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理论探析

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理论探析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海默研究了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工业部门构成,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和垄断的工业部门结构有关。他认为,跨国公司拥有的垄断优势是它们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美国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具有独特优势的少数部门。

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理论探析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各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西方经济学界对国际直接投资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许多观点各异的理论。这些理论一般统称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或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因提出的时间较长也被称为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有时又因其多涉及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行为而称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下面对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理论做一简要的介绍。

(一)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Monopolistic Advantage Theory)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理论,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这以前基本上没有独立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1960年,美国学者海默(Stephen H.Hymer)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首先提出了以垄断优势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此后,海默的导师金德尔伯格(Charles P.Kindleberger)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垄断理论》等文中又对该理论进行了补充和系统阐述。由于两人从理论上开创了以国际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的新研究领域,故学术界将他们二人并列为这一理论的创立者。后来,又有一些学者对垄断优势理论做了发展和补充。由于该理论主要是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展开分析,因此也被称为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法。

海默研究了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工业部门构成,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和垄断的工业部门结构有关。他认为,跨国公司拥有的垄断优势是它们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美国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具有独特优势的少数部门。美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主要动机是充分利用自己独占性的生产要素优势,以谋取高额利润。海默认为,其他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也与部门的垄断程度较高有关。 

垄断优势理论把跨国公司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所凭借的垄断优势分为以下几类。

(1)来自产品市场不完全的垄断优势。如来自跨国公司拥有的产品差异化能力、商标、销售技术和渠道或其他市场特殊技能,以及包括价格联盟在内的各种操纵价格的条件。

(2)来自要素市场不完全的垄断优势。如技术要素(优势可来自专利、技术诀窍等知识产权,技术的专有和垄断既可以使跨国公司的产品与众不同,又可以限制竞争者进入市场;充足的研发费用,加快了大公司的技术创新步伐)、资本要素(跨国公司可凭借其拥有的较高的金融信用等级而在资本市场上以较低的成本,较快地筹集到较多资金)、管理技能和信息等方面。 

(3)来自规模经济的垄断优势。大企业为谋求规模经济而投入的巨额初始资本,对欲加入市场与之竞争的新企业来说无疑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而且伴随着很大的风险。另外,跨国公司可以利用国际专业化生产来合理配置生产经营的区位,避免母国和东道国对公司经营规模的限制,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4)来自政府干预的垄断优势。东道国和母国政府可以通过市场准入关税利率、税率、外汇及进出口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对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进行干预,跨国公司可以从政府提供的税收减免、补贴、优先贷款等方面的干预措施中获得某种垄断优势。

海默还分析了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在市场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国际贸易是企业参与和进入国际市场或对外扩张的唯一方式,企业将根据比较利益原则从事进出口活动。但在现实生活中,市场是不完全的,这种不完全性是指竞争是不完全的,市场上存在着一些障碍和干扰,如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少数卖主或买主能够凭借控制产量或购买量来影响市场价格、政府对价格和利润的管制等。正是上述障碍和干扰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减少了贸易带来的益处,从而导致企业利用自己所拥有的垄断优势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参与和进入国际市场。

(二)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The Theory of Int ernalization)也称市场内部化理论,它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跨国公司研究者为了建立所谓跨国公司一般理论所提出和形成的理论,是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比较流行的理论。这一理论主要是由英国学者巴克莱(Peter Buckley)、卡森(Mark Casson)和加拿大学者拉格曼(Allan M.Rugman)共同提出的。

内部化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市场的过程,以企业的内部市场代替外部市场,从而解决由于市场不完整而带来的不能保证供需交换正常进行的问题。企业内部的转移价格起着润滑剂的作用,使内部市场能像外部市场一样有效地发挥作用。跨国化是企业内部化超越国界的表现。

