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际经济合作的多种方式

国际经济合作的多种方式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槟城二桥为中马两国政府合作项目,由中交集团以EPC方式总承包,合同额约合6.74亿美元。(二)国际劳务合作国际劳务合作是指一国的自然人或法人通过某种形式向另一国的自然人、法人或政府机构提供劳务以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国际经济合作方式。间接境内形式的劳务输出也是国际劳务合作的一种形式。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 000.15万人次。

国际经济合作的多种方式

(一)国际工程承包

国际工程承包是一种通过国家间的招标、投标、议标或其他协商途径,国际承包商(公司)自己提供技术、资本、劳务、管理、设备材料、许可权等,按国外工程业主(发包人)的要求,为其营造工程项目或从事其他有关经济活动,并按事先商定的合同条件收取费用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方式。国际工程承包可以实现技术、劳务、设备及商品等多方面的出口,并在工程完成后对当地经济和社会产生长久的影响。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在“守约、保质、薄利、重义”八字方针的指导下发展很快。

专栏1-2

中交集团承建的东南亚第一大跨海桥梁主桥合龙

2013年4月21日,中交集团承建的槟城第二跨海大桥(槟城二桥)主桥顺利合龙。在合龙仪式上,马来西亚第二大桥有限公司和中交集团槟城二桥项目负责人共同铲起一铲混凝土,注入大桥中心,宣告槟城二桥顺利合龙。主桥合龙后,大桥将开展路基铺设、路面铺装、防撞栏安装等工作,预计于今年年底前通车。

槟城二桥为中马两国政府合作项目,由中交集团以EPC方式总承包,合同额约合6.74亿美元。大桥位于槟城海峡南部水域,连接槟岛东南部的巴都茅和威省的巴都家湾,全长22.5千米,其中跨海桥长16.5千米,设计为双塔三跨斜拉桥,建成后将成为东南亚最长的跨海大桥。该项目为目前中国企业在境外实施的最长跨海桥梁工程,也是东南亚最长的跨海桥梁,项目完全采用英国标准和欧洲标准设计,建设规模巨大。

(资料来源: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交集团承建的东南亚第一大跨海桥梁主桥合龙.(2013-04-26)[2021-01-06].http://www.sasac.gov.cn/n2588025/n2588124/c3856239/content.html.)

(二)国际劳务合作

国际劳务合作是指一国的自然人或法人通过某种形式向另一国的自然人、法人或政府机构提供劳务以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国际经济合作方式。提供劳务的一方称为劳务输出方,也叫受聘方;接受劳务的一方称为劳务输入方,也叫聘请方。

国际劳务合作具体形式有劳务人员(劳动力)的直接输出和输入、国际旅游、国际咨询、服务外包以及加工贸易的一些环节等。以下以服务外包为例进行介绍。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于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它包括商业流程外包(BPO)、信息技术外包(IT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

商业流程外包,是把一个或多个信息技术(IT)密集型业务流程委托给一家外部提供商,被外包的业务流程包括物流、采购、人力资源、财务会计客户关系管理或其他管理,以及面向消费者的业务功能,如企业业务流程设计服务、企业内部管理数据库服务、企业运营数据库服务、企业供应链管理数据库服务等。具体形式有注册管理服务、办公室租赁服务、电话代接代转、异地商务秘书、会计报税代理等。

信息技术外包,包括产品支持与专业服务的组合,用于向客户提供IT基础设施、企业应用服务或同时提供这两方面的服务。软件研发服务及外包包括软件研发及开发服务、软件技术服务;信息技术研发服务外包包括集成电路设计、提供电子商务平台、平台测试等;信息系统运营维护服务外包包括信息系统运营和维护服务、基础信息技术服务。信息技术外包的具体形式有软件开发服务、网站建设服务、商业尽职调查、异地市场研讨、供求配对平台、网络资讯服务等。

知识流程外包是服务外包的高端部分。知识流程外包也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服务外包。信息技术外包强调技术,更多涉及成本和服务;商业流程外包更强调业务流程,解决的是有关业务的效果和运营的效益问题;知识流程外包则更强调服务的知识性和创造性。知识流程外包的具体形式包括专业策划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专业培训服务、政策法规调研、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规划等。

间接境内形式的劳务输出也是国际劳务合作的一种形式。通常劳务输出都要求劳务提供者出境,然而间接境内形式劳务输出则不需要劳务提供者出境,而是在境内间接地将劳务物化到商品或具体到服务当中,以商品和服务的跨境流动实现劳务的输出。间接境内形式的劳务输出产生的背景是:(1)国家间人员流动限制较多;(2)劳务输出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加工制造能力和服务提供能力。

