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由于原材料、交通运输、能源、环境、劳力和土地的价格都不断提高,传统企业的低成本优势逐渐减弱,使一些企业关门、一些企业转移,加工类的劳动密集型的合资(独资)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国台企和中国港企已经离开祖国内地转向印度和越南。他们认为,印度和越南与中国相比具有一些优势,诸如劳动力成本、部分税收优惠、竞争不太激烈、具有更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及更优惠的公共事业费用等。
过去,我们为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以廉价的劳力、能源和无成本的环境为代价向全球提供低廉的产品。近年来,由于原材料、交通运输、能源、环境、劳力和土地的价格都不断提高,传统企业的低成本优势逐渐减弱,使一些企业关门、一些企业转移,加工类的劳动密集型的合资(独资)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国台企和中国港企已经离开祖国内地转向印度和越南。博思艾伦咨询公司调查显示[54],印度和越南是迁厂首选,其次是泰国、马来西亚和巴西,参与调查的公司还提到了墨西哥、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罗马尼亚、韩国、俄罗斯及波兰等颇具潜力的国家。他们认为,印度和越南与中国相比具有一些优势,诸如劳动力成本、部分税收优惠、竞争不太激烈、具有更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及更优惠的公共事业费用等。
从上述看,无论是在金融危机中还是在之后,我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将会遇到越来越大的阻力。当前世界各国都在考虑后金融危机时代重启经济发展步伐,特别是“再工业化”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大力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为此一方面要加大对外贸易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大科技投入,依靠科技进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总之,面对新一轮的国际竞争,如果依然保持出口导向和粗放增长的模式,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会受到更大挑战。此次金融危机提示我们:应从出口主导型转向内需为主型,以降低风险;尽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并结合资源与环境的约束,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关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