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铜元的崛起与铜钱的消失——中国货币史上的重大变革

铜元的崛起与铜钱的消失——中国货币史上的重大变革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洪武二十七年起,因行宝钞,禁民间用钱。乾隆五年,令改用铜、铅、锡配青铜钱,钱遂贬值百分之五十。光绪二十六年,创铸铜元,自广东始。规定江苏、湖北、广东等省,每日铸造以百万枚为限,直隶与四川以六十万枚为限,其余各省为三十万枚,并由户部统制铜之购买,一切办法颇称周密。铜元愈多,旧式铜钱销毁殆尽,后遂绝迹,乃货币史上之重大变革。(关于清代金银铜钱之购买力与金银比价之变动,前引《经济全书》记载甚详。

一、铜钱。本期铜钱流通之量及其规制,均视前代为进,而清又较明为胜。明初,铸钱置宝源局于应天,铸“大中通宝”钱,以四百文为一贯,四十文为一两,四文为一钱。嗣于江西行省置货泉局,颁“大中通宝”钱五等钱式。后又颁“洪武通宝”钱,其制凡五等,即“当十”“当五”“当三”“当二”“当一”,“当十”重一两,余递减至重一钱止。各行省皆设宝泉局,与宝源局并铸(《明史·食货志》)。洪武二十七年起,因行宝钞,禁民间用钱。所有铜钱有司收归官,依数换钞。自成化以后,钞法不行,铜钱渐恢复流通。综明代铸钱,以大中、洪武、永乐宣德、弘治、嘉靖通宝为数较多。清代铸钱,始于满洲天命建国之时,所铸“天命通宝”,分满、汉二品。天聪因之铸钱如旧制。顺治元年设宝泉局,属户部,宝源局,属工部,铸“顺治通宝”。自后,各省以次开局鼓铸,皆依京局品式、重量。历朝改元,沿为故事。顺治之钱有数品,初为一钱;二年,改每文重一钱二分;八年,又增重至一钱二分五厘。康熙十一年,改重一钱四分。后于省局之外,又复开密云、蓟、宣、阳和、临清等局。清代铸钱数量,最初户部年铸三十卯(以千钱为一串,一万三千八百八十串为一卯),遇闰加三。康熙、雍正两朝,各增十卯。乾隆六年,加二十卯,次年增勤炉十座,年出钱六十一卯,得钱六十九万余串。十六年后,因余闰加铸,至三十八年,一度加至七十五卯,岁铸钱九十三万串。嘉庆五年设俸炉铸搭京俸,后增减无定额,大抵岁出钱约一百六十万串,遇闰各加四万串云(《皇朝文献通考》)。道光十一年,户部制定各省铸造之额,为二百五十万串云。清钱视明钱为重,顺治间每七百文合银一两(较法定价格高三百文),明钱则需倍之。雍、乾间,每两亦值七八百文,当时称之为钱贵,故盗销之风甚炽,而银与钱之比价变动亦频,银值遂落。乾隆五年,令改用铜、铅、锡配青铜钱(铜五十斤,白铅四十一斤八两,黑铅六斤八两,点锡二斤),钱遂贬值百分之五十。自是以后,复名值高于实值,而私铸转盛,小钱充斥,钱价既贱,银值乃上升。而自道、咸以来,铜荒日甚(受云南回乱影响),钱乃继续贬值。咸丰三年,遂铸大钱,并铸铁钱。乾隆时,平定新疆,因其习,尚设局另铸回疆钱币。考回地原用钱文,名曰“普尔”,以红铜铸之,每五十文为一腾格,形椭圆,而首微锐,中无方孔,一面用帕尔西字铸叶尔羌名,一面用尼鲁汗之名,重一钱四,五分至二钱不等。迨新疆内属,更铸新钱,面铸乾隆汉字,幕用清文、回文铸设局地名。初铸时,每一普尔重二钱,后改为一钱五分,后又减为一钱二分。先后设炉局铸钱之地,南疆叶尔羌、阿克苏、乌什三处,北疆惟伊犁一处。

二、铜元。光绪二十六年,创铸铜元,自广东始。自是年起,先后举办者有江南、吉林、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直隶等省,法价为京平银一两,合铜元一百三十枚。大利所在,省自为政,毫无纪制。成色日劣,币价日跌。光绪三十一年时,政府乃实行取缔限制,增设新厂。规定江苏、湖北、广东等省,每日铸造以百万枚为限,直隶与四川以六十万枚为限,其余各省为三十万枚,并由户部统制铜之购买,一切办法颇称周密。惟当时各省当局俱以铸币为利源,法令不行,滥铸如故(民国二年,财政部泉币司统计,国内十七处造币厂,铸铜元数达二九.一一三.〇一三.五二九枚,折合银元二九一.九三六.八四三元)。铜元愈多,旧式铜钱销毁殆尽,后遂绝迹,乃货币史上之重大变革。(关于清代金银铜钱之购买力与金银比价之变动,前引《经济全书》记载甚详。)(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