内部化理论认为,由于市场存在不完整性和交易成本上升,企业通过外部市场的买卖关系不能保证企业获利,并导致许多附加成本。因此,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建立企业内部市场,即通过跨国公司内部形成的公司内市场,克服外部市场上的交易障碍,弥补市场机制不完整缺陷所造成的风险与损失。该理论认为,市场不完全并非由于规模经济、寡占或关税壁垒,而是某些市场失效、某些产品的特殊性质或垄断势力的存在。

内部化理论建立在三个假设的基础上:一是企业在不完全市场上从事经营的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二是当生产要素特别是中间产品的市场不完全时,企业就有可能以内部市场取代外部市场,统一管理经营活动;三是内部化超越国界时就产生了多国公司。

市场内部化的过程取决于四个因素:一是产业特定因素,指与产品性质、外部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等有关的因素;二是区位特定因素,指由于区位地理上的距离、文化差异社会特点等引起交易成本的变动;三是国家特定因素,指东道国的政治法律财经制度对跨国公司业务的影响;四是公司特定因素,指不同企业组织内部市场的管理能力。在这四个因素中,产业特定因素是最关键的因素。这是因为,如果某一产业的生产活动存在着多阶段生产的特点,那么就必然存在中间产品(原材料、零部件、信息、技术、管理技能等),若中间产品的供需在外部市场进行,则供需双方无论如何协调,也难以排除外部市场供需间的摩擦和波动,为了克服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就可能出现市场内部化。市场内部化会给企业带来多方面的收益。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 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Ray mond Vernon)在1966年发表的《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的。在该文中,他十分重视创新的时机、规模经济和不稳定性等因素的重要性。弗农认为,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变动与产品的生命周期有密切的联系,他把国际直接投资同国际贸易和产品的生命周期结合起来,利用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解释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与区位的选择。这一理论既可以用来解释新产品的国际贸易问题,也可以用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

弗农把一种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决定了不同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区位的选择,决定了公司应该有不同的贸易和投资战略。

在产品创新阶段,由于创新国垄断着新产品的生产技术,因此,尽管价格偏高也有需求,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很低,生产成本的差异对公司生产区位的选择影响不大,这时最有利的安排就是在国内生产。企业主要利用产品差别等竞争手段,或力图垄断技术与产品生产来占领市场。这一阶段,新产品的需求主要在国内,至于其他经济结构和消费水平与美国类似的国家,如果对这种新产品有需求,则美国企业主要通过出口而不是直接投资来满足这些国家(如西欧国家)的市场需求。

在产品成熟阶段,产品逐渐标准化,最有效的生产工序已经形成,产品的生产技术基本稳定,市场上出现了仿制品和替代品,在国内市场需求扩大的同时,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新产品生产企业的技术垄断地位和寡占市场结构被削弱。此时,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逐步增大,降低成本对提高竞争力的作用增强,因而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企业考虑的首要因素。为此,企业一方面通过规模经济来降低成本,通过价格竞争来维持和占领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在国内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市场日趋饱和以及国外市场对这类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创新国企业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子公司进行生产,投资地区一般是那些消费水平与创新国相似但劳动力成本略低于创新国的地区。到国外投资办厂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避开进口国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www.daowen.com)

在产品标准化阶段,产品的生产技术、工艺、规格等都已完全标准化,产品已完全成熟。创新国企业的技术优势已经丧失,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竞争的焦点和基础是成本和价格,因此,企业将在世界范围内寻找适当的产品生产区位,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产品的生产转移到工资最低的国家和地区,一般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继续参与市场竞争。最初的创新国将从发展中国家运回最终产品以满足国内需求,原来新产品的生产企业也将由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终结而必须转向另一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独到之处在于将企业所拥有的优势同该企业所生产产品的生命周期的变化联系起来,这样,就为当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增添了时间因素和动态分析的色彩。这一理论把美国的经济结构、美国企业的产品创新取向以及美国跨国公司海外生产的动机和选址三者较好地联系了起来,一方面解释了美国跨国公司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这些公司先向西欧再向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原因。

