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我国人口城镇化率的演变趋势

我国人口城镇化率的演变趋势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及城镇化发展的转变,我国人口城镇化率的峰值可能会达到发达国家现阶段的平均值。根据我国人口城镇化率的增长速度,考虑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综合来看,未来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会出现新型城镇化在人口城镇化率增长方面“先高后低”的变化特点,我国人口城镇化率的增长速度会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下缓慢下降,人口城镇化率的呈现下降的趋势。

中国新型城镇化不能再按照以前的模式发展,如今要按以城带乡的新模式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点不是城镇人口的增加和土地面积的发展而是城乡统筹、反哺农业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方面做出深刻变革。土地制度的建设使得新型城镇化顺利进行,许多著名的学者认为,城镇化最大的问题在于农村土地集体制,要进一步发展城镇化,就必须改变农村土地制度。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中国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价值和现实意义(刘华,2015)。

现在我国属于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的中间阶段,将来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由于前面分析中从国际公认标准来看,城镇化的发展成熟阶段是城镇化率在70%~90%的区间,以进入70%为标志,发达国家如今都是处于成熟阶段的水平区间内。根据城镇化率来看,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8.52%,如果以70%的城镇化率和每年1.2%的发展速度[8]来预测,中国的城镇化过程还将持续10年左右。认识到我国目前户籍城镇化率(真正能够反映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城镇化率)只有42.35%左右,以后还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根据我国人口城镇化率发展来看,世界上一些研究机构和相关学者大多利用Logistic模型来预测我国未来城镇化率的最高水平,以不同的峰值为基础,根据相似的S型轨迹,将城镇划分为缓慢上升、快速上升和再次缓慢上升3个阶段。2009下半年公布的研究结果展示了4个重要的研究结果:第一,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简新华、黄锟的研究,我国人口城镇化水平2015年为53.77%,2020年为59.17%,并且我国的城镇化只要在这水平可能以后的发展会较为缓慢;第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刘佩琳和刘勇的研究,当峰值是80%,预估2015年、2020年、2025年、2030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为51.6%、56.0%、60.0%、63.6%;第三,中国发展基金会在《促进人口发展的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报告,中国当前存在着“半城镇化”问题。我国在实行新型城镇化的前提下,预测2030年人口城镇化率可以到达65%;第四,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研究所孙久文等的研究,到 2020年,我国还有 15%左右的人停留在初步的城镇化,有27%左右的农村人口,人口城镇化率为57.9%。除此之外,联合国2007年预测中国的城镇化率,2015年为49.2%,2020年为53.2%,2025年为56.9%,2030年为60.3%。麦肯锡全球研究所2008年的预测2025 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为66%,并会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有219个、5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24个超2500万人口的超级城市有15个。年度的城镇化率有所不同,但结论大多数是一致。

按照魏后凯等(2012)学者的划分,一个地区的整体社会发展形态可以由其人口城镇化率来表示,其中人口城镇化率在51%~60%,表明该地区为初级城市型社会,城镇化率位于61%~75%为中级城市型社会,城镇化率居于76%~90%为高级城市型社会,城镇化率大于90%即进入完全城市型社会。依据这种划分标准,2016年我国仅有上海即将进入完全城市型社会,其城镇化水平与城镇性相对协调,均排名全国第1位。北京和天津的城镇化率均在80%以上,属于高级城市型社会,但北京城镇性严重滞后与其城镇化水平,而天津城镇性虽与其城镇化水平有所偏离,但相对差距不大。

在城镇化水平位于61%~75%的中级城市型社会的省区中,江苏和浙江的城镇化水平和城镇性相对协调,且均呈现出城镇性排名优于城镇化水平排名的特点。而辽宁和福建则呈现城镇性严重滞后于城镇化水平的状况,其城镇性排名远低于城镇化水平排名。 (www.daowen.com)

从城镇化社会类型的角度看,2015年中国有11个省区属于城镇化率处于51%~60%之间的初级城市型社会,占到全部省区的三分之一以上。从城镇化发展规律来看,这些省区已经处于“诺瑟姆”曲线中期加速区间的减速阶段,因此更需要依靠城镇化的质量提升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从各省区城镇化率和城镇化质量的对比状况看,内蒙古、湖北、海南、宁夏、陕西、江西等省区符合理论预期,表现为城镇化质量排名高于城镇化水平排名。然而,仍有半数的省区呈现城镇化质量排名低于其城镇化水平排名。

对于镇化率小于50%的省区,其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全国水平,即将或者尚未进入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多数省区的城镇性相对城镇化水平更为乐观,未来可通过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带动城镇性的提升,而对于其他城镇化水平排名略低于城镇性的省区来说,则应坚持速度与质量并重,着力提升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对于城镇化水平排名中游的省区而言,则需要在提升城镇化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城镇化推进的质量和城乡协调发展水平。

有关我国人口城镇化率的峰值的讨论,不但要考虑到我国基本国情因素等,而且还要考虑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产生的影响。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本质是提升区域的城镇性,结构转型比人口转移更为关键。在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结构的城镇化转型不断深进的情况下,我国在缩小城乡差距的过程中,向城市转移的人口与速度都会下降。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及城镇化发展的转变,我国人口城镇化率的峰值可能会达到发达国家现阶段的平均值。2005年OECD国家人口城镇化率的算术平均值为77.0%,我国人口城镇化率的峰值大体在75%~80%之间。

根据我国人口城镇化率的增长速度,考虑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首先,达到峰值所用时间应从进入快速城镇化阶段的年份开始算起,即人口城镇化率由30%到达峰值所需时间。结合我国国情,我国人口城镇化率达到峰值所花时间要比发达国家要短,大约50年左右。我国人口城镇化率从1996年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达到了30.48%,按照猜想,人口城镇化率在2045年左右达到峰值,我国人口总量也将会达到15亿左右。综合来看,未来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会出现新型城镇化在人口城镇化率增长方面“先高后低”的变化特点,我国人口城镇化率的增长速度会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下缓慢下降,人口城镇化率的呈现下降的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