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称纸、笔、墨、砚为文房四宝,乃文化器材之要品。
一、纸。明代以来,造纸技术亦有改进。纸槽分布以浙江、福建、安徽、湖南、江西为最盛,而广东、广西、四川等处次之。南方以竹或树皮为原料,所制之纸为书画家所宝用。其中安徽之宣纸,福建、江西之连史纸、毛边纸,应用最广。康熙中,杭州有阔帘罗纹纸,其帘乃用铜线织成,坚厚纯白。宣城出玉版纸尤精。此外,则有江西铅山之奏本纸、临川小笺纸,浙江上虞大笺纸、吴中金笺纸、松江产潭笺纸、新安藏金笺,墨妙所资,士林共赏。高丽有绵茧纸,色白如绫,坚韧如帛,宜作书画,输入中国颇多。清中叶以来,国产纸凡百数种,简分为七:即竹纸(毛边连史裱心)、皮纸(宣纸、绵纸)、草纸及故纸(包裹纸)、着色纸(黄表、绿表、梅红)、加工纸(玉版海月)、仿造纸(仿宋川连)是。宣统三年,本国纸输出为值三百万海关两,输入之外国纸为数相若,于是新法制纸复盛。盖中国制纸术西传入欧洲后,于1799年(嘉庆四年)经罗布氏发明抄纸机,其幅度与纸质大获改进,中国仿之,于光绪十七年创龙章造纸厂于上海。次年,香港英商亦设大成制纸厂,同时重庆有富川纸厂,广州设官纸局。
二、笔。制笔之法,桀者居前,毳者居后,强者为刃,软者为辅,参之以苘,束之以管,固以漆液,泽以海藻(韦诞《笔经》语)。夫尖齐圆健,笔之四德:盖毫坚则尖;毫多则齐;用苘贴衬得法,则毫束而圆;用纯毫附以香狸角水得法,则用久而健(屠隆《考盘余事》,文震亨《长物志》)。明代笔工之著者,有吴兴陆文宝、施文用,清代则有刘必通、孙枝发、夏岐山、沈茂才、潘岳南诸人(梁同书《笔史》)。乾隆时羊毫笔盛行。吴门所制紫毫极佳。道光时,有名工以紫颖兼羊毫而成新品,大可书擘窠,小可作小楷,极为可珍。尔后,浙、苏、湘等处,紫颖狼毫及羊紫兼毫,出品均佳,笔阵纵横,人文蔚起,有自来矣。
三、墨。明清印书及试卷最重墨色,故明墨恒带紫光蓝彩,盖紫参丹砂蓝入石青也。明代墨工蜚声艺苑者,有罗小华、邵格之、程君房、方于鲁、吴去尘等,刊于《墨志》者,凡一百二十七人(麻三衡《墨志》)。清自康熙以来,墨作亦极讲求,康熙南巡时,曹素功之裔以墨进献,康熙题赐“紫玉光”以宠之,由是徽墨业令誉广被,发皇焕然矣!清墨于调料、捣捶、范型诸端,俱有改良。其名品有青麟髓、千秋光、寥天一、古隃麋、漱金等,其墨黑如漆,坚如铁,清光如秋水,价倍金银,遍销国内,翰墨流香,书画益显其清幽。(www.daowen.com)
四、砚。古代砚石多出青州、绛州,后代则端溪、洮河、古歙、剑溪均产砚材。宋代以来则以端溪砚为著。端溪位于肇庆城东三十里之羚羊峡,其砚石开采始于唐初武德之世,五代、两宋续有开凿。元时封禁,明永乐、成化、万历间,屡开屡闭,而以崇祯间所开之熊坑石材为佳。清初出砚,因官府封禁,时受限制。自顺治三年至康熙二十六年,采掘砚材六次,康熙三十六年、雍正三年、乾隆嘉庆间,续有开掘,前后得砚数千方,制作之多及精度越前代。说者谓,盖得其髓云。肇庆以砚为业者居全城之半,每砚自数百文,佳者易银可数百两(清李兆洛著《端溪砚坑记》)。端砚之外,尚有歙砚,出婺源歙山龙尾溪。氵黎砚出湖南辰州,洮砚出陕西,衢砚出衢州开化,山东曲阜尼山、登州、莱阳、青州诸郡均产砚。清代关于砚之著述,自《西清研谱》以次,殆数十家。海通后,中土文房用具参用钢笔、铅笔、西纸等,因而发生适应之新文具工业。
五、印刷。清代于南京、北京、杭州、苏州、武昌、长沙、重庆、成都等处,设立官书局,印行经、史、子、集诸部之书。光绪间,欧美印刷术最初传入吾国者,有石印术,同时各教会有铅印《圣经》书籍。后有图书,集成局用扁体铅字排印图书集成全部。光绪间,日人在上海采用日本式铅字印书,后并传入照相制版,而当新闻事业输入中国后,报业异军突起,遂与书业并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