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盐法。明初于产盐区域设官,监督制盐,计有都转运使六,即两淮、两浙、长芦、山东、福建、河东是;盐课提举司七,即广东、海北、四川、云南(云南有四处);盐课司一,即陕西灵州。其制,商输钱,政府给以盐引(大引四百斤,小引二百斤),俾其贩远。洪武三年,行纳米中盐法,其后有纳马中盐、纳铁中盐、纳布中盐等法,均为政府运用盐引控制需要物资之策。
纳米中盐,时称为开中之法,意在令盐商输粮助边军之用。洪武三年,凡入米河南府一石五斗,开封及陈桥仓二石五斗,西安府一石三斗者,并给淮浙盐一引。凡输米西安、凤翔二府二石,河南平阳、怀庆王府二石五斗,蒲、解、陕西三州三石者,并给解盐一引(《明史·食货志》《大明会典》)。正统三年,更召商纳马中盐,每上等马一匹一百二十引,中等马一百引(《大明会典》)。景泰间,边圉多故,密云、隆庆、古北口俱令减纳粮米,兼纳草束(《续通考》)。成化九年,河东行纳铁中盐之法,以盐课一百五十万引中铁五百万斤,俱于安邑县上纳、运至藩库(《明史·食货志》)。以上为财政方面,以盐引为中心之各种政策,成绩颇著,但弊亦随之。盖盐商既已纳米,未必即可得盐,开中之法遂为盐商所诟病(霍韬《盐法利弊议》)。万历间,更创设纲盐法,由于嘉靖以来权贵侵占盐引,盐价高涨,余盐充斥,私贩流行,盐法因之大坏。万历四十二年,以旧引附现引行,淮南编为十纲,淮北编为十四纲。计十余年,旧引尽行,自是盐课解大仓者几倍,后更详立纲法,分为十纲,每年以一纲行旧引,九纲行新引(《续通考》)。此为纲盐法之起源。纲册有名者,据为窝本,无名者不得加入,亦即专商之制所由起。天启、崇祯间,边事紧急,加派盐课以充练饷,又于湖广、武汉等府增行淮引,由是盐政渐坏,以迄于亡。
二、清盐法。清依万历旧额,采用引法:指定豪富充引商,给以引,令向灶户购盐,于指定区域中贩卖之,而纳盐课于官。引商为世袭制,其数目有定,具有垄断性。民营运盐之外,政府于边远区域设立督销局,实行官运,以资救济。惟官吏腐败,乘机贩卖私盐,其弊未已。雍正时,盐政渐乱,官吏与盐商狼狈勾结,以侵税病民。乾隆时,屡减免盐课,而责盐商以额外之报效,盐价上扬,民生益蹙。道光十一年以后,淮北因引滞不通,改行票盐【按:票盐于清初云南曾行之】,于海州所属之中正、板浦、临兴三场,分设行店,听民投行购买,运往售卖,择各场要隘之地,设立税局,给以照票,每盐四百斤为一引(《清盐法志·卷一百十五》)。道光三十年后,淮南等处亦改行票法。票法与纲法之区别,即招散贩领票运盐,一年一断,不准世专其利,引商只纳盐课,票商则于盐课之外更纳盐厘。
盐厘之起与厘金同时,即正课之外,运销各省之盐,征收出入境通过税与落地税。一省之内,每包有征一两次至三四次者,税率大抵每百斤征银二钱至五钱,如以引计,当超过正课数倍以上。太平天国之变,旧有盐法悉坏,引制不存,私盐充斥。为临时补救起见,乃有就场征税(咸丰三年)、设厂征税(咸丰四年)、设局征税(咸丰七年)、设栈收盐(咸丰九年)等法,同时并有盐饷报效免捐等,以助军饷。同治三年,太平天国事平,乃复整顿票法。同治五年,更行循环给运之法,即于票法之中参用纲法,凡原有票贩须接认后运,不愿者禀退,违规者扣除,按照引纲年年递运,永远循环,作为世业(《清盐法志·卷一百十七》)。盐税收入,清初在财政上不占重要位置。康熙以后渐形增加,咸、同之间,税率大增,而以盐厘所增为最多。光绪以还,税率继长增高。如:光绪十一年,各省普行加价一次,每斤加二文;二十年又每斤普加二文;二十四年及二十七年各加价一次;三十年宣布禁烟,再行加价一次,每斤加四文。清代盐课收入,就正课言,康熙时三百余万两,乾隆十八年为五百五十六万两,嘉庆五年五百六十五万两。光绪以后,附加增多,收入较前倍增。据光绪二十九年户部报告,各省盐税共一千一百二十七万余两。内正课盐厘七百七十三万余两,杂课三百五十余万两(《大清会典》及《皇朝文献通考》)。上述为官府收入数字,而官吏额外浮收中饱,其弊亦与其他赋税相同。盐价增高,消费者负担奇重,盐民疾苦不堪言状,同时私贩日众,严刑峻法不足禁止。中叶以后,疆臣之权渐重,致盐政分歧,故清末实施改革财政计划时,并有改革盐政官制之举。宣统三年,设督办盐政处,旋又改为盐政院,意在使盐政独立,当时曾引起各省督抚之反对。未几辛亥革命起,盐政院亦解散。综明清盐法之弊,毒痡海内,民困水火,故南通张謇讥盐法为盗法,诋其灭绝人道,上成不仁而富之风,下长为富不仁之习,视沟瘠之沦胥,助素封之延世(张謇《改革全国盐法意见书》)。诚笃论也。(www.daowen.com)