(四)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有时也被称为边际产业扩张论,是日本一桥大学小岛清(Kiyoshi Kojima)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理论界接受和流行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主要是海默和金德尔伯格的垄断优势理论以及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但后来,日本理论界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上述两个理论只研究了美国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问题,而没有考虑其他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不能解释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问题。因此,应创立符合日本国情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用以说明和指导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在此背景下,小岛清在其于1979年出版的《对外直接投资论》和1981年出版的《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及《对外贸易论》等书中提出了新的观点。

小岛清的投资理论有三个基本命题。第一,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O模型)的基本假定是合理的,即资源禀赋或资本—劳动要素比例的假定是对的,但在运用其分析对外直接投资时可使用比资本更广义的经营资源(Managerial Resources)的概念来代替资本要素。第二,凡是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行业,其比较利润率也较高,建立在比较成本或比较利润率基础上的国际分工原理不仅可以解释国际贸易的发生,也可以说明国际投资的原因。小岛清甚至认为可以将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理论建立在比较优势(成本)的基础上。第三,日本式的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式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不同的。

小岛清认为,由于各国的经济状况不同,根据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状况而推断出来的理论无法解释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相比有四点明显的不同。一是美国的海外企业大多分布在制造业部门,从事海外投资的企业多处于国内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或部门;而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是日本已失去或即将失去比较优势的行业,对外投资是按照这些行业比较成本的顺序依次进行的。二是美国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多是拥有先进技术的大型企业;而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以中小企业为主体,所转让的技术也多为适用技术,比较符合当地的生产要素结构及水平,对当地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和扩大出口等都有积极促进作用。三是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是贸易替代型的(反贸易导向),由于一些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而减少了这些行业产品的出口;与此相反,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业是在本国已经处于比较劣势而在东道国正在形成比较优势或具有潜在的比较优势的行业,所以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会带来国际贸易量的扩大,这种投资是贸易创造型的(顺贸易导向)。四是美国公司设立的海外企业一般采用独资形式,与当地的联系较少,类似“飞地”;而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多采用合资形式,注意吸收东道国企业参加,有时还采用非股权安排方式(Non-equity Arrangement)。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边际产业)依次进行。这些产业是指已处于比较劣势的劳动力密集部门或者某些行业中装配或生产特定部件的劳动力密集的生产环节或工序。即使这些产业在投资国已处于不利地位,但在东道国却拥有比较优势。凡是在本国已趋于比较劣势的生产活动都应通过直接投资依次向国外转移。

小岛清认为,国际贸易是按既定的比较成本进行的,根据上述原则所进行的对外投资也可以扩大两国的比较成本差距,创造出新的比较成本格局。据此,小岛清认为,日本的传统工业部门很容易在海外找到立足点,其到国外生产要素和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地区进行投资,其优势远比在国内新行业投资要大。

(五)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The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又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英国里丁大学国际投资和国际企业教授邓宁(John H.Dunning)提出的。邓宁是当代著名的研究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的专家,他的代表作是于1981年出版的《国际生产和跨国公司》,该书汇集了一系列阐述其折中理论的论文。

国际生产是指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所形成的生产活动。邓宁认为,导致其提出这一理论的原因主要是两个。首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际生产格局的变化。在60年代以前,国际生产格局是比较单一的,那时以美国为基地的跨国公司在国际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国际生产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的制造业部门和资本密集的初级工业部门,投资主要流向西欧、加拿大及拉美国家,海外子公司大多采用独资形式。进入60年代以后,国际生产格局出现复杂化趋势,西欧和日本的跨国公司兴起,发达国家间出现相互交叉投资现象,一些跨国公司开始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投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也开始加入到对外直接投资的行列之中,合资形式成为海外企业的主要形式。其次是缺乏统一的国际生产理论。传统的理论只注重资本流动方面的研究,而缺乏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和区位选择综合起来加以考虑的研究方法。在邓宁看来,他的理论将企业的特定垄断优势、国家的区位与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为国际经济活动提供了一种综合分析的方法,从而弥补了过去的不足,所以他的理论也可称为综合理论。

