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脱贫计划必须抓住重点,分清主次。孙英浩带领新班子紧扣中心工作,把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退出作为基础性工作,落细落实。他们按照国家扶贫标准,完善并发放扶贫手册111份,并对全村229名贫困人口的精准扶贫信息资料逐一进行线上线下比对,完善一户一档。他带领班子成员逐一走访全村231户村民,开展扶贫对象核实工作。他们实地勘察村民生产生活状况,了解群众困难,召开村民小组评议会,审定剔除对象及新增贫困对象,实现扶贫对象不漏一人,不多一户。
从精准识别阶段起,孙英浩就带领村“两委”尝试建立贫困户信息数据库,帮助贫困户查找致贫原因。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分析比对后,发现90%以上的贫困户缺乏增收途径,传统的家庭小规模种养殖业很难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面临较高的风险。扎实的统计调研为村“两委”制定精准脱贫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制定脱贫计划要坚持问题导向,切合实际。后营村缺水,旱地占耕地总面积近九成。村里唯一一眼机井已使用30余年,且小毛病不断。每到农忙供水紧张时节,村民们为了省下水浇地,甚至不敢洗澡、洗衣服,群众反应很大。群众的呼声就是冲锋的号角。孙英浩带领村“两委”向缺水这块“硬骨头”发起决战。目标虽然美好,部分村干部却怀有畏难情绪:当地新打一眼200米深的机井大概需要20万元,这么多钱从哪里来呢?从村民那里筹资肯定是行不通的。怎么办?(www.daowen.com)
孙英浩主动担当,一面带领村干部深入调研,提出翔实的调研报告和施工计划,一面积极联系自己的娘家——应急管理部,争取支持。最终,在应急管理部扶贫领导小组协调下,山西省水利厅为村里新打三眼机井,铺设输水管道5000余米,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村民的用水难题,使全村新增水浇地400余亩。在孙英浩帮助下,后营村先后争取到帮扶资金1000余万元,显著改善了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
经过孙英浩的不懈努力,村“两委”在群众中的威信迅速提高,脱贫攻坚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显著增强,谋划发展的主观能动性越来越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