明清盐政著述约百数十种,其较著者有:明人朱廷立撰《盐政志》、汪珂玉撰《古今鹾略》、唐顺之撰《盐法略集》、清人胡文学撰《盐政通考》、王守基撰《盐法议略》、张謇撰《改革全国盐政计划书》,及近人张炯著《清盐法志》等。
三、明茶法。明代榷茶,内地之行销止限买引,而官不自卖。官给茶引付产茶府州县,凡商人买茶,具数赴官纳钱、请引,方许出境货卖。每引百斤,不及引者谓之畸零,别置由帖付之,仍量远近定以程限,于经过地方执照,若无引由及茶引相离者,听人告捕。又于宁国府及溧水州置茶局,批验引由,秤较茶货,有茶引不相当或有余茶者,并听执问。卖茶即给以原引由,赴所在官司投缴(《明史·食货志》)。其每引所纳之费,输钱一千文,给引照茶百斤,其畸零不及者,纳钱六百文,给由帖(《春明梦余录》)。而在西北、西南边区,则设茶马之市,置茶马市大使以掌之,积茶市马。其茶之征集办法,初于卖茶之地由宣课司三十取一。嗣于陕西汉中、金州、石泉、汉阴、平利、西乡诸县茶园,每十株官取其一,以易番马。又设茶课司于产茶地,规定税额,陕西二万六千斤有奇,四川一百万斤。设茶马司于秦、洮、河、雅诸州,行茶之地五千余里(《明史·食货志》)。大抵东北则开马市于开源、广宁、大同、宣府,西北于西宁,河西于洮州,西南于雅州。上述诸市俱榷官茶,以易番马。秦、洮、河、雅诸州茶马市,明初定价为马一匹值茶八百斤,后改为上马给茶百二十斤,中马七十斤,下马五十斤。弘治时,西宁、河西、洮州三茶马司,茶四十万斤易马四千匹云。
四、清茶法。清初亦行茶马之法。顺治二年,依据陕西茶马事例,西番上马给茶十二篦(每篦重十斤),中马九篦,下马七篦,是年马交易数为一一.〇八八匹。官茶来源则由茶商输纳。顺治间,规定陕西茶商向茶户购每大引百斤,课茶十分之五入官,小引五十斤,税十分之三。顺治七年,改为大小引均税十分五。官贮其茶,以资易马。雍正八年,始行茶引之法于四川,嗣推行于各省。凡茶商官给以引,每千斤准附带茶一百四十斤,以充沿途消耗,岁纳其课,官茶则输以额。又茶课有课银,有税银,有纸价银,江苏、安徽不征课银,其税银听商于经过关口交纳,惟征纸价银。江西征课纸价银,其税银亦听到关自行交纳。浙江按引征引价银,内扣除额定纸价银外,余为课银。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皆征纸价银、税银(《大清会典》)。纳课情形时有变动。川省行茶共引八万五千余道,每引纳课二厘,纳课银四百二十四两。后巡抚宪德疏增为一线二分五厘,令商人于茶价银内扣存。嗣后各省产茶日旺,茶引日增,乾、嘉间,各省行茶共三九四.九七〇引(《钦定户部则例·卷五十一》)。内浙江与四川为最多,各十余万引;安徽次之,约八万引;江苏又次之,一万五千引;云南三千引;湖北、湖南、贵州等省各二百余引。平定新疆后,实行公卖官茶,贩运湖南茶经甘肃运往,销售于南北两疆,同时晋商由蒙古草地运往砖茶。官茶每引征正杂课厘四两四厘四分,复由甘局抽收每票银二十两,后改为哈密局抽收。又于行销地按价值百抽三,设哈密古城二税局,茶税每百斤税银二两,每票税银八十两,其出口厘金仍归哈密征收。伊犁设伊塔茶务公司,专贩卖晋茶。官民合办资本六十万,官股二十万,余由汉、回商民认股。销售范围为伊塔各属及蒙古、哈萨部落,其他南北三道各属仍归湖茶行销。该公司共发三百五十票,每票正课厘金税银共三百四十三两六钱,收课厘税十万余两。咸丰以后,设置厘金茶税,遂与厘金合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