那些从未深入思索自我能力的95%的人。如安迪所言,该问题的答案是看情况,尤其要视员工情况而定。如果员工对任务的成熟度不高,经理人手把手培训就非常重要。如果员工足够成熟,那么适当放权则更为恰当。这一点安迪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下属的工作表现不佳。我的同事的反应是:‘就得让他犯错,这样才能学到东西!’”这种做法的问题在于该下属的学费变成由客户来承担。这是绝对错误的。

也许最能反映安迪·格鲁夫管理特点的是最后一章——“别等火烧眉毛才培训”。在所谓的知识经济中管理的人通常认为,他们手下的员工足够聪明,完全不需要培训。安迪对此做出睿智的解释来修正这种观点,他举了一个例子,当我们作为顾客在饭店里遇到缺乏培训,甚至最基本的任务比如点菜都做不好的员工时,会感到非常诧异。从而他鼓励我们想象一下在复杂的工作中,如果遭遇未受正确培训的员工时,客户将何等愤怒。最后,他再次重申自己的观点,即经理人只能从两个方面影响员工的产出:激励和培训。如果连培训也做不好,那作为经理人基本就算渎职了一半。

在整个章节中,读者感受到安迪对于培训和教导的强有力的情感,因为归根到底——远胜于其他——他是一名导师……他为这个词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读完《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数年后,我第一次见到了安迪。刚一见面,我非常激动,立刻表达了我对这本书的热爱。他用经典的安迪·格鲁夫风格问我:“为什么?”我没有想到他会这么问,我以为他会说些“谢谢”或“很感动”之类的话,而不是“为什么”,但这就是安迪。他总是在教导他人,总是希望从每个学生身上发掘更多。

在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混乱中我思索原因,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回答:“我读过的别的管理书籍都只专注细枝末节,您的书探讨的是真正的问题。”听到此话,大师表情放松了,和我分享了一则无价的故事:

你对管理书籍的说法很有意思。最近我的书架上满得没有位置了,所以我面前有两个选择:扔书或换个大房子。很容易选,但扔哪些书好呢?然后我想到,就扔那些管理书吧!但是有个困难。几乎每一本管理书都是作者本人送给我并亲笔题字签名的,如果把这些题字都扔掉会让我很难过。所以我把每一本书都翻开,把题字页撕下来,然后把书都扔掉。现在,我有一堆很漂亮的给我的题词页,并且也给好书腾出了空间。

我从未遇到过什么人会像安迪·格鲁夫有着这样一个故事。他在为清晰思考定义最高标准和坚持相信有潜力者之间,建立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平衡。谁还会像他一样,给作者立下这么高的标准,你必须足够优秀,才能将作品挤进他的书架,而你又会感动于希望他能读一下你的作品,哪怕只留下你的题字页?

2001年,我又一次见到安迪,我问了他关于当时一批CEO告诉投资人企业依然坚挺,但实际上业务不断下滑的事。一年前,第一拨互联网公司的泡沫已经破灭,我很诧异为什么那么多企业领导者都没有预见到。安迪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CEO们总是在好消息出现先行指标或者坏消息出现滞后指标时行动。”

“为何如此?”我问他。他以贯穿全书的一贯风格回答道:“想要成就卓越,你必须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因为卓越的定义就是,你在尝试做一件大多数人都不认为会成功的事。而绝大部分乐观主义者都不会关注坏消息的先行指标。”

但这一洞察不会出现在任何一本书中。当我建议他写下这一观点时,他的回答是:“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写下如何不遵循人性本质是多么浪费时间的事情,这就好比你试图否决彼得原理[1]一样。CEO们必须是乐观主义者,这是好事。”这就是经典的安迪·格鲁夫。他具有令人惊艳的洞察力,能看穿每个人的每项弱点,尽管如此,他还是比任何人都坚信人类的潜能。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他愿意花如此多的时间来教导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多年来从安迪·格鲁夫身上不断学习,这是我的荣幸。《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的新读者能加入与我一起分享这份经验,我亦对此激动不已。我深深知道,你会热爱这本非凡之作,这本我所知道的最优秀的导师写下的书。

【注释】

[1]彼得原理(Peter principle)是管理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对于某个职位候选人的选择是基于其当前职务的表现,而不是目标职务的相关能力。因此,“经理人会被提升到无法胜任的职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