邓宁认为,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生产理论主要沿着三个方向发展:一是以海默等人的垄断优势理论为代表的产业组织理论;二是以阿利伯的安全通货论和拉格曼的证券投资分散风险论为代表的金融理论;三是以巴克利和卡森等人的内部化理论为代表的厂商理论。但这三种理论对国际生产和投资的解释是片面的,没有把国际生产与贸易或其他资源转让形式结合起来分析,特别是忽视了对区位因素的考虑。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吸收了上述三种理论的主要观点,并结合区位理论解释跨国公司从事国际生产的能力和意愿,解释它们为什么在对外直接投资、出口和许可证安排这三个参与国际市场的方式中选择对外直接投资。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一家企业要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同时具有三个优势,即所有权优势(Ownership-specific Advantages)、内部化优势(Intemalization-specific Advantages)和区位优势(Location-specific Advantages)。

(1)所有权优势主要是指企业所拥有的相较于外国企业的优势。它主要包括技术优势、企业规模优势、组织管理能力优势、金融和货币优势以及市场销售优势等。邓宁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和海外生产必然会引起成本的提高与风险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公司之所以还愿意并且能够发展海外直接投资,并能够获得利益,是因为跨国公司拥有一种当地竞争者所没有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能够克服国外生产所引起的附加成本和政治风险。他把这种比较优势称为所有权优势,这些优势要在跨国生产中发挥作用就必须是这个公司所特有的、独占的,其在公司内部能够自由移动,并且能够跨越一定的距离。

(2)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在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其资产或所有权内部化过程中所拥有的优势。也就是说,企业将拥有的资产通过内部化转移给国外子公司,可以比通过交易转移给其他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一家企业拥有了所有权优势,还不能说明它必然进行对外投资活动,因为它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发挥和利用这些优势。一般而言,企业有两个途径发挥和利用这些优势:第一,将所有权资产或资产的使用权出售给别国企业,即把资产的使用外部化。第二,企业自己利用这些所有权资产,即把资产的使用内部化。企业究竟是选择资产内部化还是资产外部化,取决于利益的比较。由于外部市场是不完善的,企业所拥有的各种优势进行外部化使用有丧失的危险,因而,为了保持垄断优势,企业就存在对其优势进行内部化使用的强大动力。国际直接投资就是企业利用它的所有权优势直接到国外办厂开店,建立企业内部的国际生产和运营体系的过程。

(3)区位优势是指可供投资的地区在某些方面较国内优越。在邓宁看来,一家企业具备了所有权优势,并有能力将这些优势内部化,还不能完全解释清楚直接投资活动,还必须加上区位优势。区位特定优势包括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地理距离、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运输与通信成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政府对外国投资的政策,以及因历史、文化、风俗、商业惯例差异而形成的心理距离等。企业进行国际生产时必然受到区位因素的影响,只有在国外区位优势大时,企业才可能从事国际生产。

如果一家企业同时具有上述三个优势,那么它就可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这三种优势的不同组合,还决定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和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的不同方式。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特点和贡献在于如下四点。第一,它吸收借鉴了在此之前20年中出现的新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采用了折中和归纳的方法,对各家之长兼容并蓄,并在区位理论方面做出了独到贡献。第二,它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所有形式都有联系,涵盖和应用的范围宽。第三,它能够较好地解释企业选择国际化经济活动三种主要模式的原因:如果企业仅具有所有权优势,则应选择许可模式(也称技术转让)进入国际市场;如果企业既具有所有权优势,也具有内部化优势,则应选择出口模式进入国际市场;如果企业同时具有所有权、内部化和国外区位三个优势,则应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开展国际化经营(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与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选择的关系见表2-1)。第四,邓宁将这一理论同各国经济发展的阶段与结构联系起来进行动态化分析,还提出了“投资发展周期”学说。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有时也被称作OIL(Ownership-Intermalization-Location)理论,因其概括性、综合性和应用性强而获得了对外直接投资“通论”之称。这一理论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并被广泛用来分析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

表2-1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与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选择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