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国际制造业在融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环节均体现出全球化的趋势。驱动制造业全球化的因素主要有:成本优势使得制造业转移变得必要,现代物流的出现和投资环境的优化使得远距离全球采购和生产成为可能,产业分工的深化使得规模和专业化效应得到显著发挥[21]。
发达国家在保留技术含量高的产业或者各种产业里技术含量高的部分的同时,将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力需要比较多的一些产业或者产业里的一些组成部分,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程度比较低的国家,出现了产业逐步转移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国际垂直分工[22]。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例,处于上游的美国企业生产高附加值的芯片和软件,其所获取的利润至少占一半以上;处于中游的日本和韩国企业生产电脑和一些电子产品中的关键器件,其利润占20%左右;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企业处于整个电子产业链分工中的底层,只进行组装和贴牌生产,赚取不到10%的利润[23]。
跨国公司是国际制造业全球化的载体。例如:波音公司通过制造环节的全球布局,极大地获得技术、成本、质量等诸多方面的优势。波音787飞机共有132,500个部件,是通过分布在全球十多个国家的545个企业生产的[24];日本三菱重工、川崎重工及富士重工等承担翼盒以及多个机身段等项目;意大利阿莱尼亚飞机公司承担中央机身和水平安定面等项目;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和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提供发动机;中国沈飞等公司承担垂直尾翼前缘、转向舵、翼身整流罩的制造,而波音公司本身则负责组装、整机设计、销售,整个生产过程体现了高度的全球化[25,26]。
(2)高技术化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图2-2所示为近百年来的重大技术突破。技术的加速发展给制造业带来了深刻的,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当前与制造业结合最紧密的有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等。
图2-2 技术正以加速的趋势进步[27]
新材料技术是支撑现代工业的关键技术。如图2-3所示,复合材料在军民用飞机上的用量正逐年增加,如波音787共用复合材料50%左右,全机主要结构都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复合材料机翼和机身的大型客机[28-30]。新材料在汽车、高速列车和高速机械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31]。
图2-3 复合材料在军民用飞机上的应用增长趋势[30]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在推动制造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各国均把核能、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低碳能源作为今后发展的重点,未来能源技术向低碳化发展的趋势日益增强[32]。例如:美国政府认为解决能源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具体措施包括:发展下一代生物能源和能源基础设施,加快发展纤维质生物乙醇;推动新技术从实验室向商业化应用,鼓励生产节能汽车,支持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和开发新的发动机技术,提高汽车平均燃油经济性指标,促进节能汽车的使用[20]。
生物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产生了生物制造技术,这是21世纪制造业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33]。生物的自组织、自生长、自生成、遗传等智能特性的引入和仿生原理的应用,将给制造技术带来革命性的变化[34]。
纳米技术是近20年来各国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发展中最具有前瞻性、带动性的领域之一[35],给制造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纳米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包括:性能改善的新型纳米结构材料和纳米器件,先进半导体器件,纳米生物技术与制药及纳米机电系统等[36]。此外,纳米技术与生物技术的融合,孕育着制造业的重大突破,例如:用纳米带、纳米线探测癌细胞,利用纳米结构造影剂的磁共振成像进行疾病早期诊断和药物研究[37]。
(3)信息化 制造业的信息化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带动了技术研发过程创新和产品设计方法与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实现了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字化、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全面提升了制造业发展水平[38]。(www.daowen.com)
信息化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39]:
第一,信息化改善了技术和产品研发过程及其管理,提升了创新能力。通过数字化建模、数字样机、优化仿真分析等技术手段和工具软件,建立面向产品开发的数字化集成环境,改变了传统的产品设计、开发方法,实现了对产品研发过程的集成管理和状态控制。借助于网络化、协同化、开放式产品创新设计平台,对产品进行全寿命设计,可显著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制成本,提高创新能力[40]。例如:将数字化建模与仿真技术应用于汽车碰撞过程,可减少汽车设计开发中昂贵的整车试验测试,从而加快产品设计并降低成本,图2-4所示为欧盟资助的汽车虚拟测试研究[41,42]。又如:福特汽车公司进行发动机缸体虚拟铝合金铸造研究,预测缸体的疲劳寿命[43],还模拟分析发动机的运动学、动力学及燃烧过程的温度场、应力场等,大大缩短了开发时间,降低了开发费用[40]。
图2-4 NEON汽车整车碰撞试验与仿真[42]
第二,信息化促进制造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以企业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系统为支撑,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可大大促进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优化和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促进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的变革与创新,大大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加强同协作企业之间的配合。
(4)服务化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和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制造业正从只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包含产品在内的服务和解决方案转变,产品创意、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的增值作用明显增强,服务型制造的理念不断深化,这是制造业的重大进步。现代制造业的增加值来源已由依靠传统的产品、工程、成套,扩展到依靠概念创意、规划设计、管理维护、软件支持、战略分析、咨询服务等知识性、高增值性的服务[44],这也使制造业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
现代制造服务业正在蓬勃发展,信息化和高技术化扩展了制造业所需的服务内容,提高了服务水平。围绕制造业开展的信息服务、营销服务、金融服务、技术支持和物流支持等服务日益广泛,制造与服务相互渗透融合趋势进一步增强,服务环节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大。制造业的发展给现代服务业带来了极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同时,制造业企业内部服务功能的剥离以及新兴服务商的成长,也使得现代服务业的领域不断扩大[45]。建立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制造服务业,是引领制造业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已成为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例如: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GE公司提出要从世界最大的制造商转变为既提供产品也提供服务的服务商;目前GE公司已发展成为集工业基础设施、医疗、能源、商务融资、消费者金融、媒体和娱乐于一体的科技、媒体和金融服务公司,2005年服务收入己占其总收入的60%。又如:IBM公司长期以来是硬件制造商,但从20世纪90年代已逐渐转型为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提供商,现在IBM公司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在160多个国家拥有专业的咨询顾问,是世界上最大的咨询服务组织,2005年IBM的服务收入占其全部收入的55%[46]。
(5)集聚化 集聚化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由于优势企业的引领和产业链的延伸,一些地区聚集了紧密关联的企业,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集聚区。由于地域相近、信息相通、业务类似或关联、联系紧密、资源共享、协作稳定,集聚区内企业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形成了产业集群,强化了区域制造优势。当今的市场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产业链间的竞争,甚至是产业集群区域间的竞争[44]。例如:在石油化工领域,随着世界上炼厂和化工厂规模的进一步增大,出现了大型炼化一体化基地,如美国墨西哥湾沿岸、荷兰梅洛特、比利时安特卫普、德国切姆西特、日本东京湾地区、韩国蔚山等。其中,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的炼油能力占美国总炼油能力的44.6%,乙烯生产能力约占美国总乙烯生产能力的95%[47]。
(6)绿色化 进入21世纪,保护地球环境、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议题。目前大力提倡的循环经济模式是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效益和更多劳动就业的一种先进经济模式[48]。为适应循环经济和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绿色制造应运而生。绿色制造是一种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现代制造模式,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负面影响小、资源利用率高、综合效益高,使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到协调优化[49]。绿色制造过程如图2-5所示。
图2-5 绿色制造过程[4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