专栏1-3

2019年中国对外劳务合作数据

2019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当年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8.75万人,同比减少0.45万人。期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99.21万人,同比减少0.45万人。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 000.15万人次。

2019年,劳务合作项下当年派出各类劳务人员27.60 万人,同比增加 1.10 万人,占当年派出总人数的56.6%,占比同比增长2.8个百分点;承包工程项下当年派出各类劳务人员 21.15 万人,同比减少 1.55 万人,占当年派出总人数的 43.4%。劳务合作项下期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62.41万人,同比增加1.80万人,占期末在外总人数的62.9%,占比同比增长2.1个百分点,连续三年保持增长;承包工程项下期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36.81万人,同比减少2.24万人,占期末在外总人数的 37.1%。

主要合作地区依旧集中在亚洲和非洲。2019年,我国向亚洲地区当年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5.24万人,同比减少0.44万人,占当年派出总人数的 72.3%;期末在亚洲地区的各类劳务人员 71.11万人,占期末在外总人数的 71.7%。向非洲地区派出各类劳务人员 7.32 万人,同比减少 0.75 万人,占比为15.0%;期末在非洲地区的各类劳务人员18.27万人,占比为 18.4%。同期,我国向欧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和北美洲等地区派出各类劳务人员合计为6.10万人,占比为 12.5%。期末在上述各洲的各类劳务人员合计9.77万人,占比为9.8%。

对外劳务合作传统优势行业依旧占据主导地位。我国在外劳务人员主要分布在建筑业、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三大传统行业。2019年,在这三大行业,我国在外各类劳务人员的合计人数为71.89万人,占全部在外劳务人员总数的72.5%,占比与上一年的73%基本持平。其中,建筑业在外42.55万人,同比减少2.84万人,占比达42.9%;制造业在外15.85 万人,占比为 16.0%,比上年略有提升;交通运输业在外13.49万人,同比增加1.71万人,占比为 13.6%。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中国对外劳务合作发展报告 2019-2020.2020.)

专栏1-4

中国的加工贸易即被视为一种“变相的”劳务输出形式

加工生产环节是一个低附加值且没有太高技术含量的环节,不论初始生产国还是最终消费国都缺乏相关的利益驱动。就如同在当代国际经济分工格局中“微笑曲线”所描述的,在制造业的前端是核心技术所控制的区域,在制造业的最后端是售后服务和技术维护所控制的区域,中间部分是加工装配区域,两端的产品(或工序)附加值较高,而中间的产品(或工序)附加值较低,产品附加值较低的部分不需要从业者具备太高的技术技能。

如果非技能劳动力在世界范围内是可以流动的,那么非技能劳动力的流动就可以替代“加工贸易”这种贸易形式。劳动力可以向上游国家流动,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生产商品直接出口到下游国家;劳动力也可以向下游国家流动,与上游国家出口到下游国家的半成品结合生产出产成品就地销售。这样,经过中间国家(如中国)的加工贸易环节就不存在了。而现实中低端劳动力流动性的凝滞导致了加工贸易这一与一般贸易不同的贸易形态的出现。“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特点决定了加工贸易企业主要利用的是中国丰富而相对便宜的劳动力资源,从而将中国的劳动力贡献物化到商品当中,通过跨境贸易实现“变相的”劳务输出。

“变相的”劳务输出作用增强了加工贸易的就业促进效应,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据统计,加工贸易企业大约解决了3 000万人的就业。如果将这3 000万人直接劳务输出,目前来看是绝对不可能的。

(资料来源:袁欣,张辰利.加工贸易的本质——从产业链和生产要素的分析视角.国际经贸探索,2014,30(6):101-112.)

