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府从战略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 近年来,各国纷纷认识到制造业的重要地位。美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专项计划以促进制造业的发展,例如:《先进技术计划》、《先进制造技术计划》、《下一代制造——行动框架》、《集成制造技术路线图计划》、《鼓励制造业创新》和《2004年制造技术竞争能力法》等[13]。德国政府先后出台《制造技术2000年框架方案》、《2000年度德国综合技术创新能力报告》和《德国21世纪信息社会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推进制造业的发展[14]。日本政府制定《制造业基础技术振兴基本法》,推出《制造基础白皮书》,发表《制造技术国家战略展望》,对促进制造业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措施[15]。
为了应对2008~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美国政府推出了新科技政策和新能源战略[16],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提高汽车燃油标准,全面发展节能汽车和电动车,提高能源效率,力争在严格限碳、遏制全球变暖方面不落后太多。英国政府2009年出台《英国低碳工业战略》等一系列国家战略,重点支持核电技术、新能源及清洁汽车、碳捕获和存储技术[17]。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对世界制造业是新的重大推进。
(2)加大研发投入,搭建研发平台,促进生产、教学、科研协调发展 提升制造业竞争力需要不断创新,要求有更多的研发投入。随着制造业高技术化趋势不断加强,知识资本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日益提高,制造业必须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吸引优秀人才,提升创新能力。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研发投入,2000~2006年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韩国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均在2.5%以上,较我国高出很多,见表2-4[7]。其中政府投入占相当比重。而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一般在10%以上(高技术产业本身就是按研发投入强度确定的)。
表2-4 美、日、德、中、英、韩等国研发情况比较[7]
(www.daowen.com)
(续)
发达国家也十分重视“专项计划”的制定和实施[13]。“专项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由政府的产业发展宏观调控部门牵头,集中优势,明确目标,生产、教学、科研联合攻关。政府还扶持建立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研究各种先进设计、制造、管理技术,并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到产业中。与此同时,政府搭建平台,并推动产、学、研结合。比如,欧盟提出创建一个可以共享知识产权的共同体,使整个欧洲制造业可以共享知识产权,产业界和大学的联系与合作得以加强,其目标是建立世界级的研发基地[18]。
(3)积极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探索适应未来需求的现代制造模式 发达国家重视发展先进制造,提出了多项需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快速产品/工艺集成开发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自适应信息化系统、柔性可重组制造系统、新材料加工技术、纳米制造技术、生物制造技术及无废弃物制造技术等[19]。发达国家积极探索适应未来需求的现代制造模式[14],最具代表性的有: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知识网络化企业和网络联盟企业等。这些模式把先进信息技术用于组织管理全过程,可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集成和优化了技术、组织、人员等要素,带动了制造业的整体变革。
(4)改进教育和培训体系,培养高素质人才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对企业员工的培训。针对社会上对制造业不重视和青年学生不愿学工科的趋向,美国国家制造业协会在劳工部、教育部和教育委员会的支持下成立了劳动力发展中心和制造业虚拟大学,创立了制造业劳动力优化计划,以推动雇员保持与之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制造企业中培育优秀团队,鼓励其在产品开发、工艺改进、管理创新和安全生产等方面做出贡献[13]。德国将人才资源当作竞争所需的第一资源而予以高度重视,拥有一套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培养出了世界上最好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队伍[14]。英国政府、行业协会及制造业企业注重培养青年一代对制造业的兴趣,提供他们参与制造业的机会。英国政府还发起“制造业未来”运动,帮助14~19岁的青年获取技师和设计师文凭[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