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界点,中国的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可以分为两大阶段。
(一)1950—1978年的对外援助
在初创阶段(1950—1963年),中国为了支持一些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并帮助其恢复发展经济,先后向朝鲜、越南和阿尔巴尼亚等20多个国家提供了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其中抗美援朝战争及其战后重建是这一时期对外援助的重点。
在发展阶段(1964—1970年),随着中国经济的恢复发展,对外援助的规模和范围有了较大发展,支出增加了1倍多,范围由20多个国家扩展到30多个国家,尤其增加了对非洲的援助。
接下来是急剧增长阶段(1971—1978年),在这一阶段,随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了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中国对外援助急剧增长。从范围上看,援助地区从亚非国家扩展到拉美和南太平洋国家。从规模上看,这8年的援助总额是过去20年援助总额的159%,对外援助占中国政府同期财政收入的5.88%,与当时的国力极不协调。
(二)1979年至今的对外援助
改革开放后,中国财力、物力都有所增强,中国的对外援助也因此开始了调整和改革,进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首先是调整改革时期(1979—1995年)。在这一阶段,中国的主要任务包括两个:一是控制对外援助规模和结构,二是改革援助方式。1979年以前的30年,中国对外援助累计450亿元,占同期财政支出的1.73%。从1979年开始,中国调整援助支出,1981—1985年这个比例控制在0.72%,1986—1990年控制在0.49%。在援助方式上,中国做了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将中国的援助同联合国多边援助相结合,联合国、中国、受援国三方出资,由中方实施项目;第二,对不同项目采取技术合作、管理合作、代管经营、租赁承包、合资经营等方式,提高项目的效益;第三,从1983年起全面实行承包责任制,引入竞争机制,调动企业完成援外项目的积极性。(www.daowen.com)
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1996年至今)后,中国在1996年对对外援助的方式进行了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为:扩大优惠贷款规模,主要采取政府贴息贷款方式进行,一般不再提供无息贷款;根据中国财力的情况,对经济困难的发展中国家,适当提供无偿援助;将一部分无偿援助资金与联合国发展机构的资金相结合,开展发展中国家间的技术合作;对外援助项目重点选择有利于受援国发展经济的中小型生产项目,增加技术、人才和智力方面的援助。
自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后,中国对外援助继续将不断革新的理念贯彻到底。中国于2014年11月15日在对外援助管理方面颁布了第一个综合性的部门规章《对外援助管理办法(试行)》,此规章共八章,主要内容包括:对外援助的概念、援助对象和基本原则;明确了商务部、驻外使领馆经商机构和省级商务主管部门的援外管理职责;规范了对外援助的政策和规划管理,包括制定中长期政策规划和国别援助指导意见,建立援外项目储备制度;规定了援助资金及用途、项目类型;规范了援外项目的立项原则和程序;规定商务部负责监督管理援外项目的安全、质量、功能、进度和资金使用;规定了援外人员在外执行援外任务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援外项目实施主体、政府公务人员和其他相关机构工作人员等的法律责任。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宣布组建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并将商务部对外援助工作的有关职责和外交部对外援助协调等职责整合到新机构中,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负责拟订对外援助战略方针、规划、政策,统筹协调援外重大问题并提出建议,推进援外方式改革,编制对外援助方案和计划,确定对外援助项目并监督评估实施情况等。
专栏10-4
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揭牌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的组建对中国对外援助的发展意义深远,在国际和国内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中国对外援助机构将变得更加有效和更统一,推动中国成为发展融资更为重要的提供者,在全球发展合作中扮演更有利的角色。从目前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官方网站上发布的合作署主要领导参加的各种会见和会谈活动信息来看,国际主要双边援助机构、多边援助机构、非政府组织以及私营部门的代表都纷纷拜访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交流信息和商议合作等。国内社会则期待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的成立能够有效改变当前我国对外援助管理碎片化的局面,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资料来源:2018年中国对外援助十大事件盘点.(2018-12-27)[2021-03-09].http://www.chinadevelopmentbrief.org.cn/news-22396.html.)
根据2021年1月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近年来,中国在对外援助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农业方面,2013—2018年中国共建了包括农业示范中心以及农田水利、农业加工等在内的成套项目19个;在工业方面,2013—2018年中国共建了5个成套项目,同时开展技术合作;在经济基础设施方面,帮助塞拉利昂、布隆迪、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尼泊尔、菲律宾、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塞尔维亚等国实施了城区主干道建设、拥堵路段改造等市政项目,提升了城市路网通行能力;在清洁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2015年宣布设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在发展中国家开展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及1 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十百千”项目,截至目前已与34个国家开展了合作项目;在教育方面,2013年以来,共资助4 300余名发展中国家人员来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通过开展中非高校间“20+20”合作计划、设立“原子能奖学金”项目等加强科研合作和师生互访,联合培养高水平人才;在医疗卫生方面,2015—2019年,中国共派出202批次3 588名援外医疗队员,累计诊治1 100万名患者,截至2019年底,中国累计向72个国家和地区派遣长期医疗队共1 069批次27 484名医疗队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