(三)国际技术合作

国际技术合作包括无偿技术转让和有偿技术转让两种方式。

无偿技术转让一般以科技交流和技术援助的形式实现。其具体方式有召开科技专题研讨会、专家征聘、专业人员培训、交换科技情报与共同研究和设计等。

有偿技术转让主要指国际技术贸易,主要采取的形式有许可证贸易(分为专利、商标和专有技术许可等)、技术服务、合作生产或合资经营中的技术转让等。

凡是通过双边政府间的带有援助性的经济合作或科学技术交流等形式所进行的技术转让,属于无偿的或非商业性的技术援助;而通过贸易途径并以企业为交易主体的技术转让属于商业性或有偿的技术转让。有偿的技术转让实际上是一种贸易活动,因此,它也被称为国际技术贸易。

(四)国际发展援助

国际发展援助包括对外援助和接受国外援助两个方面。

国际发展援助的主要渠道是多边援助和双边援助,具体方式包括财政援助、技术援助、项目援助、方案援助、智力援助、成套项目援助、优惠贷款、援外合资合作等。

中国对外援助资金主要有三种类型: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其中,无偿援助和无息贷款在国家财政项下支出,优惠贷款由中国政府指定中国进出口银行对外提供。(www.daowen.com)

专栏1-5

中国援助多国抗疫

12月11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在京出席“2020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王毅表示,中国外交积极投身国内和全球抗疫,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疫情初期,我们在全球范围协助筹集医疗物资,以解国内抗疫斗争之急。面对疫情在全球蔓延,我们与海内外同胞齐心协力,严守疫情防控“国门关”,尽力维护国内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复工复产启动以来,我们创造性地设立中外人员往来“快捷通道”、物资运输“绿色通道”,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助力国内经济社会的恢复发展。我们积极推动国际抗疫合作,本着公开、透明、科学、负责的态度,最早向世界报告疫情,第一时间发布病毒基因序列等关键信息,坚定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发挥领导作用,向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全球人道主义应对计划提供资金援助。组织上百场跨国视频专家会议,毫无保留地与各国分享抗疫经验。开设向所有国家开放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向全球公开发布8版诊疗方案、7版防控方案。发起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义行动,向150多个国家和9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为有需要的34个国家派出36支医疗专家组。发挥最大医疗物资产能国优势,迄今已向各国提供了2 000多亿只口罩、20亿件防护服、8亿份检测试剂盒。积极推进药物、疫苗研发合作和国际联防联控,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资料来源:王毅谈2020年中国外交:抗疫国际合作有声有色.(2020-12-11)[2021-01-06].https://www.chinanews.com/gn/2020/12-11/9359695.shtml.)

专栏1-6

国际社会支援汶川重建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国际社会向中国政府和人民提供了各种形式的支持和援助,向我国提供包括资金、物资、人员和装备等各方面的人道主义援助,给予我国抗震救灾工作和灾区群众大力支援。

地震发生后的10天内,中国政府已接受了来自沙特阿拉伯、菲律宾、新加坡、印度、法国、乌克兰、日本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31批次国际救援物资,重量超过1 000吨。面对中国的灾难,国际社会可谓“有求必应”。灾区缺医疗设备,俄罗斯和意大利带来了设备完善的流动医院;缺饮用水,菲律宾和巴基斯坦运来了几千箱矿泉水;缺大型血液透析机,日本立刻送来50台。在中国外交部发出“急需帐篷”的呼吁后,已有11 000多顶帐篷被送往灾区。

据有关数字统计,从2008年5月12日地震发生到2008年8月27日,外交部及中国驻外使领馆共收到各国政府、团体和个人等捐资19.19亿元人民币。其中,外国政府、国际和地区组织捐资7.94亿元人民币,外国驻华外交机构和人员捐资210.25万元人民币,外国民间团体、企业、各界人士以及华侨华人、海外留学生和中资机构等捐资11.23亿元人民币。其中,有亚洲地区国家捐款,亚非地区国家、组织捐款,非洲地区国家、组织捐款总数为7 831万元人民币,欧亚地区国家、组织捐款数为1 536万元人民币,欧洲地区国家、组织捐款数约为1.712 3亿元人民币,拉美地区国家、组织捐款数约为3 843万元人民币,国际组织捐款数为130.55万元人民币。地震后,我国政府迅即建立国际援助物资和人员,实行快速通关及运送机制,保障了大批救援人员和物资及时通关并到达灾区。同时,我国相关部门还就援助抗震救灾开设了专门渠道,欢迎国际社会的援助,并愿意同有关国家和组织就此保持沟通。

在此次地震中,我国政府积极接受来自国际社会的援助,汶川地震援助既符合国际社会关于地震级数超过8级需接受国际社会援助的国际惯例,同时体现了对外援助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独特的作用和地位,也体现了国际社会合作的精神共识,即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

(资料来源:同春芬,朱琳.汶川地震中的国际援助及我国政府的开放政策.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5):47-50.)

(五)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亦称“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一国投资者为实现持久利益而对本国之外的企业进行投资,并对该国外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有效影响和控制的经济活动。在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统计中,对外直接投资指中国企业、团体等在国外及中国港澳台地区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投资,并以控制国(境)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经济活动。国际直接投资包括一个国家引进的其他国家的直接投资和在其他国家进行的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的具体形式包括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外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境外投资企业、境外加工贸易企业、境外研发中心、境外并购、非股权投资等。

(六)国际间接投资

国际间接投资,是指在国际证券市场上通过购买外国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外国企业或政府发行的债券等有价证券,来获取利息或红利的投资行为。国际间接投资以取得一定的收益为目的,一般不存在对企业经营管理权的取得问题,即使是在对股权证券进行投资的情况下,也不构成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控制,主要包括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信贷投资两种方式。

国际间接投资的具体形式包括发行国际债券、境外发行股票、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出口信贷、混合贷款、吸收外国存款、项目融资、国际风险投资以及国际租赁信贷等。

(七)其他方式

1.多双边经贸合作

双边经贸合作是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一对一的经贸合作。多边经贸合作(分全球多边合作和区域多边合作)是多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合作。当前,全球多边贸易体制面临严峻挑战,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出现区域化、本土化趋势,自贸协定成为各国参与全球治理、推动经贸合作的重要选项。2020年以来,中国自贸协定框架下的多双边经贸合作逆势而上,其稳外贸的价值更加彰显。

2.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

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包括国际经济组织进行的协调、区域性经济组织进行的协调、政府首脑会议及互访进行的协调以及国际性行业组织和其他有关国际经济组织进行的协调。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的各参与方以相互依赖关系和经济传递机制为纽带,通过寻求各方经济利益的共同点,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这种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往往能带来国际经济政策的合作,以便更好地营造各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是根据1944年7月在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于1945年12月27日在美国华盛顿成立的。它与世界银行同时成立,并列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负责国际货币事务方面的工作。它的主要任务是向成员国提供解决国际收支暂时不平衡问题的短期外汇资金,以消除外汇管制,促进汇率稳定和国际贸易的扩大。

世界银行(World Bank)成立于1945年,1946年6月开始运营,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五个成员机构组成。它的主要职责是推动经济的复兴和发展,向各成员国提供发展经济的中长期贷款。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是主要西方国家协调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国际组织,简称“经合组织”。前身为1948年4月16日西欧十多个国家成立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1960年12月14日,加拿大、美国及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等共20个国家签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约》,决定成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公约获得规定数目的成员国议会批准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约》于1961年9月30日在法国巴黎生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正式成立,总部设在巴黎。

金砖国家(BRICS)起初包括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四国,这四国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BRICs”发音与砖块(bricks)相似,故这四国被称为“金砖四国”。这四个国家中,巴西被称为“世界原料基地”,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2011年,南非正式加入,“BRICs”变为“BRICS”。“金砖四国”(BRICs)一词最早由高盛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在2001年11月20日发表的一份题为《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The World Needs Better Economic BRICs)中提出。

3.国际土地合作

国际土地合作包括对外土地出售、土地出租、土地有偿定期转让、土地入股、土地合作开发等具体内容。

4.国际经济信息合作

国际经济信息合作是指国与国之间在信息要素的国际移动与重新合理组合配置方面所进行的合作活动。国际经济信息合作的渠道有三个:(1)商业化渠道。以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为职业的专业化信息公司和以提供各种形式的咨询为主要业务的咨询公司通过国际交易的方式向其他国家的用户提供信息产品,推动经济信息的国际传递与合作。(2)内部交流渠道。这主要是指通过信息交流协议或在本系统内部进行的信息传递与合作,前者如政府间或企业间订立的信息交流协议,后者如跨国公司、跨国银行及其他形式的跨国经济组织或机构在其内部进行的信息传递。(3)公共媒介渠道。它主要是指通过报纸、杂志、书籍和其他形式的出版物以及广播、电视和国际会议等渠道进行经济信息的传递与合作。

5.国际经济管理合作

国际经济管理合作的主要形式有签订管理合同,聘请国外管理集团、管理专家或管理顾问,管理咨询,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交流管理资料与经验,举办国际管理讲习班等。

国际经济管理合作对一国经济的发展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1)能够改善经济管理要素输入国企业或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提高产品与劳务的质量和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2)经济管理要素的引进能够提高本国劳动力、资本、技术和土地等要素的生产率,充分发挥各种要素的功能。(3)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来讲,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是改变落后状况、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